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咖

她该被淘汰,但不必被骂

2019-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Sir电影

前几天飘飘才夸过《奇葩说》没堕落。

今天就想撤回。

最新一期《奇葩说》,证实了之前的传闻——

调换了节目播出的顺序。

如此用心良苦,甚至不惜修改时间线,为的是什么?

先带大家快速回忆一下前情提要。

上周第六期节目里,“美女学霸”许吉如被淘汰了。

这时导师罗振宇英雄救美,把自己队伍唯一的救命机会,一张“在下不服卡”送给了许吉如。

这卡的作用是什么呢?

许吉如可以从已经获得胜利的蔡康永战队中挑选一位辩手单挑,输了的淘汰。

蔡康永认为这是己方队员不必要面对的挑战,直接站起来表达抗议。

抗议无效。

作为三辩的许吉如接受了这份馈赠,还挑选了对面看起来最弱(其实也很强)的一辩胡老师。

结果,许吉如以10票败给胡老师的85票,依然被淘汰了。

到这里,虽然没有赛出风度,但一切也还算正常。

然而节目结尾,出现了类似于《创造101》的打榜体系,为淘汰选手投票,票数最高的选手就能复活。

谁先淘汰,谁的投票通道就先开启,许吉如明显遥遥领先。

但上周杨奇函在微博表示,自己其实比许吉如先被淘汰。

第七期也证实了这一点,(按理说已经被淘汰的)许吉如,出现在了舞台上。

所以,真正的时间线是——

杨奇函先淘汰,许吉如后淘汰,而节目组调换了播出顺序,这样许吉如的投票通道,就等于提前了一周的时间开启。

时间线乱了,而这个票数的可信度,搞过选秀的朋友们都懂。

你也不能说它肯定假,因为没法证实。

你也不敢说它一定真,因为连一个以观众投票为基本逻辑的选秀比赛,都可以全盘造假。

它就像圣诞老人一样,你信,那就真的存在。

那么,许吉如该被淘汰吗?

许吉如该不该被骂?

该被骂的究竟是谁?

首先,许吉如被淘汰,太应当了。

先看粉丝是如何为许吉如投票争议洗地的——

老奇葩带节奏抱团,新奇葩没出头之日。

可不单老奇葩,新奇葩们似乎也都感到不满哦。

席瑞暗讽复活投票造假。

杨奇函意指“很多人都靠剪辑,詹青云是真厉害”。

被淘汰的储殷,在微博上感叹“人情凉薄”,又附赠一声呵呵。

评论区嘉宾纷纷送上拥抱,他独独没有回复许吉如。

对于许吉如的现场反响不佳,粉丝也能洗——

不要高估现场观众的理解能力,观众只喜欢段子。

但,为什么同样哈佛来的詹青云能夺得满堂彩?

为什么在胡老师提到婚姻法的时候,自称是律师的许吉如面露尴尬,没有拿起专业知识的武器反驳?

别太低估观众。

粉丝最后一个洗地的大招,是现场女观众对美女有嫉妒心。

嗯,我觉得这个扫射范围还不够广,应该是社畜对精英的嫉妒心。

许吉如被淘汰的那场辩题叫“工作996,要不要886”,她是三辩。

老观众都知道,《奇葩说》最容易被淘汰的是一辩,其次二辩,最后才是三辩。

身为三辩被淘汰,基本是发挥到砸无可砸、犯了现场众怒的水平。

许吉如当天不仅给导师们戴高帽,同时以教导主任般严厉的语气说教观众。

你可能会问

为什么(马东、罗振宇)两位老师创业前

功成名就的主持人图什么

(突然大声)看题目啊

答案很清晰,兴趣

抛开厉色,她内在论点是什么?

主要是说场上的老板,马东、罗振宇们承受的是心理上的996;自己不想当却被任命为队长,更是被心理上的996压得苦不堪言。

众生皆苦,所以你不该甜。

这说服力够吗?

