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工作法读书笔记之二 -2023-02-24~02-28

2023-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茶壶盖碗

日更45

  在实施OKR之前,先明确公司的使命。使命应该简短直接具有鼓舞性,有价值主张就好。使命和目标在OKR模型模型里有很多共通之处,它们都极具启发性和易于记忆,关键区别在于时间跨度,目标对应的一年或者一个季度,使命对应的应该更长一些。使命能让你保持正确的方向,OKR给你明确的里程碑,让你更加专注。

  目前的我就缺乏使命,当下的状态可以说是变化是唯一的不变,一个季度还相对稳定一些,一年都充满变数,何谈更长的时间呢。只能说是抓住当下,接受当下,找到一个立于当下的目标,然后去做吧。

  OKR设定目标是用来明确方向,关键结果用来判定到期时目标是否达成。

  设定目标要遵循3个原则,原则1:目标要明确方向并且鼓舞人心;原则2:目标要有时间期限;原则3:由独立的团队来执行目标。比如推出一个很棒的最小化可行产品。

  关键结果要使用振奋人心的语言并且需要量化,是正向的。比如产品性能相关指标超过XX。

  关键结果应该比较困难,可以定一个信心指数,比如5/10,即有50%的把握达成目标,设定太低或太高都不合适。

  OKR提供了一个不变且明确的目标,即使觉得设定的很糟糕,也不要在季度的中途更改,OKR的关键点保持团队能聚焦到很少的事情上,没有哪个团队第一次就能很好的设定OKR,吸取经验,下次会设定的更好。


控制好“承担责任-庆祝成果”的节奏

 周一确定每个人的职责

可以用四象限法:

1. 本周关注的任务,明确优先级,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有助于OKR达成的事情

2. 未来四周的计划,又哪些需要做好准备或支持的,这个不太好理解,一个短期的计划?

3. OKR当前的状态:评估目标完成的概率

4. 状态指标:影响目标的因素,比如团队状态。

周一会议的时间可以用1/4评估进展,其余时间一起讨论下一步计划。

周五属于胜利者

团队每个人分享成果,减轻因目标挑战带来的挫败感。

每周对着OKR象限图,所有人为目标承担责任,明确相互如何支持,明确前进的方向,每周都要重复这些事情,OKR就一定能实现。


使用OKR的一些场景

场景1:如何开季度OKR会议

目标:每位高管准备一两个目标,员工最认同的,合并,投票减少到3个。讨论-辩论-争论-投票排序-做决定

关键结果:自由猎取所有想到能衡量的指标,归类分组,可以先定义种类再讨论具体的值,确定都是有挑战的目标。

不断调整,确认最终的OKR让人鼓舞并有灵感,设置的关键结果有意义,能有一定挑战度去实现它。

场景2:服务部门的OKR要和公司目标关联

场景3:OKR会议的7个步骤

  1. 所有员工提交他们认为公司要实现的目标。

  2. 管理层用半天时间讨论OKR。

  3. 管理层想各自主管不免介绍公司OKR并完成部门OKR。

  4. 首席执行官确认部门OKR。

  5. 自上而下关联。

  6. 个人OKR(可选)。

  7. 全体会议。

场景4:为最小化可行产品使用OKR。

场景5:使用OKR改进周报

  1. 把团队的OKR作为开始,并标注完成目标的信心指数。

  2. 列出上周的优先任务,并标注完成情况。

  3. 列出下周的优先事项。

  4. 列出风险或阻碍。

  5. 备注。

  这段可以借鉴,用来改进当前的周报体系。

场景6:避开OKR常见的坑

  1. 设置了多个目标

  2. 设置的OKR周期过短(一周或者一个月)

  3. 用绩效指标来驱动目标的完成

  4. 没有设置信心指数

  5. 没有追踪信心指数的变化

  6. 把周一的会议当作汇报例会,而不是谈话

  7. 周五过于严肃


最后的建议

如何恢复目标的魔力

  目标应该着眼于如何鼓舞和激发团队成员,需要卓越的量化指标、每周执行反馈和每个人都承担责任,这样做才能实现有挑战的目标。

1. 用目标来定义和驱动成功。

2. 传统学院派给不了让团队高产出的目标。

3. 实时追踪目标进度,每周都要点检

4. 在邮件中沟通目标,要每天都更容易聚焦到目标上

5. 自上而下的目标设置兼顾自下而上的成分,应该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发挥

6. 如何评估绩效?要持续沟通,每个月都有两次的一对一交流与校正,设置维度如投入度、绩效水平、协同能力等,构建评分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