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

好的课程都是相似的

2019-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爱玲

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给别人上课,参加别人的课都不计其数了,最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是好的课堂呢?加上最近一直在读一本关于讲法的书,从书中收益很多,对我的启发很大,我就自己的一点关于学习的收获如下。

好的课程都是相似的

首先:好的课堂一定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成人叫场域,孩子的叫课堂氛围。学员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安全的,这就要求老师有足够的接纳度,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接纳大家的一致,同时也接受大家的不同,老师和同学一起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让大家的感受都处于高能量状态下。比如温馨的教室布置,和谐的灯光,桌椅的摆放,老师的形象等都是可以给学员带来感受的。

好的课程都是相似的

其次:我们在上课之前都要了解学员的情况,了解学员的经历和工作背景,因为我们都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要想改变就必须要有新的认知,新知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的学员对要学习的新知识以前没有任何知识作为基础,那么我们就要先进行认知教学,然后把这些知识整合到现有的知识框架里面去。所以这就要求老师的课堂内容要符合学员的身份。比如给孩子上课,给幼儿园的孩子讲乘法,孩子们多半都会没人听,太难了,超出了他们已经有的认知,他们的注意力不会在课堂上的,又或者给小学的孩子教123,她们也会不感兴趣,太简单了,所以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情况,要能够在旧有的知识基础上有一点新知。

再次场域再好,学员感受再好,知识内容再有用,如果学员不能去实施,或者说持续不断的去实施,那么终将不能成为学员自己的,那就达不到真正学习的目的:知行合一。所以老师还要注意课堂呈现,要能够让学员参与其中,不断的去实践,我们都知道做是最好的学,学员在做的过程中还会不断的调动多路感觉器官就行信息吸收(我们都是靠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通路从外界吸收信息的),我们也知道学会一个新知识其实就是大脑里面建立了一条新的神经连接,这条连接建立起来容易,要想把这条连接建立的牢不可破,那就需要不断的给它提供“营养”,也就是不断的刺激。所以一个知识点要经过多次重复的学习才能被学员掌握,老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就要注意课程的多样性,一个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让学员参与,比如表演,讨论,演讲,教给别人,板书等,总之就是不同形式的重复。

好的课程都是相似的

再次就是课后要有行动计划,课堂上已经了解的知识,课后要应用到生活中去,要能为我们的生活所用才是落地的,这也需要做一些设计比如:打卡,共读一本书,分享使用经历等。

这其实和我们的大脑科学也是共同的,我们的大脑有负责行动的爬行脑,负责情绪的情感脑,负责逻辑的认知脑组成。我们让学员感受好其实是在安抚学员的情绪脑,让学员学新知是在调动学员的认知脑,不断的多感官,多形式的去做是利用了学员的爬行脑。只有让这三个大脑都能够协调配合,达到“三脑合一”的状态才是最好的课堂状态。

当一个人感受好的时候,他就更愿意去做,不断的去做又会刺激大脑的认知区域得到不断的强化发展,又会觉得自己做的很好的信念,这又会推动我们不断的去做,做的好,又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就建立起来啦,也就是我们习惯养成的原理。

所以好的课堂一定满足了感受,行为,认知这三个部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