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学记——女儿学中文念念碎(包括我对海外华人娃娃中文学习之愚见)
前言
贴子标题借用三毛的书名《闹学记》,其实女儿学中文,跟三毛《闹学记》里写的还真有点相像呢,也是各民族各国家的大杂烩,也是乐颠颠的分享老师奖励的糖果,不亦乐乎。
好,言归正传。今天记录一下女儿学习中文的过程,顺便分享我对海外华人孩子学习中文的粗浅认识,纯属个人自言自语的分享,不参与讨论,大千世界,求同存异,珍惜这个世界的多样化。
让女儿去学中文的缘起
看过我贴子的筒子,可能不少人都记得我的育儿理念,松子在上学第一年的总结贴里,还是个“不学无术”的娃儿,除了上学回来那点可怜的作业之外,没多报一个兴趣班。这样的我,怎么突然就让孩子去学中文了呢?不要奇怪,听我慢慢道来。
熟悉松子的人都知道,我这娃儿天生没有灵巧的舌头,随爹。再加上性格内敛,本就不爱多言多语。语言天赋有限,加上缺乏内在的强烈说话欲望,导致她的语言发展较同龄娃娃迟后。
好了,上学一年之后,松子已经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能跟同学老师巴巴巴的聊天说笑了。我这心刚刚放下,新问题却又来了。不知何时起,我发现她再也不说中国话了。随着她英文词汇量的快速增加,她说话时,我听不懂她某个词的情况越来越多。我要求她用中文重说一遍,只见她像卡壳似的顿了半天,最后选择放弃。好吧,整句说不出来,那你把刚才我听不懂的那个词换成中国话这总行了吧?好嘛,想了半天还是无语。最后,还是用英文给我马马虎虎的解释了完事儿,有时候干脆就是用比划。这还了得!咱可是亲娘儿俩儿啊,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这才在英文里熏几年啊,你就把中国话给忘喽!我这个亲妈,跟亲孩子,连日常交流都没法顺畅了,后果之严重,不堪设想啊!我承认,我这英文和孩子的距离只能是越来越远了。我承认,我这原本就不咋滴的记性,生了孩子之后一直傻着就算恢复不了了。你指望我英文日益精进以达到将来能跟松子交流完全无障碍,我是不报啥指望了。还是让孩子迁就我靠谱点儿。更何况,我那坚持这么多年的博客,自打有了孩子,简直变成了松子成长记录了,我还期待着有一天松子回头看看呢,这可是妈妈我留给她的最宝贵的财富啊。不会看中文,怎么办?!于是,让松子去学中文的念头就来了。
去中文学校的目的
确实,人家孩子去学中文,为的是会认字写字。而我,要求降低,送松子去周末的中文学校,目的仅仅如下:
1、减缓中文口语的退化速度。在中文学校接触到的大人孩子以华人为主,这样的语言氛围,虽然仍然无法抗衡周一到五的全英文环境,至少也比完全缴械投降要强哈。能抗衡一点是一点吧,反正我是努力了。尽人力,听天命。
2、尽可能多的接触中华文化,更多的机会接触中文,包括口语和文字。无论我们自己如何希望孩子融入本地,但客观上,我们的孩子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有一种文化根基,我相信多多少少都存储在她的血脉基因里,我给它成长的机会。我自己就深爱许多中华烙印的东西,比如中医中药、中国音乐、儒释道哲学。。。我希望我的孩子至少略微接触一些。将来自己若喜欢,可以继续深入。我的责任是,让她知道,世上还有这些好东西存在。而我们自己有这个根基条件在,为什么不借用?
