賞讀對廬(續)‖ 百粵山河自秀靈,木棉紅欲遍郊坰
诗:对庐 & 赏读:大地倚在河畔
《嶺南古今錄》代序八首 1991
百粵山河自秀靈,木棉紅欲遍郊坰。
春風迢遞周秦遠,尚見仙雲在楚庭。
歌舞崗前去日多,天懸流水古牂牁。
低徊椎髻文身地,但憶中原漢趙佗。
一夫夜縋殯宮寒,驚見三龍拱玉盤。
七室重門深閉後,不知仙露幾時幹。
玉簡金幡祝赤尊,韓碑千載綠雲屯。
新尋碧海絲綢路,又見司空在廟門。
笠屐行歌海外身,柳綿吹盡念前因。
儋州魚鳥豐湖月,終古蠻荒有逐臣。
攜琴朝向八泉彈,暮別羅浮絕巘還。
西北兩江三峽水,翁山文字有波瀾。
曆亂風雲未可忘,嶺南天地久低昂。
書成不信文章賤,中有人龍與國殤。
每稽新語見南交,文獻從來惜古鈔。
綆古繩今緣底事,當年心力未徒拋。
《岭南古今录》是对庐先生的文史著作。此书与作者另一作品《广东名胜记》构成姐妹篇,是对庐先生重要的代表性作品。两书于上世纪6、70年代先后在香港上海书局出版。其中《岭南古今录》于1991年作为广东“岭南文库”丛书第一批出版书籍在大陆出版,继而又于2008年作为“岭南文库”特选本再版。全书35万字。
“岭南文库”是中国国内第一部研究地域文化的大型综合性丛书,在全国出版界中,该文库是集中、系统出版地域文化研究著作起步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出版工程。文库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编。
现已退休的原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岑桑先生,在2013年9月举行的“对庐诗词研讨会”的书面发言中,说到了关于对庐先生与岭南文库出版工作的一段小故事:
“22年前的1991年,我奉命筹办‘岭南文库’……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就到各个文史单位和各大学向有关专家学者请教,徐续先生当然是我必须请教的一位重点学者。在这之前,我与徐续先生未曾见面,但对这位享有盛誉的学者、书法家心仪已久。第一次见面,徐老先生广博深厚的学养,以及他那谦和敦厚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徐老先生对我的提问做了许多令我深受教育的回答。我特别高兴的是,他向我提出了一批选题后,还答应给我们‘岭南文库’一部他自己撰写的著作,不久之后他果然把他的《岭南古今录》送来了。《岭南古今录》是‘岭南文库’收到的第一部书稿,也是‘岭南文库’最早出版的书,可以说是‘岭南文库’的第一书。书稿写的十分严谨,一丝不苟,很快就付印了。这部《岭南古今录》和‘岭南文库”的第一批著作出版后备受瞩目,被列为国家‘85规划’重点出版读物。1997年《岭南古今录》和‘岭南文库’另外第一批成果被评为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岭南文库’取得这些成果与学术界的支持分不开,但是在创业之初帮助我们策划,和我一起奠基,一起打桩的老朋友功不可没,我们永远怀念帮助我们的老学者。徐老是我们这些老朋友当中为我们这套规模浩大的文化丛书打下第一跟桩的专家。”
对庐先生完成《岭南古今录》撰写后,写了这八首联章七绝代序。作者以诗的语言概括介绍全书内容,同时抒发写作的情感。譬如第一、二首精炼介绍该书记述的岭南历史地理特点、概况、重要事件及传说。又如,广州城北南越王墓的发现与发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此第三首突出介绍此事,他选取考古工作者夜缒墓室的惊心动魄场景,生动咏唱(作者后来还专门写了一篇短文记述此事,此文已收入不久前出版的《对庐诗文集》)。组诗还唱咏被贬谪惠州及海南的苏东坡、撰写《广东新语》的广东明清著名学者屈大均等,足见《岭南古今录》一书内容的丰富杂多。“书成不信文章贱”,诗人此句令人震撼,大有对自己所顽强坚持的文字生涯的执着、坚信之感。联想到《岭南古今录》基本上是在“十年动乱”期间及之后几年坚持研究、写作而成,这种情感抒发就更加令人慨叹了!而组诗最后一句“当年心力未徒抛”,则令人深感安慰。
对庐先生喜欢在其著作中以诗词代替序或跋。除《岭南古今录》外,他的其他一些著作如《广东名胜记》、《黄花岗记》等亦如是(见附录1和附录2)。大概,在他而言,诗的语言胜于其他。
(写于2014年10月26日)
~~~~~~~~~~~~
【附录1】
八声甘州•《廣東名勝記》代序
仰雲天,染筆寫南州,嶺海豁雙眸。向秦關越嶠,珠崖瓊峽,慷慨登樓。遙想五羊仙渺,倚樹聽樵謳。自笑風塵客,不是清流。 無數江山文物,與胸中丘壑,一卷難收。恐山靈咎責,屐齒失羅浮。再憑欄,朝暉旭日,有紅棉十丈壯心頭。從今起,載盈樽酒,汗漫同遊。
【附录2】
《黄花岗记》自跋三首
此是玄黄血战篇,军声夜夜绕灯前。
神州浩荡春风日,来吊崇陵七十年。
将军断指答同盟,闽蜀英灵薄死生。
岗上黄花存浩气,贞珉如见墨纵横。
名区大圹拜雄风,咫尺红陵万古同。
尚想督辕烟灭后,墓门双柱为雕龙。
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