显然不。观众拒绝相信大老板和自己承受着同样的996折磨。

至于将自己作为队长的压力,与社畜们日复一日996的身心消耗划等号,更是有点不知所云。

美女,本来是她亮眼的一个记忆点。

如今却成了一块遮羞布,别问,问就是同性嫉妒,问就是荡妇羞辱。

平心而论,许吉如在第一集表现的确突出,丰富的演讲经历让她能用话语填满时间,气势上密不透风。

但许吉如的短板,在逻辑思维能力、共情能力以及表情管理能力。

尽管一再有人声明不要说正确的废话,她却依然身体力行地说着正确的废话。

暴露的,是尚未建构起的空洞世界观、和“哈佛学霸”旗号下名不副实的低知识储备。

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东西

我们要敢于放弃

不那么好的东西

直到发表淘汰感言时,说的依然是没什么感染力的正确废话。

《奇葩说》的比赛精彩就在于

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发挥得最好

才可以用道理和讲述和感染力

去赢得大家的同意和认可

再加上因为求胜心太强,时不时露出咄咄逼人甚至狰狞的表情。

因为演讲惯势,在不合时宜的气口露出的意义不明的标准微笑。

得到“在下不服卡”后,挑软柿子捏,满脸呼之欲出的胜负心,赢了,是胜之不武;输了,更是颜面扫地。

从业务能力到观众缘,都输得一败涂地,许吉如淘汰,应该的。

虽然许吉如不是飘飘喜欢的那类辩手,但我不想骂她。

她就像上学时班里的学习委员,上进努力爱拼,本身并不是错。

可以说,许吉如才是《奇葩说》辩论场上真正意义上的“奇葩”。

在她之前的老选手们,基本都是“非主流少数人群”:公开出柜、摇滚中年、落魄演员……

他们占据了《奇葩说》的主流,让这里成为一个多元碰撞的价值场。

同样,去年杨奇函初出场时也曾这般“奇葩”——

他是高考满分作文得主,满口忠孝仁义,穿着西装耍折扇,每天问自己“今天你更博学了吗?”

辩论水平不出挑却做了肖骁的队长,两个人互相看对方不爽,蔡康永说他江湖气重,场上每个人都拿他玩梗。

你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再到后来,杨奇函借辩论吐露了心声:TA真的很努力是好话吗?好话是临上场前陈铭对我说,奇函,你准备得可以,咱们正常发挥,这一场我们能赢。

我刚来《奇葩说》的时候

是齐天大圣,目中无人

后来我莫名其妙当了队长

我就成了孙悟空

好像一条狗啊

那一刻杨奇函靠努力,靠打破自大,获得了全场掌声。

江湖术士去油腻,也能洗出一颗真心。

所以当《奇葩说》出现一个许吉如这样的学习委员,不讨喜,但可以借她观察人间,或许她也能成长,先别急着骂。

可,公平不能不在场。

第五季选手撕得难看,节目依然能看下去。

因为在马薇薇靠拉拢人脉,使自己战队明显强过其他队时,马东修改规则,给肖骁送去抢人权利。

第六季让人看不过眼的,是一碗水放到舞台上时,就洒了半碗。

学习委员在老师们的包庇下,拿到不属于自己的加分,当然触犯众怒。

但,如果今天我们只追着咒骂许吉如,明天这样的灾难,依然会无差别转移到其他辩手身上。

最该被骂的,是那些破坏公平的老师,是一次次下场的资本。

以及,节目在转型过程中所进行的用力过猛的操作——

当《奇葩说》对自己的定位,从综艺变成了真人秀,它就把一个职场做成了切片,办公室恋情、派系斗争、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都在漫长的六年里成为了培养皿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奇葩说》又不是如《亲爱的客栈》那样,本身就是以人设示人,说转型就能转的。

辩手们早已在此(尤其是前几季)把自己的职场、爱情、亲情剖开,把一颗血淋淋的还在跳动的心脏拿给大家看,把自己的软肋交到大家手上。

当他们被攻击时,可不仅是情商低、谁不会说话,谁亏了谁几句。

而是人格,是真心,是整个人生过去的经历,因此他们无处可躲。

直到现在,如晶都在被骂眼里只有拿冠军,却依然只能做亚军,我不明白一个人有上进心为什么要被骂。

肖骁被骂“怎么连肖骁都开始上价值了”,我也难理解他有上进心、还真的提升了辩论技巧为什么要被骂。

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经不起这么近、这么大基数观众的审视。

渴求冲突的真人秀,同需要体面的职场,方向本质是不兼容的。

光是明星班子一季一换的《亲爱的客栈3》就被粉丝指出吴磊发烧病倒,后期却将他恶剪成逃避工作的心机boy。

而一个真实存在了好几年的公司,要让自己这台戏好看,就更别想安宁。

马东在前四季想营造的那种温和、弱化淘汰制的氛围,固然有助于“团魂”的营造,但在阉割掉尖锐的社会议题后,《奇葩说》差点在第四季温和地死掉。

所以第五季为了活下去,厮杀的气氛、尖锐的矛盾来了,看点来了,利益冲突前所未有地激化了,节目好看了,这个由辩手凝结起来的职场差点被撕X弄得分崩离析了。

当综艺里绝大部分参赛者都是同事,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这时有自己本职工作、不站队不靠近的那一个人,成为全身而退的大赢家,还有意外吗?

所以我很佩服那些敢于及早抽身的辩手。

他们看清了,这片地方是富贵险中求,是刀口舔蜜,是名和利的漩涡。

任何有才华的人,都可以在这波浪潮里淘到金。

但淘着淘着,也许自己也成了葬身波底的那颗金。

《奇葩说》已经从一个辩论节目,变成了真实的楚门的世界。

而许吉如,她只是一开场就被塑造得很好的一块完美铁板,可惜后期表现跟不上人设。

在这个楚门的世界里,她从最初就没透明过,大家在节目里被公然示众的那些“料”,她并不是没有,只是她是被优待那个。

所以才自淘汰后,接连几天被场外“扒皮”。

但,真正该被骂的,不是不如人意的许吉如。

而是让许吉如的世界只有晴空万里的人。

也是让杨奇函的世界里只有暴风雨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