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渊源才是一生财富

2022-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璞玉非石

      人到中年,愈加容易回想过去。有时候甚至是生活中的一瞬间,便会将思绪拉回某个过往的时光里。

      早晨总是喜欢收拾完房间再出门,偶尔因为时间紧张留下一屋子凌乱出门,便会一天心里不自在,做什么事情都感觉毛躁不安。后来想想,这确是童年时间在外婆家的时候,每日看到外婆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把自己和我穿戴的整整齐齐才带我出门去,我在童年时期耳濡目染的结果。

      喜欢在做蛋花汤的时候用筷子作为辅助来引流蛋液到沸腾的水中,这样做出来的蛋花汤均匀且嫩滑。细想起来这还是爷爷在幼年时手把手教我的:如何打蛋,如何观察水温,如何利用筷子来控制蛋液的速度。还有如何包饺子,煮饺子…那些北方人必备技能…往往年少习得的技艺与习惯会成为人一生的助力。我也应该会将那些我从父母,祖父母手上学的点滴“技艺”都传承给我的孩子们,就像他们当年教我的一样。

      这些年无论学业还是生活上每逢遇到挫折和变故,自己想要灰心放弃的时候,耳边就会响起爷爷常说的一句话:我们老吕家当年闯关东,从来也没怕过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不要叫人看扁了!即便是爷爷已经离开我这么多年,每次想到这句话我就会充满力量和勇气。

    双减以后,学校强调家庭教育,我也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家庭教育。不是把原来的辅导班拿回来在家里上,也并非增加家长的负担。家庭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家庭学习的氛围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现代许多家庭在教育上已经割裂,父母二人因为忙于工作,鲜少有足够的精力放在日常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培养中,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当然也有一些祖父母带出来的习惯很好的孩子,我观察到这些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往往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乐观向上,热爱学习新事物,人老心不老。但是这种概率相对于由父母亲自带出来的小孩来说,后者的优势则更为明显。长期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加自信豁达,思考力和逻辑力更胜于同龄人。所以这也是我常常持有的观点,除非万不得已,能多陪孩子就多陪伴他们,哪怕钱挣少一些,工作可以找离家近一些的,作为父母,要承担责任,必定会意味着某些个人成就的牺牲。

      当然,很多人会持自己的各种观点,我并不反对大家都有自己的育儿观。但终究还是回到一个大原则:孩子既然选择了我们,我们就有责任要树立起建设美好家庭的使命,有义务要不断学习怎样成为合格的父母,该树起怎样的榜样,该传承哪些优良品质,教他们做什么样的人,去担当起未来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虽然我们从来没有上过“家长培训班”就要上岗,但是不要怕,更不能躲避,和孩子一起,拥抱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