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风驿站

他,在新疆戍边了近40年

2024-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花拾间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

第一次看到吴教授,完全看不出来是年过60的老人,衣服笔挺,站立如松,行坐如弓,和一般的老头很不一样。后来接触越来越多,听说了越来越多关于他的“传说”,才明白这份与众不同来自哪里。

01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为了群众的需求而来

1976年,年仅18岁的吴教授响应号召,投身军营,来到了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所有的用水都需要人力从200公里外运来,水资源紧缺,卫生条件受限,有不少的战士都患上了各种皮肤疾病,各种真菌感染、各类皮炎毒疮……给年轻的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年后,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一直都有悬壶济世志向的他考上了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疗系。大学毕业后,因为出色的表现,被分配到了一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医院,“当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专业,给战友们解决皮肤方面的难题。”吴教授回忆到。

后来,他以一名军医的身份,在新疆戍边四十载,为近10万的群众和战友治好了数不胜数的皮肤疾病。

02  当好医生没有捷径,唯有勤勉和专研

在很多人看来,皮肤问题都是小问题;在很多的医院,皮肤科只是一个小科室。然而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皮肤科医生,绝不是易事。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是捍卫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拥有所有学科中最多的疾病。随便翻开一本《皮肤病学》《皮肤性病学》等专科书籍,里面涉及的病种轻松上千,只是通读一遍疾病名称,就要花上几个小时。

而皮肤科的医生不仅要记住这千余种疾病名称,通晓其症状、病因和病理,判断每一个不同个体的病症,还要精通各类对症治疗的手段,给患者制定对症的综合诊疗。

在吴教授看来,想要成为一个好的皮肤科医生,没有捷径,唯有“勤勉”和“专研”。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盖房子如此,治病救人亦是如此。厚厚的专业书籍,就是要背,一本本翻来覆去的去学、去记,直至谙熟于心;把握每一次的学习机会,在专业上不断精进;结合临床实践,专业发展趋势和患者诊疗需求,持续总结、分析、归纳和专研……

数十年坚持“磨一剑”,从一名普通皮肤科医生,到科室主任,再到医院院长,他坚定跋涉,争当先锋,他一路耕耘,一路载誉。

03  面对纷繁疾病和病患,既要仁术还要仁心

千余种疾病,有的情况十分特殊,有的症状又十分“雷同”,皮肤医生要练就“过硬本领”和“火眼金睛”,才能应对层出不穷的病症,解决更多的难题。

“在新疆戍边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一个因为车祸身体被浸在汽油里6个钟,导致全身皮肤刺激性皮炎的患者,后面被确诊为“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全身80%-90%的皮肤陆续出现水肿性红斑、水疱、大疱、糜烂、渗液、表皮松懈、脱落,部分部位继发了感染……经过抗炎、抗感染、促进创面渗出吸收及对症综合治疗,经过近一个月的全力救治,才把人从鬼门关抢了回来。”吴教授回忆道。

“治疗皮肤病,有时候除了‘治病’,还要‘医心’;除了要把‘里子’治好了,‘面子’也不能忽略。”吴教授说,“有时候皮肤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甚至还要大于身体上的痛苦。对于一些疾病,患者有难言之隐,难以启齿,要和风细雨地与其沟通、交流,让他们既能放下思想包袱,畅诉病史,也不觉得隐私被侵犯。”

曾经就有个年轻的小姑娘找到了他,小姑娘的手上长了200多颗的多发性寻常疣,密密麻麻的,已经影响到了手部的活动,才到医院看病。但是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吴教授了解到,因为这个病小姑娘平时都只穿长袖的衣服遮挡着,不太敢和人交往,人也比较自卑,给她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他除了给予心理上的开解,还特别注意不要留疤。“大概过了一年左右,小姑娘找到我说病好了,对象也找到了,日子很美满。”吴教授笑着回忆道。

后来,已经退休的他接受返聘,用他的话说,“专研了一辈子皮肤疾病,觉得自己还能发挥余热,把所学传给更多人,用所学帮助更多人。”

退伍不褪色,微光映初心。年近古稀,依然坚守临床一线;严于律己,却对患者满怀热忱。老一辈医者的精神和状态,每每走近,都觉得备受鼓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