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群像录
01
从写字楼的高处向下眺望,不远处是一片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的老城区。老旧的楼房,昏暗的路灯,凌乱的街道。楼下的一群孩子总在放学后集结,你追我赶,欢笑声从地面涌向楼顶高层。
老王站在6楼被孩子们的叫嚷声吵得头痛,止不住的叹气。他是这层楼的房东,本想多收点租金,可是之前的租客不是嫌顶楼太晒,就是嫌楼道太窄,纷纷搬了出去。他这次索性狠了狠心压低了租金,可总算有几个年轻人搬了进来。
出入这片住宅区的人,不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就是一群背井离乡的年轻人。出租屋附近有一个公园,每天早上总有一群大爷大妈在公园中晨练,晨练间隙他们总会谈论着老楼中的年轻租客们,说xx总是深夜才回来,每次上下楼道的声音总会把人吵醒,又说xx老是在房间里鼓捣什么乐器,搞得整栋楼都听得见。不管他们怎么议论,话题总也离不开这群年轻租客们。
出租屋前面有一株海棠树,正值秋天,老海棠树的枝叶早已衰败。落叶被阵阵秋风吹散开,堆积到四下的街道上。
02
此时一个年轻人背着吉他,拎着简单的行李,大步流星的走进出租屋中。他是老k,一名东北人,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有一个组建乐队的梦想,但现状是在酒吧里当一名驻唱歌手。
每当夜幕降临,城市中的霓虹灯亮起,无数年轻人涌上街头寻找晚上的消遣去处。每到这个时候,老k总会背上吉他去到他驻唱的酒吧。
酒吧效益不好,仅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光顾。老k在小小的一方驻唱台上唱着自己的歌。听众很少,但他依旧坚持唱着。
由于老k一直坚持的是家里人不能理解的梦想,得不到家里人的支持,他便减少了和他们的往来。一起合租的朋友曾经问过他:你不想回家吗?他说:现在这个样子,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哪有脸回去。
但他也曾在无数个深夜中想过打电话回家,但望着手机上那一串熟悉的号码,终究也没有拨通。
在他看来,故乡与他乡,有时候近到仅是一场梦的距离,但他用尽力气也无法打通这之间的隔阂、无法回到他那充满温暖与欢愉的故乡。
可老k不知道的是,每一次他的发小回老家时,他父亲总会向他的发小打听他的近况,得知一切还都顺利后便不再追问。
03
租客小刘可能是整个出租屋里最“体面”的人了,他西装革履,头发总用发胶梳得油亮亮的。老同学聚会时,大家都以为他混得不错,老板老板的叫着他,引得他只得尴尬的说:我就是一卖保险的。
每天上午六点,他准时起床,洗漱过后,便跑去搭乘最早的一班地铁。于他而言,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不过于在地铁上的那一点的补觉时间。
小刘出生于小山村,家境不好,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父母接到大城市中。他拼命工作,挨家挨户的推销产品,可总被别人赶出来。夏天他顶着几十度的高温、穿上厚厚的玩偶服在中心广场发传单,有时为了节省钱还不吃饭,晕倒也不止一两次。出租屋的人知道后,一边担心他,一边悄悄地在他的背包里塞一些小零食。
生活对他总是毫不留情,一次又一次的给予他沉重的打击,可他总是笑着说:没事,熬过这段日子就好了。
04
玲子毕业于一所舞蹈学院,现在和一家演艺公司签了约,每天的工作是到公司练舞。家里人想让她回老家找个舞蹈老师的工作,能赚钱压力也没那么大,可她的梦想是能站在大舞台上跳舞,便一直没有回去。
玲子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为此她总是在默默蓄力,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的人。练习室中,通常只剩下她一人。公司的周围是万家灯火,四周的嘈杂围绕着练习室中的寂静、冷清,惟有玲子的渺小的身影,忽东忽西,飞舞、旋转。
可玲子也会有迷茫的时候,每次在下班回出租屋的路上,看着远处好像没有尽头的马路,她觉得自己的未来仿佛被藏在了那一片没有边际的黑暗之中。
05
一次黄昏时分,夕阳的光线绕过出租屋前细密如烟的树枝,将外墙染红、照射进屋中。这一天,三人恰好都回来得早,便聚在一块聊天:
玲子最近参加的舞蹈比赛通过了初赛。
小刘拿到了这个月的销冠,这个月的奖金加倍,他高兴的说终于可以给家里买点好东西了。
老k的观众也不再只有玲子和小刘,他找到了一支正在筹备中的乐队,担任了主唱。
夜幕降临,月亮也已慢慢爬起来了。
三人在老k的歌声中,举杯畅饮,遥想着美好的未来。
前方长路漫漫,道阻且长,但终究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写在最后
这三个人物都有原型,老k的原型是我最近关注到的一个乐队,他们刚开始并不是很火,但音乐做得很好,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关注。
小刘是张嘉佳新作《云边有个小卖部》里的刘十三,他背井离乡,在大城市里做一名普通的保险推销员。陌生的城市里,有他在小镇中没有见过的车水马龙、人潮汹涌。他一心只想多挣点钱,为家中的亲人带去好一点的生活。
玲子则是成千上万北漂族中的一员,有着自己的梦想,无论现实有多残酷,都依旧坚持着。
这群年轻人没有背景
没有显赫的家室
惟有一腔孤勇
在未知旅途中
勇往直前
朝着曙光奔赴
---致敬平凡却又坚韧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