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语花陌·心历史

读《庄子》// 人间世(六)

2019-07-30  本文已影响14人  原麈

庄子·人间世(雅译)

颜回说:

“那么我心诚而外表恭敬,

以古人为借鉴。

内心诚恳,与天然为同类。

与天然为同类,便知人君与我,

都是天之子,那么何必

独以自己所言希求他人称善,

或希求他人称不善呢?

如若这样,人称我为赤子,

这就叫与天然为同类。

外表恭敬,与常人等同。

执笏跪拜,曲拳致意,

为人臣应尽之礼,

世人都这样做,

我岂敢不这样做?

做世人所做之事,

他人也就不责怪诋毁我了,

这叫作和世人为同类。

引用成说上比古人,

这叫作与古人为同类。

我所引成说虽是古训,

深究之都有实在依据。

为古时既有,非我所创造。

像这样,

言语虽直却不至招来诟病,

这叫作与古时为同类。

如果是这样做可以吗?”

仲尼说:“如何!如何可以!

纠正太多,法度适用不妥当。

虽有偏颇,倒也可免罪。

虽然这样,仅止于此法度而已,

如何可以感化他!

你太师法于一己之见了。”

庄子·人间世(原文)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①,成而上比②。内直者,与天为徒③。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④,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⑤?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⑥。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⑦,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⑧,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⑨。其言虽教,讁之实也⑩。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不为病⑪,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⑫,法而不谍⑬,虽固亦无罪⑭。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⑮!犹师心者也⑯。”

【注释】

①内、外:内心与外表。

②上比:意谓以古人为借鉴。

③徒:学徒。

④天子:帝王。所:助词。

⑤蕲:求。

⑥然:如此。童子:婴儿。

⑦擎跽(jì)曲拳:意指行礼体式。

⑧疵:同“訾”,訾毁。

⑨古:意指古之圣贤。

⑩教:教导,教训。讁:同“谪”,责备,指责。

⑪病:过错。

⑫大:同“太”。政:同“正”,意谓改正,修正。

⑬法:法度。谍:便僻。

⑭固:固执,引申为偏颇。

⑮止:止于。是:此,意指法度。胡:何。化:教化,感化。

⑯师心:意指师法成见。

庄子雅译 - 文集 - 简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