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后青葱岁月往事乡土故事散文

走夜路

2018-04-18  本文已影响35人  玉妮

那一年,小姑三十六岁,是道“门槛”。在家乡,时兴祝贺。亲戚朋友都要来送礼,放鞭炮,驱赶灾星。

小姑家做生意,忙得焦头难额。哪里有精力招待大家。不像城里,只管一顿饭。生日头天晚上,来客招待,第二天中午,还得一家一家去接,凡是送礼的,都要接到。有的人客气,谦让,不来,还得再派人去接,一趟一趟,直到接来为止。似乎,不来吃饭,就欠了人情,永远地还不了。

小姑怕麻烦,一方面怕亲戚破费,花钱,另一方面,的确精力有限。与姑夫商量好,回娘家过生日。既躲了繁文缛节的习俗,又回到奶奶身边,享受亲情缠绕。

我在镇上读初二,父亲派我回去送信,提前买菜,隆重给小姑过生日。父亲在哪儿弄了两颗四季长青的树,让我驮回家。下午最后一节课完毕,我飞毛腿似的跑回了家。

奶奶很高兴,小姑混得有出息,方圆几十里,人尽偕知。小姑漂亮,能干,头脑聪明,是做生意一把好手。平常常接济我们家,奶奶的衣服,我的衣服,全包了。在那困难年代,人们争扎在温饱线上,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我们一家都沾了小姑的光,穿上新衣服,人也格外精神,活得有劲儿!

吃过晚饭,一觉睡醒,鸡叫了两遍。我一骨碌爬起来,下了碗面条。吃罢,匆匆赶往学校。没有钟表,鸡叫便是闹钟。深秋的早晨,薄雾般地朦胧,一轮圆月挂在天上,明晃晃的路清晰可见。我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不断地给自己打气,等上了山顶,天就亮了。心就一个目标,努力攀登,耳旁是呼呼的风,踩在地上的枯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大地还在沉睡,一切都静悄悄的。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叫声,格外醒目。我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有张有驰地进行。

到了山顶,天依然没亮,树木葱茏,月影重叠,斑驳婆娑,林子里不断有鸟叫声,像一首清新的音乐。秋高气爽,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馨香。顺着山岗,我几乎是小跑着走。说不怕是假的,虽然不相信,世界上有鬼,可一个人深夜在路上行走,汗毛倒立,毛骨悚然,心怦怦直跳。害怕路上,神鬼出没,牵我去阴曹地府。

瑟瑟发抖,一边祈祷天快点亮,一边脚下生风,跑得更快,更急。阿Q般安慰自己,下一个山头,天会亮,哪儿至少有零星农舍。农村山高路远,一面山,也就几户人家,到处是树,地也是挖山拓宽出来的,土地稀薄,望天收的光景。交通不变,农作物变不了钱,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在土地上耕耘,日子紧巴巴的。

下了山,上山,再下山,直到学校。天一直没亮。教室里有窒窒嗦嗦的灯火,那是早起的同学,点着煤油灯,在早读呢!农村的孩子,想跳出农门,学习是极其用功和刻骨的,没有人催,逼,自觉主动地读写记背,自己渴望改写命运。走进城市,远离贫穷。

我放下书包,父亲吓了一大跳,抬头望望钟,才四点半,怎么这么早啊!快去,再睡一会儿,天还没亮呢!我口里答应着父亲,转身,去了教室。已经有八位学霸,在朗朗读书了。我怎么会落后呢!点燃煤油灯,读起了英语。优秀的人都在奔跑,平庸的我,装莫作样,褴褛充数。以此,获得老师的保奖。

结果,上午第二节课,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我坐得笔直笔直的听讲,忽然,一个粉笔头掷在我额头上,我噌的一下站起来,全班同学哗然大笑。老师问我,昨晚干吗?没睡觉吗?坐着睡着,真乃神功。啊!我羞愧得满脸通红,任老师奚落,同学嘲笑,此时无声胜有声。

小姑在我家,也闲不住,帮忙挑水,路滑,摔了一跤,闪了腰,扭伤了。回家躺了一个月。真应了问老话,是祸,躲不过。本不想麻烦别人,结果,还是麻烦了姑夫一家人,床前伺候,端茶倒水,虚寒问暖。一家人恩爱有佳,相互体谅。小姑是幸福的女人,自主创业,家庭和偕,美满!

三十六岁,真的需庆贺,驱赶恶运和疾病,方保平安,快乐!

走夜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