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烹调三角形为什么很牛?|日更365-020
先上图。
1日本烹调三角形
这张图被最近一位做ET的王珏老师大为称赞。王珏老师在网易云课堂开了一门课,叫做《学习科学与技术》,发挥他本人爱好研究技术的特长,同时又着眼于具体的教学表现思想来讲这门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一下。
但我主要感兴趣的,是更抽象的层次。这张图究竟精彩在哪里?
我今天在同行的朋友圈发了如下评论——
这张烹调图之所以是空间结构,直接源于烹调本身就是时空结构中发生的事情。洞察出这个活动中的物理坐标,是人人看得懂但只有有清晰的结构思维,可视化的表达能力的人才做的出来。
当然是匆忙在手机上码的。源于我最近对技术活动的时空结构的认识。
技术是一种时空中发生的效应构造。技术是一种效应捕获,源起于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的观点。同时,另有一种说法,技术是一种构造。二者各有侧重,这里不做展开讨论。
语言是一种信息技术,它发生于人将外界的事物,通过一种符号的物理编码来捕获。后来,这一符号所指,也指向人的自身,比如感觉,比如想法,也被符号所编码。至今最难编码的,依然是人的内部信息,比如感觉,比如创意。
假如再按人类目前的知识领域来说的话,科学知识是对人的自然策的编码的集合。每一个不同的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生物,都是这些编码集合的子集合。而社会科学,则是对社会现象的认知的结果的编码集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按照{现象、概念、命题、主题、领域、规律……}等层次进行组织。而人文领域是一个充满创意的编码领域,认知难度要比科学知识的编码的结构化组织水平,认知难度要高。
那么烹调属于什么?
烹调属于技术领域。
它界于科学和经验之间,更偏向于经验。一般的厨师,在经验上可能很高的结构化,但在表达上的结构化水平却远远不如。
研究默会知识的日本博士田中郁子研究如何开发烤面包机的过程,充分展示了隐性知识结构化的难度。她的故事见知乎,这里摘引几段知乎文章的核心所在——
第一次循环始于试点团队成员对经验的共享。然后,他们将产品概念外显化为具体的产品规格,并组装制作出一个原型。然而,初始的原型不能烤制出可口的面包,不足以验证“Rich”概念。结果,该过程进入了第二次循环。
第二次循环始于软件开发人员,田中郁子(Ikuko Tanaka)与主面包师共享经验,学习如何正确地揉面。为了将这个困难的诀窍融入机器中,田中创建了一个“扭曲拉伸”(twisting stretch)动作的心智意象来解释揉面。然后,揉面的技艺结晶固化为具体的机械运动,比如转子的揉面动作,以及特制肋骨状凸纹的设计。因为新的原型成功地生产出美味的面包,开发进入第三次循环,新的挑战是要满足成本要求。
第三次循环始于商业化团队成员之间共享隐性知识。来自制造部门和营销部门的成员加入团队。团队开发出一种控制发酵的创新方法,在日文中称为“中面”(Chumen)。在揉面的过程中加酵母的创新,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好的面包。对照最初开发产品概念时所定的成本和质量要求,证明做出的面包合格。完美的家用烤面包机从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最终进入了市场并一举成为拳头产品。家用烤面包机的成功导致了在企业层面的知识跨层转移。
——引自知识创造的实践:一款面包神器的诞生记 - 知乎 (zhihu.com)
所以,如果知道日本人发明烤面包机的故事,那么这张烹调三角形的伟大之处,就不仅在于经验知识的可视化表达了,它意味着日本人在餐饮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发达水平。这与中国餐饮业厨师还以经验和艺术见长,以学徒制培养传人的模式,有着前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的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