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每天写1000字简友广场

天河只在南楼上

2022-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铅笔芒种

暑 夜

【明】宗泐

此夜炎蒸不可当,开门高树月苍苍。

天河只在南楼上,不借人间一滴凉。

这一篇写夏夜的热,想法比较有趣。

晚上没有太阳,热是一种蒸笼般的湿热,热得让人受不了,诗人推开门,想到户外寻找点凉意。一开门,视野顿时开阔,高高的树顶上,明月在天,辽远苍茫。

诗人再转头,明亮的银河在南楼上横卧,触手可及,它应该蕴藏着无限的清凉吧,可为什么不肯借一点点凉意给人间呢?唉,真是热呀!

宗泐是明代高僧,曾两度出使西域。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李白的潇洒是真潇洒。

天热么?没事,到山林中,在浓荫遮蔽的地方度夏。山林里没有人,不必拘于礼法,可以放浪形骸一些。

把头巾解下来,头发披散开,衣服脱掉一些,袒胸露腹,打赤膊都没有关系。

把裹头的布巾挂在一旁的石壁上,让清爽的松风吹吹头顶,从头开始,通身舒爽。

这是极有效的消暑法。然而,一般人不肯这么做。李白毕竟是李白。关注自己远胜于关注别人。不是大自信,做不到这样。

纳凉

【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依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学士也怕热,他跑到户外开阔的地方寻找凉快。他有备出行,特意拿了轻便的胡床出来。躲热,虽是不得已。乘凉,还是力求舒服。

晚上太阳下去了,到树下,到水边,应该都不错。秦学士风雅,特意到垂柳依依、画桥亭亭的湖畔,放下胡床,也看风光也纳凉。这时候,风光也是凉爽的有机组成。

果然,夜下来了,明月皎皎,四维渐渐多了凉意,湖上纵横的小船里次第吹起了笛声,笛声悠悠绵绵,让人沉醉。夜风刚刚停住,湖上荷花的袅袅清香,似有若无地飘散着,沁人肺腑。

秦学士不仅避暑成功,还欣赏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喂饱了懂音乐的耳朵。他的乘凉,不只舒服了身体,还舒畅了心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