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音乐

「After Summer北京场#苏打绿」千言和万语随风掠过,你

2016-11-12  本文已影响164人  鯨魚兒

        距离苏打绿大陆巡演After Summer第一站北京的两场巡演——第一张专辑《苏打绿》和《小宇宙》,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一周前的今晚,我坐在北京汇源空间的场馆里,看着开场前明亮的灯光打在仿专辑场景的背景荧幕上,身边来来往往陌生的面孔却带着一样诚挚和期待的面容。主办方在场馆880票价的椅子上都放了一个拨片,首场同名专辑是绿色的,很符合苏打绿的气质,我欢喜的拿起来摆弄,在那片刻,前斜方头顶上传来了广播,灯光逐渐被隐藏,人声如潮慢慢退去。我知道,终于要和心心念念的他们见面了。

        激动和不安的情绪在团员陆续上场时引发的阵阵欢呼声中消泯,《后悔莫及》第一个音响起,我看见舞台侧边一个跳动的模样,从阴暗处逐步的蹦跶着来到了舞台中央,他手里挥着麦一甩一甩的样子让我的心整个燥起来,我禁不住的想要站起来狂呼。当灯光直直的打亮他的身影,映入我眼眸的是如同拨片一般的一片翠绿,那一抹绿色就和十二年前同名专辑发行时拍摄封面图穿的那件绿色polo衫一模一样。虽然早前他们在台湾in summer的28场巡演,每一场因专辑不同都会穿着当时演唱或者拍摄的衣服。那时候8月7号的晚上,我守着电脑看FB直播,当我看到青峰穿着那件绿色polo衫一摇一摆的唱着时,心里真的万分激动,那个领子还竖着。虽然面容不再一样,但是好像除了面容其他都没有变。我们极少有人有幸在十二年前认识苏打绿,陪他们从籍籍无名到声震海峡两岸,从第一首单曲第一张专辑到今天韦瓦第计划的终结。青峰说,发行前几张专辑时,他们还没有机会来大陆表演,也没有机会把这些唱给我们听,很感谢有今天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十二年前的苏打绿。虽然过去的十二年光景无法重现,但为了复刻他们也将歌曲、装扮和舞美回流到最初。或许这就是我们常笃信的——不忘记最初就不怕以后。那晚的那件竖起领子的polo衫除了能让我欢呼,还能让我泪流。

        After Summer的表演也和之前台湾28场in summer的表演类似,上半场不间断的唱足一整张专辑,下半场的梦幻歌单将带来他们在过去同期曾翻唱过的,或对他们而言意义深刻的歌曲。在歌曲选择和编排上,和之前in summer大致相同。青峰在尾场时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本来是要将所有下半场的梦幻歌单打乱重排,可是耗费很长时间依旧排不好心目中值得被演唱的顺序,因为本来这些歌曲的编排就是依照每一张专辑的主题,于是在确定After Summer的表演歌单时也是费了好大劲,最后还是决定依照in summer的歌单来。只是,因为内地场的许多场馆限制,导致可能有一些歌没办法被演奏。像最后点歌part就必须严格依照报批文来,没进行报批的歌曲都不能演唱,像日文歌都没有报批,不可以点,闽南语也只报批了一首。所以很多想听现场版的心头好都只能默默的咽在心里,等着某天被他唱起,而我有幸听到。

        青峰左右侧一蹦一跳的唱完《后悔莫及》,尾音刚落就响起了《飞鱼》的前奏,青峰走到了舞台中央,把麦放在架上,伸出双手带着我们一起左右挥舞拍掌。我从来没有听过《飞鱼》的现场版,以前只在大大小小的演唱会视频了听过录制的live版,看着大家一起跟着节奏左右摇摆,手举过眉间有律动的拍掌,屏幕前的我也会不由自主的举起双手一起挥舞,张开嘴巴一起欢唱。但因为本次巡演青峰一再强调过希望在麦没有伸向我们的时候不要开口唱,因为其他观众是买票进来听他唱的。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傲娇好笑,却不得不说是一个大白话真理。所以在没能大声唱的所有段落中,我只能张张嘴默声跟着唱,手跟着摆动,荧幕上是蓝蓝的海,飞跃的鱼,那就是能治愈你抑郁悲伤的飞鱼。凡事换一个轮廓,快乐会比较多。

