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自己打开养娃的科学大门

养娃是很难的一件事,最近看了一些国内所谓专家和自媒体课程之后,我决定自己来打开养娃的科学大门。国内自媒体和相关课程对养娃还处在原始社会,在文章里面对关键论述毫无科学根据,既没有文献连接,也没有数据指引,只有老师在那里夸夸其谈,他们最科学的表达就是——“据研究”——是据你研究,还是据科学家研究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研究的什么,关联性和支撑点在哪里,研究的深度和宽度如何,普适性如何,有没有针对性,这很严重,它严重到养育结果。
令我丝毫不费解的是,看的人还很多。本人一向不喜欢随大流,很简单,人多的地方肯定没好事,如果一个地方出现了好事就必然有人捷足先登,那些我们认为的好的东西,必然要经过两种阶段:幸运、努力。不会还有捷径。
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来自昆士兰大学脑研究所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者,分析了过去50年来几乎所有双胞胎研究中的1450万对双胞胎的成长问题,他们发现一个人的行为和性格特征,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权重几乎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最后长成什么样子,是自然原因和培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在养娃的问题上,后期培养引导和基因一样重要。这一点,我曾在我的很多文章都谈过:基因的遗传力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和后期培养是一样的。我并不是科学家,但这不妨碍我通过广泛的吸取整合科学家的科研结果来进行认知和甄别。
目前绝大大部分的书籍,在培养孩子身上下的功夫很浅显——实际上,从人类本能出发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有些家长认为这些书籍对自己有用,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在寻找一种认为正确的呼应——如果没有这些书,我相信他们也能把孩子养大。
现在很多父母希望把养育问题建立在别人那里,就像我以前给我的笔记本装黑苹果一样,刚开始对着教程比划,尽管系统也装在了笔记本上,但完全不好用,什么原因呢?因为制作教程的人不可能考虑到情景因素——比如他英特尔的笔记本上装黑苹果是成功的,但我的笔记本是AMD平台,教程的兼容性差,最终导致黑苹果体验失败。我不得不重新按照我笔记本的硬件特点来逐一搜集安装资料。这实际和养孩子一样,每个人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有一本书可以号称可以教子成龙,那么将来不是龙在满天飞,就是龙不值钱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写一个教养类的专栏的原因,我旨在提供一些科学证据,而不是像自媒体上的江湖术士,整一套所谓的理论出来,要你交钱之前像孙子,教了钱之后就扔垃圾箱。
未来我都将在Google上游荡,像暗夜里的骑士,发现漂亮的文献和资料都会进行文明的掠夺。通常我不会原封不动的搬过来,这对我来说没用意义,首先我要认真拜读,然后写点感悟啥的,我会给出我观看后的结果和一些感想,附上引经据典的出处,如果你也想看,搭好梯子出国看吧。
事实上,我并不是一个科学教,我甚至仍然相信有灵魂这么一回事,某些情况下我有着宗教信仰,但是面对和处理生活俗务的时候,科学的方法比上帝的指引来得方便和直接,好用。但是在对待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时候,我们必须有点信仰,对某些事物要心怀敬意,这么做不是为了死后去见上帝有个托词,而是为了生的时候获得平静。
我写成长相关的文字,目的很简单,垂直的提供最新、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至于怎么养育后代,那是你自个的事情,虽然我也有方法,但只能在我的娃身上实施,当然,我不排斥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