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散文

乱世·空谷·高冷美人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紫逻樵客

                ——杜甫《佳人》中的女性独立人格之美

现在女性着装的流行趋势,似乎只朝着一个目标——勾起男人的贼心。面对着满大街,滿屏幕的若隐若现,男人们不色眼看人都难。

唐诗中写女性的作者作品很多,从元稹到白居易,从李商隐到杜牧,从温庭筠、韩偓到韦庄,都有大量描写女性的诗篇,但这些作品色眼看女性的多,赞赏女性独立人格美的作品少,而且是非常地少。杜甫的《佳人》就是这非常少的作品之一,他以这篇作品告诉世人,什么叫作“好色而不淫”。先来看这首诗:

                            佳        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这是极为有力的开头,勾引着你往下看。

这位幽居的佳人什么来历呢?诗人说,她“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她自称身大户人家,流落在这僻远的草莱丛林之中。

杜甫用他不动声色的平静语调,把她的神秘的身世娓娓道来: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安史之乱把战火烧到关中,亲人们死的死,逃的逃。宁作太平犬,不作乱世人。就算亲人当高官又怎么样?“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太平时代能够动用大量社会资源,呼风唤雨的高官,到了乱世连收拾亲人尸骨这样的小事也做不了。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人情本来都如纸薄,到了乱世,人们都揭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青面獠牙。生活的不确定性搅动起了人内心的恶。

世间的好事总是一点一点来,坏事却总是接而连三、成群结队来。做高官的父兄不在已经失去了一部分生存的依靠,但更为严峻的是婚姻这种更为重要的生存庇护也失去了。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丈夫是个混蛋,看到娘家那头失势了,立马干出了连畜生都不屑干的事:拋弃旧人,迎娶新人。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短短十个字,饱含了多少血泪,多少悲苦?

遭受了家国的不幸,已够悲惨,又遭到爱情的背叛,这对于一个女性,在那样一个时代,就是灭顶之灾。

她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低声下气,也许能够有充足的物质生活保证。但她不愿屈就,不肯低头,毅然决然选择了尊严:到山林之中,修一座茅屋,独自生活。

杜甫想必到访了她的茅屋,见证了她的生活,看见她的侍女变卖珠子回来了,她们一起修补茅屋——“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恶劣的生存环境改度不了品位的高雅:她不用五颜六色的野花来插头发,她用翠柏来装饰自己——“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这翠柏不就是这位女性的象征:生存环境越恶劣,越显出生命的尊严与品格的高贵。

告别之后,走出了一段距离的杜甫忍不住回望,回望的那一幕永远定格在了杜甫的脑海中:暖黄色的暮光中,她倚靠着长长的竹子,任凭晚风吹动她薄薄的衣袖,微笑着向他作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