        唱《oh oh oh oh 》的时候,台下有观众拍照,惹得青峰两次伸手遮挡。在唱完第一遍间奏时,青峰不了留情面的直接点开说9排35号不要再拍照了,然后把手架在麦上,特别帅气的唱起“你是我上帝我家人还是魔鬼”。我开始不由自主的化身迷妹痴狂的看着台上的人儿,虽然不高不帅却又足够的才华能让你折服,青鸟般的声线,落花般的笔触,一针一线都扎如心底,一尺一厘都缝进心窝。就像下半场翻唱起杨乃文的歌曲前提到了苏打绿的往事,也提到了他们最大的恩师林暐哲,顺带调侃了一下这位老来得子的奶爸——那时候在杂志上看到杨乃文的男友是林暐哲我很shock,那时候年少不懂事,长大了才知道有靠才华喜欢别人的。必须得承认当时内心底os就是,我也是因为才华才喜欢你的。

        第四首歌曲就是我心心念念许久的《That Moment is Over》,可以说是我横跨2240公里跑到北京去看《苏打绿》同名专辑表演的初衷。为什么那么喜欢这首歌,其实我也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好像长大了,做什么事都需要理由。如果硬是要扯的话,我觉得每次听到都一种活着和存在的真实感。还有,我很喜欢式微这个词。这首歌的现场版真没让我失望,虽然青峰每次都因要直播而发挥的稍许时常,本次加上北京空气质量低下雾霾严重所以锁喉,但我还是觉得这首歌完成的非常好。不过听过下一个晚上《小宇宙》的现场,我想如果是当时估计会更好。但这又何妨呢,live无可重来不可复制,一切都是最真实的模样。现在的我看每看一场他们的con都会把这当做最后一场,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再遇见,虽然心里也期待着可以陪着一起看完AF的九场表演,未来依旧不可期。就像早些年安溥在潮水箴言尾场说的,唱的不好不是一个完美的ending,but real ending。live追求的不就是真实吗,那才是活着的模样。

        因为同名,我又有幸再一次听到《频率》。明明是一首欢畅温暖的歌曲,我听着听着听到哽咽。他们的歌陪伴了我太多太多的时光,走过悲伤扛过难过,悲喜情绪都被揉进一首首歌里。“跳动的世界里找你的频率”,这一句带出了我很多很多的回忆,让我在现场禁不住,把过去的一段段悲伤和喜悦翻涌,幸得后来我们都很好,这就是这首歌给我的宽慰。现场唱《相对论Ⅳ》嗨到爆,但是场馆限制腿不能打直站起来狂奔,所以只好用手代替脚,使劲的往上举释放我下半身无法抑制的狂热。

        下半场开始前,荧屏放了《故事未了》的一些小片段。当时脑热有幸去看了现场,时隔一个秋天,我坐在北京的场馆里看着荧屏播放当时的点点滴滴,眼眶开始冒泡,泪水怎么抹也抹不掉。上半场《是我的海》让我眼眶发红,这个小片段就是让我泪如泉涌。周围的一些观众借着中场休息的片刻开始走动,偶尔有人看向我瞥见我红了的眼眶,我都觉得特别尴尬,幸好他们都报以理解的眼神,让我在难受之余还能温存一些微光。

        下半场梦幻歌单的首曲就是陈珊妮的《监视》。青峰每次翻唱别人的歌,都可以翻出自己的味道。我喜欢陈珊妮独特嗓音演绎里的那种窥探,也喜欢青峰亦幻亦真声线演唱出的那种阴谋。接下来翻的就是张老板的《毕竟》,青峰架着麦唱的特别认真,就像是一封不忍细读情书。我以往从未听过这首歌的live,唯一的音频是一个录制的现场版,我记得在歌曲演奏前青峰说了这么一段话,大概就是献给最佳创作人最佳女歌手最佳作词作曲,张悬《毕竟》……我想这首歌对他来说一定有不一样的意义,所以他用认真去对待。这首歌也对我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在过去几年的光景里,有一段藏身于尔虞我诈的岁月,每当感到心神疲惫时,我就会听这首歌,没什么不好,也没什么好不了。所以那天在现场,我连手都没有挥动,没有看青峰,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将耳朵交给音乐,将心在这首歌里彻底放空。有些歌曲,不需要视觉,只要听觉就够了,也最好只能有听觉。

