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会说话的人,真让人乐于亲近!
文/林江影月
01.
今天共读了《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共读稿中提出:沟通高手更有同理心这样一个观点。何为“同理心”?它和同情心有什么不同?
对于“同情”,你可会想到,这是人特有的本性,是对那些不如他们的人、过得比较凄惨的人的一种怜悯。“同情”似乎就是针对施舍者和被施舍者之间的关系来说的。
但“同理心”却不一样,它指的是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塑造个人观点的能力。“设身处地”这一词最能说明同理心所表达的含义,即你能否以他人的观点,在看人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
02.
文中列出了一个香港真人秀节目的例子,《穷富翁大作战》。
这个节目是邀请各类富翁参加节目体验穷人生活。它的制作组希望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探讨这个日益严峻的贫富差距问题。参加节目的富人将在5天的时间里,体验一个“穷”字怎么写:住进贫民窟的板房,甚至露宿街头,打工度日,体验一无所有的生活。
文中举了田北辰的例子,他是香港江南四大家族中的 " 田家二少 "。参加节目之前他的座右铭是:“即使是弱者,也有可能变成强者”。在他看来,弱者之所以成为弱者,是因为他们不上进,不努力,不进取,不奋斗。所以他们应该为自己的穷买单。
节目组为他安排的是环卫工人的工作。第一天他和主持人一起去看住的地方——位于偏僻的油麻地,面积只有1.67㎡,这个看上去像衣柜的“豪华笼屋”,月租居然要1200人民币。当时,他心里落差就已经很大了。
当田北辰考虑自己上班的出行路线时,在不迟到和昂贵的通宵巴士之间又做出了to be or not to be 的选择。
此时他不得已打自己打脸:" 交通费扼杀了穷人的生存空间!"
在真正清扫大街的时候,他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好不容易到了吃饭时间,他和工友们,在橱窗外看着买不起的便当,发出了“这辈子从未试过,在便利店里买不起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感叹。
回到屋之后,他累得已经不想说话,只想倒头睡觉,但惊奇地发现他的大部分工友都在整装待发,去做一份夜间的兼职。
这次的经历给田北辰很大的震撼,使他在从政以后,成为为数不多真正为底层人民着想的议员之一。
因为他经历过底层人民的生活,深刻的感受到,不是底层人民不愿意上进,而是根本没有机会让他们进取。
03.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同理心,没必要通过这样的电视真人秀那体现。
例如在过马路的时候,如果有老年人穿行,车辆有意识地慢行,不要按喇叭催促,这是一种文明素质的体现,也是心存善念,每个人家中都有老人,每人也都有年老那一天。
新闻中报道的几个路人合力接住攀爬在阳台外的小孩,不也说明普通人也有同理心吗?
同理心也和人的情商有关。在处理夫妻关系时,尤其是当夫妻出现吵架争端的时候。两个人都可以利用同理心的原理,把自己置身于对方的角色中,想想:如果别人对我说出这样的话,我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人人都做到这一点,那么夫妻之间的关系就会越变越融洽。
老师在给学生上课一样,之前在批评某些学生,没有利用好上课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时候,我总是以批评为主。但是要知道,这世上谁都喜欢听好听的,所以我就换了一种方式,我对某些同学说,如果我要是你们,比其他同学早些完成作业的话,那我就会利用这点空闲时间看看笔记或是记单词。
这种说法证明学生更容易接受,因为它并未明示学生的方法不对,而是为他们提出了另一种可行性方案,他们一旦尝试以后,就会觉得这种方法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很有帮助,会更加愿意听从老师的安排。一方面,学生的成绩有了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比较融洽,老师就更容易开展课堂活动。
其实,看似在说同理心,其实,就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只有当人们有了对人对物的同理心,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和人正确沟通,才会知道如何说话最能让他人接受,才会最有效沟通。
文/林江影月
齐悦梦想社群第十八周总第五十三篇
高中英语教师一枚,忙里偷闲写文,翻译,虽不能做个美美的文艺青年,但也能在自留地尽情抒发自己的观点,还能在课余带几个亲戚朋友的孩子,实现许多老师都想做的从小学到高中带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孩子,就已经很知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