3、基于汉字构造的复杂性,要掌握写汉字,没有大量的持续的练习是不行的,仅凭周末两小时的中文学习,要求孩子完全会写汉字,我信心是动摇的。我只要求她尽可能的多认字,只要能认就好,哪怕只认常用字也成。
4、掌握拼音。将来有需要时,她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用拼音输入法打汉字,这就很够用了。输入拼音,选择正确的字,虽然自己不会写,但也能输入中文。
中文学校的选择
至于中文学校的选择,基于我本身的目标订得就不高,所以选择起来也简单,就是离家近,大人孩子都方便就成。和选择小学一样,我不看名气。我觉得,名气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你孩子遇到的老师个人。就象有的小学名气很棒,但偏偏你进去遇到的老师很一般甚至是个不爱孩子的人,学校的名气对你也没什么用。但哪怕没有名气的学校,教你的老师特别投缘,是一个愿意用心、愿意用爱去教书的人,哪怕孩子学到的知识不见得多高深,但至少感受到的是温暖,是一种良性的经验。所以,跟当初选幼儿园一样,我不看硬件,不看名气,第一是离家近方便点,免去孩子大人的奔波之苦。二是亲自去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便可放心。
松子和她的小伙伴们都很喜欢现在的中文学校,从没听孩子说过不想去。有时候放学了还不想走,继续在楼下大垫子上玩,玩到肚子饿了才肯回家。老公去接她时,还没下课,老公站在教室门外,能听到里面不知在做什么游戏,孩子们玩得特别高兴,也很有秩序,反正每次放学都是一脸的快乐。我知道,现在的中文教学,跟所有的教学一样,早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那一套单向输入的方法了。会比较注重双向互动,通过各种活动、游戏、竞赛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投入中学习,记得才会更牢,也保持了学习兴趣。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保持兴趣更重要的了。特别是则开始学的初起阶段,兴趣是第一位的,否则后面的漫漫长路不是都在痛苦中行进?
因为我在家从来没管过她写中文作业的事,也没见她写作业。所以,偶尔会问她今天学了什么字啊,有时候她会给我写出来,别说,虽然写中文时感觉有点象画画,但竟然也能记得住呢。不知是不是因为松子本身就比较喜欢画画。
欣喜收获
松子是上学第二年,也就是Year
1的中途开始去周末中文学校的。至今已经有半年多了。时间还这么短,应该说不可能有啥赫赫战功,但收获还是让人欣慰的。小结如下:
1、刚上中文学校没几次的某一天晚上,照例是我和松子最放松的自由交流、亲亲抱抱的甜蜜时光,松子在床上翻几个跟头,我挠挠她脚心,两人闹成一团。突然,松子像想到什么,坐起来,一字一字慢悠悠的用中文说出一首儿歌:“草里有小虫,小虫慢慢地爬。水里有小鱼,小鱼欢快地游。林中有小鸟,小鸟自由地飞。”天啊!多久没从她嘴里听到中国话了?而且还是这么长这么押韵这么优美的一整段啊!我赶紧又叫她再说一遍,实在是太好听了!把松子爹也喊过来一起听,可真把我们高兴坏了!而且她也明白意思,会配合动作。明明是母语,现在说起来小心翼翼的陌生无比,但满足了满足吧。
倒不是说,会个鹦鹉学舌有啥了不起,值得我们这么乐呵。我是高兴这孩子对中文竟然开始有些兴趣了。平时那么逼她跟我说中国话,愣是逼不出来,逼急了人家干脆罢语。现在,竟然自己美滋滋的享受起中文儿歌了。说实话,这首简单的小词写得确实很美,朗朗上口,一幅清晰的小画立即展于眼前,孩子由心的喜欢它,所以才从内心自然的流淌出来呢。好吧,我承认我志向不高,仅仅周六那么两个小时,能让孩子有这样的变化,我满意。不光松子,有朋友告诉我,自打孩子去学中文,虽然没坚持多久就不学了,但从此孩子爱看中文卡通片了,以前是不看的,只看英文的。
2、对汉字有了概念。睡前给她读中文故事书时,看到她学过的汉字,她会伸手去指去读。先不说到底会认了多少字,至少孩子对汉字有了概念,明白中文字词句的结构,一字一音的对应关系等等。而且,我能感觉到她每每找出自己认得的字,会相当的有成就感。要的就是这种兴趣和对汉字的好感。
3、交到新朋友,融入新集体。我对松子的知识水平要求不高,但比较重视她为人和心态的培养,希望她首先是一个善良正直,懂得爱惜生命和大自然的人。包括与他人的相处,希望她待人真诚、慷慨、简单、能团结大家,做一个有人缘的人。而生性内向谨慎的松子,曾一度让我担忧她的社交。所以,只要有任何让她有团队归属感的机会,我都鼓励她参加。周末中文学校,无疑是又一个全新的小天地。让松子和我都相当有归属感。记得才上中文学校第二周时,松子就一脸自豪的向她的朋友介绍说:“我现在上三个学校,一个是小学,一个是艺术学校,一个是中文学校。”清楚的记得小伙伴回答她:“That’s
cool.”