        心神都还沉浸在《毕竟》的旋律里,啊龚拉响下一首歌的第一个音。因为我早前看过in summer的歌单,所以轻而易举的在瞬间就想到了邓丽君的《千言万语》。青峰说妈妈很喜欢邓丽君,我很感谢,尤其是他翻唱了《我只在乎你》。细腻而柔软的曲风,我觉得很适合他的声线,翻唱起来不似邓丽君那么有年代感,却不失这首歌该有的柔情和情里的千回百转。唱《that I would be good》的时候,我想起了那个在《故事未了》现场唱《must keep singing》的青峰,声音孱弱,这首歌里他声音充满疑惑和质问,唯一不变的就是坚定,坚定往下走,唱下去,变得更好。

        唱完上面几首,青峰和我们话唠了起来,说起我上边提到的往事,紧接着我有幸听到了live的《星星堆满天》和《女爵》。因为青峰的缘故,我慢慢的开始去了解杨乃文,这个声线独特的女歌手,开始听她的歌。那时候一度沦陷在《星星堆满天》她声音给我带来的功气中,而青峰也演绎出一种不同于女生的功气,每一个鼓点都整好往心中最空明的地方砸。我喜欢两个版本,如果可以我会贪心的奢求同台表演。

        接下来就是三首苏打绿早期的作品——《空气中的视听与幻觉》、《Believe in music》和《I don't care》。在最后歌的尾奏里,青峰和其他团员教我们玩起了合唱小游戏——苏打绿,苏打绿,苏打苏打绿绿,各种各样欢畅,美声,甚至还有rap的版本。北京首场的小游戏,不知道其他场次有没有,可能这就是一个独特的ending。

        在我们变着花样喊了无数遍的苏打绿之后,他们急急忙忙换好衣服回到舞台,开始了我们万众期待的点歌part。因为一开始不知道点歌part那么严格,必须要点在报批文里的歌曲。很多有幸被cue到的观众都没能点到一首可以被演唱的,这个环节从希望被点歌变成了希望能点到报批文里的歌。来来回回折腾了许久,终于点够了6首歌,有幸听到了《花房姑娘》和《穿墙人》,很开心有人点了秋里面我一直挚爱的《拾穗》,还有一个女生点了《Rootless Tree》。虽然知道第二天《小宇宙》可以听到这首歌,所以当下的我心里并没有太过于激动,但当音乐一响起青峰开口之后,歌声在整个空气不畅的场馆里飘荡,我竟激动的手不知该如何安放。说了千万遍的fuck you 却不敌一句love you,果然心欺骗得了自己,身体却很老实。我一直胡乱的挥舞着双手,又被歌里的情绪带到高潮处紧张的嗓子哑了说不出话,身体也呆滞了。就这样往复了许久,直到这段两分多钟的演唱结束。

        演出接近尾声,青峰在唱完最后一首点歌的歌曲《拾穗》后,在舞台上踩着碎步和我们说话。声音通过他手中的麦传到我的耳朵里,眼前的人很快就要消散,声音也一样,或许这就是告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青峰说这是最后一首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在07年他们第一次登上小巨蛋时,也演唱了这首歌。没能参与到当时现场的我,如今每次翻看DVD都会觉得很感动。所有的不易和艰难,在被攻克最后开花的一瞬都成了花火,绚烂的陪衬。这首歌对我来说并非仅仅只是一种鼓励,也是呼喊我内心的追求,正是因为想要不一样的生活,所以才要学会去打破目前生活给你的舒适圈,才要去面对接下来可能艰难可能困苦的重重。这首歌的最后,青峰带着我们大合唱,把“我的未来不是梦”改成了“你的未来不是梦”。那时他的样子我还记得,眼里藏着坚定不移的信念,歌里透着让人勇敢包覆的温柔,每一字一句他唱的特别的认真和郑重,他的手用力的指着我们台下的每一个人。或许他相信,今天我们也带着梦想来到了现场。就像07年在台上他说的,他们可以做到,也请我们相信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一份美好的信念,希望在往后可以开出真实的翅膀。

        也就是在那个晚上,2016年11月5号散场的人群里,我想起了今年的心愿——过的值得。而现在,除了值得,我希望我们都有理想有梦追,那就是将来未来的未来,和活着炽热的当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