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不足(二)

2023-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结子青莲

我上学的学校离乡卫生院挺远,要翻两座小山坡。我每天中午放学跑回卫生院吃饭,碗一撂下就得往学校走。

我们在卫生院的食堂打饭,伙食比起家里相差好多,基本就是一个素菜加馒头,喝的水是从地窖中打上来的。地窖和水井不同,里面的水是下雨时储存下来的死水,水中有好多看得见的小虫子横冲直撞而且不是一种虫子。刚开始烧开后硬着头皮往下喝,后来习惯了,有时一着急也像当地人一样,用葫芦水瓢舀起来直接喝进去,但也没见因喝这个水而闹肚子。

卫生院的条件和当地人相比,已经非常好了。村里人喝的是一个水塘里的水,水塘不太大,牲畜都在里面喝水打滚,泥乎乎的,挑回去要沉淀好久才能用。

我每天两个来回的锻炼,虽然吃的不好,但身体越来越健康,后来基本就不生病了。

到这来一个多月后,父亲腰受伤住院,母亲回去照顾父亲,将我一个人留在那里直到学期末。母亲不在,我一个人不好去食堂吃饭了,就每周末休息时自己用食堂的大锅蒸一锅馒头,切成片晒干,晒的时候上面落满了苍蝇。

医院救护车每周去送一趟药品器械,母亲只要有空就跟车去看我,每次都带好多吃的,咸菜必不可少,另外有肉、鱼或者炒菜和饼干、奶糖等等。母亲带的熟食我最多只能吃两天,时间再长会变质。有时带的太多我一个人吃不了,周一中午就会带关系好的同学回去一起吃。余下的那些天,就是馒头片配咸菜。

我特别喜欢吃同学们带的黑色或者黄色的馍,经常用饼干换馍吃。

学校有个宣传队,有两个负责的老师,年轻的男老师在城里进修过,女老师以前是哪个文工团唱歌的,跟随在附近部队做指导员的丈夫到这里来的。

我负责报幕、伴舞、另外有个单独的诗朗诵。我们不仅在学校演出,还经常被邀请去其他生产队表演。那里山连着山,去哪里都要翻山跃岭,全靠两只脚,有时大半天才能到。晚上演完了就住在当地,我记得好多时候老师和我们女生、男生一起睡在一间很大的房子的大通铺上。

演出的时候人家接待我们一般都是汤面条,生产队里的面条除了盐之外只有少得可怜的一点儿菜。就是这样,对于每天吃馒头片的我来说,都香得不得了,每次都吃很多,撑得拉肚子。

最好吃的饭是部队的臊子面,大大的盆子里的臊子有肉馅、胡萝卜丁、土豆丁,还有青菜,面条和臊子都放在食堂长条桌子上,自己随便吃。

我们在部队演出过两次,两次回去我都拉了几天肚子才好。

我在乡下上学的这个学期,多半时间是翻山跃岭演出,每次回来都因拉肚子要请一两天假,一个学期没上多少课,作业也没做多少。

但是我的身体彻底变好了,再不是以前病病歪歪的林黛玉,而且练出了走路的功夫。直到现在,我还是特别喜欢徒步,有空时甩开腿走十几、二十公里感觉很舒服。

但先天带来的不足,还是在起作用,经常有说不上来的不舒服和乏力。一直是大病没有,小病不断。

人们说,像我这样经常生小病的,反而比平时不生病,一病就是大病的人要健康长寿,我觉得也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