在中文学校,松子又结识了一些新朋友。慢慢我发现,其实学中文并不像多数人想象中那样枯燥乏味,确实有少数孩子是父母硬逼着来学的,但大多数都去得快快乐乐。课间,孩子们尽情嬉戏,在空地的体操大垫子上蹦蹦跳跳。课上,一起朗读,一起学中文歌,一起做游戏,一起分享老师奖励的糖果。。。其实何止孩子,许多家长们也因此相识并熟悉,有的还会相约一起出来玩。中文学校也常会组织集体活动,很有大家庭的感觉。
4、中文学校每年两次汇演,是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好时机,觉得这个对锻炼孩子很有帮助,第一次上台无论如何都是紧张的,上得多了,就大气了,或许这种锻炼会影响一生呢。场面经历多些,总有受益的。所有的孩子都会上台表演,不管在台上表演如何,光这份体验和经历,就值得参加。
5、此外,还时不时会组织一些活动。短短的半年时间,我们跟着大家一起去果园摘苹果,一起去植物园赏秋色,一起去摘桑椹,还将一起去摘樱桃。。。收获的已远远超过知识的范畴,是生活圈子的拓展,是人脉的交融,是阅历的丰富。。。特别是在中文学校结识了许多华人和华语地区其它国家的家庭,就象找到了组织一样,大家互相交流各种心得,谁有困难了都热心的相助。是的,中文学校何止是学语言这么简单?其实是一个团结本地华人社区的纽带啊!
常见误区的检视
以前我是没计划过让孩子出去学中文的。源自一些想法,现在经过实践,有些想法在慢慢改变,也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1、以前觉得自己中文水平就很不错啊,自己又不是不能教,干嘛送出去学啊。许多妈妈可能想法和我一样,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的水平可能不比那些中文老师差呢,就自己在家教孩子嘛。这样的雄心壮志是不错,我也确实曾看过一个贴子,一位新西兰妈妈介绍自己怎么教孩子中文的,成果喜人,介绍得也具体,细到具体的方法。当时觉得很有用,还用心的记了一下。但最后证明,方法人人都能学会,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特别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东西,坚持就是胜利。而我,从来都败在不能坚持。一切的学习,一切的养生法,一切的兴趣爱好,都是止乎于三分钟热血。同样,在教孩子中文这件事上,我断定自己也不会坚持几天。最后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我也不打算移自己了,干脆虚心的把麻烦交给他人吧。
2、自己教孩子中文,最难的是身份的转换。在孩子心里,妈妈就是妈妈,老师就是老师。妈妈叫她写这写那,她执行起来喜欢讨价还价甚至不当回事儿。但老师的话,那简直就像圣旨啊,有没有。特别是我这么多年仍然修行不足,时不时发个脾气也是有的,一个字教几次要是没记住,或者感觉孩子态度不认真了,立即火起来,自己的孩子嘛,也不用装,有火就发啊。结果就是,孩子一听学中文就抗拒,不愿意,学不学不要紧,伤了兴趣就真是赔了。伤了中文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还算是轻的,重者还伤母女感情呢。实在是得不偿失哈。
3、慢慢我也发现了,人还是喜欢集体行动,不管学什么,在集体里大家一起学,就觉得自然,觉得愿意,记得也更牢,学得也更快。弄家里单独开小灶,反而逆反得很。而且,教学确实还是有方法可讲的。妈妈自己虽然文化程度很高,中文水平甚至比那些中文老师还高,但不一定会教别人,相对来说,做老师的无论出身是否是老师,无论水平有多高,既然以教人为职业了,那就多少都下过功夫思考和研究教学这件事的,用心去做,专职去做,在方法和经验上还是有优势的,这个不承认不行。特别是这种跟升学没什么关系的可有可无的学习,孩子和家长都不是特别重视的情况下,如何能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学到东西,最重要是保持对中文的兴趣,不仅仅是知识传授、不仅仅是单向灌输,更注重的是教学方法,如何寓教于乐,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快乐中学习。
