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解析(人性文明4-3)
文明,目前专指高等智慧生物(人类)的产物;暂不包括未知文明。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方式,和表达工具。
文化是可以传承的文明,文明是历史沉淀的文化。
文化,不是知识的解读,而是应用的感悟;
文明的现象,是对文化的实践。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约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创立了流传至今的“道德”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是指自然规律,是对相对恒定共性现象的归纳,具有基本的属性;
德,指人或生(万)物,对自然变化规律应有的遵循,是对规律的总结和反应;自然的规则并无好坏,产生的结果也无对错;顺应了就好;
但,有人只愿接受自然变化带来的好的结果,不喜欢坏的结果;
于是便想以人(众)之力,影响和改变自然所产生的不好的结果;
仁,为别人好,把坏的改变成好的,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但人与天斗,绝非易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的;
于是,有人坚守,有人逃避退缩;
义,勇于坚持,敢于承担,忠于职守,诚心实意;
天长日久,能够一直坚守抗争的人,越来越少了;
于是,就奖励、表彰“大义之士”,批评、处罚“不义之徒”;
让人有是非,对错之分别心,并制定出标准;
礼,是人对事物制定的评判标准;(后延伸为:理,法)
在制定的标准下,要求人们必须遵守执行,否则会受到惩罚;
于是,有人发现,只要是礼法没有规定的要求,还是可以去做;
智,在不违背既有规则的情况下,可以想到和做到别人想不到的;
这样,学会钻礼法空子的人越来越多,想出的办法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阳奉阴违,偷尖耍滑;甚至讥讽别人“傻”;
于是,很多老实本份的人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事、追随的人、和遵守的礼法;
信,对别人说的话认同,不怀疑;无条件地接受;
当别人无功而受禄,自己无过而受罚时,就开始怀疑老天不公道了;
自此,世人凡事留三分,固守自我;再信大道已经是很难的了。
道,德,是道家思想学说;仁,义,礼(孔子)智(孟子)是儒家学说。
文明的传承都是一致的,但文化的解说是各有不同的。
所谓万法归宗。
遗失了一些,就会创立一些;丢的越多,补的越多。就好象今天讲的一句话:一个谎言要用一百个谎言去掩盖,一样。
其实,儒释道虽然立点论述不同,但都还好。
真正的文化与文明的脱节,是从“智”开始。
至此,强权和政治文化占主导地位了。
当“智”又开始被歪解、别用了之后,就是“信”了。也是当下。
佛、道本来是自然文化传承,但自被皇家所用以后;就衍生出了儒学思想,儒学基本可以定性为是以政治文化为背景的。
此方面内容,道家论述较多也较清晰。尤其是对“庄周”的解读。
当“智”已难辨时,“信(任)”也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了。
“智”是大脑层面的问题,“信”是精神层面的问题。这样,也就知道现在是什么问题了。
儒是以人为本,迎合强权(政治)因素的文化。而不是自然属性的文化。佛道的文化本源都是具有自然宇宙属性。
也是在这种属性影响下,才会有“人定胜天”的新说。
也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道(自然)德(规律),也就不被人放在眼里了。
相对,佛道文化具有世界性(人性)认知,而儒,并不具有世界性认知;目前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特色代表。
当年的佛、道传承,为什么讲“道”不去讲知识,就是怕人在“心性”未成之前,用知识去改造世界,破坏自然。但当有“智”之人,把“道”解说为“知识”以后,知识就转化成了生产力,自然和法则就开始被“聪明的人”改造破坏了。
这就好象,古人酿酒,与今人不同。古中医中药泡制,与今人不同。古人的这些技法都已被“聪明的人”视为落后了。但是这样吗,我们是真的进步了吗?还是只是表象?
心性,在人性构成和成长中,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而今天一听就懂的白话知识,不需要心性去消化转换,那结果是什么呢?
其实今天的很多“科技进步”,最终都只是对时间规则的改变(不遵守、不尊重)。如果有一天觉得自己的心性几乎可以象时间一样,稳定和准确了;那也就真的能理解(做到)什么是大彻大悟了。这才是“人定胜天”。
所以,很多现象是具有多面性的,如果只单一认知,一定会有问题的。
宗教传世文化(哲学)中,讲的多重天,多重世。不是对大脑的洗礼,而是对精神的教导。如果只是为了洗脑,那真的有邪教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