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自留地散文读书

往事如烟丨从《凡人心路》到《文生修道》

2024-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文生修道

      2019年12月2日,微信《凡人心路》创建。主要目的,是想让自己关于工作、生活的一些感慨、感悟,对故乡风土人情的回忆,或者说胡诌“发大兴”(方言,跟发神经有点靠边,就是夸张的,信口开河的意思)的文字有个归处。

        创建四年来,已发表各类文章248篇,分“秦溪纪事”“老街追忆”“往事如烟”“土风”“舌尖上的故乡”“故乡的桥”“原创小说连载”“修道院中的梦呓”“文生修道”“诗歌”“现代诗”“拾起失落的温暖”“棹歌”“秦溪棹歌”“浦漾棹歌”“游记”“青海纪行”等10多个专栏,将近20万字。

      对此,笔者痛且快乐着,为写作的题材煎熬,为每周的发布开心。煎熬中,曾经也有放弃写作的念头。却怕放弃成了习惯,再入浑浑噩噩、混吃等死的日子。

      幸运的是,笔者遇到了600多位很好的读者朋友。正是他们的支持、厚爱,让公众号的点击量超过4万;正是他们的点赞、评论,给了我坚持下去的莫大勇气。

      微信取名“凡人心路”,当时应该是在莫名情绪支配下的莫名冲动,少了点深思熟虑,多了点文青气。后来,随着写作的继续,总感觉这个“凡人心路”有点曲高和寡,不接地气,与里面内容有点脱节。就有了更名的想法,但一直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后来,入驻“简书”和“齐鲁壹点”,都用了“文生修道”的名号,算是亡羊补牢。

        三十年前,笔者学校毕业,分配到航运公司。那时,航运公司的总部就在文生修道院。刚报到,就被这幽静、古朴的西式建筑群所吸引。只是没想到,我在这里整整工作、生活了十年,与文生修道院的缘份着实不浅。

        在文生修道院,遇到了许多很好很好的同事,如长辈般关心下属的张书记、如师傅般诲人不倦的朱科长、还有美丽大方的叶师姐、……,还有那窗外的香泡树;在文生修道院,渡过了激情飞扬的十年青春岁月,想到那二楼小屋地板上残存的暗红色油漆,至今仍是满满的幸福;在文生修道院,也饱尝了欲哭无泪的痛苦与煎熬,废弃钟楼月光下阴影里坐痕犹在;在文生修道院,……

      文生修道院,虽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离别二十多载,不过梦里偶遇,再也未曾踏足。

        再者,笔者本人四体不勤,手无缚鸡之力,典型文弱书生一枚。同时也喜欢抄抄写写,想给平淡的生活,寻点兴趣爱好;给遥远的梦想,找个安放的地方;给感性的自己,有个渲泄的去处;给纷扰的世界,留点自己的痕迹。于是,就有了《文生修道》。

      今日,微信《凡人心路》更名《文生修道》,不外如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