4、太忙没时间。周末对我来说是黄金时间,是多么难得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可以四处游玩的时间。拿出一个半天的时间去学中文,不舍得啊。再说大人要接要送麻烦啊。后来观察别人,发现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好多家长是早上把孩子往中文学校一送,就自己去买菜,买菜的地方离得很近。等菜买好了,街逛完了,再回来接孩子,正好孩子也学完了。可谓两不耽误。让孩子跟着大人在菜场转悠,还真不如坐在教室里和小伙伴一起边玩边学呢。
特别是松子的中文学校不光开中文班,还有兴趣班,比如:钢琴、小提琴、国际象棋、中国画、书法、画画、跆拳道、击剑、数学、吉它、瑜珈、算盘珠心算、太极等等(后补:2016年开始还会有网球班和高尔夫班)。好多孩子是学完这个接着学那个,以至于一整天安排得丰富极了。家长一早给孩子送来,下午四点多再来接,好嘛,这一整天大人算是彻底解放了哈。好吧,最差最差就算孩子啥也没学着吧,好歹还起到了托管班的作用了哈,关键费用可比外头的托管班便宜多了。何况怎么说也不可能一点东西也没学着。家长打打这个小算盘也不为过,时间、精力、金钱,活在这世上,没一样不得珍惜啊。
(中文学校包括所有兴趣班都是在周六开课。中文课每周六上两小时,可上午也可下午,因为是非赢利机构,比起外面托管班都便宜得多,而且托管班是只给你看孩子,啥也不教)。
5、没必要会中文。以前我觉得,假装咱就是个普通的本地孩子好了,本地那么多孩子呢,人家都只会英语,不是一样一辈子过得快乐嘛。有必要花费额外的精力时间去学中文?就因为爸爸妈妈是中国人,孩子就不得不负担比本地孩子更多的学习任务?许多妈妈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而不打算让孩子学中文的。起初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观念。
但有一次去playgroup,触动了我的这个想法。那个playgroup是政府资助的某个多元文化中心下属办的,不仅是免费的,而且有专职的工作人员,相对于妈妈们自己组织的活动组和教堂义工组织的活动组,这个活动组显得更专业更有准备性。常常会有大学的研究人员来旁观做研究。曾经有一个学期,悉尼大学的双语教育研究人员一直来旁观并参与,还送了孩子们书和CD。
当时许多妈妈都请教他们关于双语教育的问题。我这是第一次直接面对研究这方面的专家,听他们的专业意见。得到的结论有三:
一是,有第二语言背景的家庭,尽量在家里使用第二语言。也就是说,建议我们在家里尽量说中文,不要担心孩子英语不行,因为孩子只要上学以后,英语会突飞猛进,需要担心的反而是家里的母语。
二是,凡从小接触两种甚至多种语言的孩子,智力等各方面发展是有优势的。那些从小就明白同一个事物都有很多种名字的孩子,认识世界的广度是有优势的,这是多年研究显示的结果。
三是,关于是否要求孩子学习第二语言的读写。这个问题是我当场提出来的,因为汉字的读写相对于别的语言都更难,我一直在疑虑这个问题,孩子会听说中文那是必须也是不太难的(现在看来能让松子保持说中文的能力都悬啊,当时有点轻敌),问题是到底有没有必要学读写,特别是写,要学写,不易啊,没有大量的枯燥练习恐怕不行。当时教授给我的意见是:为什么不学呢?学到什么程度,那是后话,要看孩子的个人情况而定。但首先的态度是,要学。有条件的他建议是学。
想想也是,松子的小学里也有很多不同国家背景的孩子,父母有西班牙的、日本的、韩国的、墨西哥的、印度的、东南亚的,不少呢。人家也都不光只会一个英语,听他们跟妈妈都叽哩呱啦的说自己的语言。从某种角度看,这相当于一种先天的优势条件呢,我们为什么要放弃呢?
6、学拼音怕和英文字母混淆。我也是基于这种担心,所以是松子上小学第二年,也就是Year
1开始去学中文的。其实后来才知道没有必要担心,因为她中文学校第一年是不教拼音的,从第二年开始才正式教拼音,这时候的孩子英文二十六个字母已经很巩固了。虽然松子没正式学拼音,但我只稍稍示范几个,她自己就能举一返三的拼出不少字了。这倒多亏拼音的发音许多是和音标一致的。至今没有发现松子把中国拼音和英文弄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