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分配咋回事?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了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第三次分配首次映入国人眼中。
那么啥是第三次分配呢?很多人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很熟悉,但是第三次分配,还是头一次听说。
其实,这也不是个啥新东西。以前也一直存在,只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而已。
我们都知道,社会物质的循环分为投资、生产、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不断循环,周而复始。分配作为其中一个环节,自然非常重要。马克思他老人家就特别注意研究分配,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精华,就是研究分配不公,资本剥削劳动,资本家剥削工人。而西方经济学则更注重把蛋糕做大,但也不回避蛋糕分配问题。
初次分配就是劳动者在市场中通过公平交换,取得收入,遵循市场法则。再分配是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实现再分配,遵循行政法则。第三次是通过捐助、慈善等爱心帮助等实现财富从富人向贫困者转移,遵循的是社会法则。一个国家就是由市场、国家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缺一不可。市场实现交换,国家负责秩序,社会是群体互动的润滑剂,对市场和国家治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次分配有一定的先后性、互补性和合理存在性。初次分配看个人能力,再分配体现政府意志,第三次分配传达的是爱心和社会互助。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类有社会性、同理心、悲悯情,会对同类产生人道主义的关怀。所以,扶危济困,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的一大善举。本质上就属于第三次分配。
目前,国家提出第三次分配,就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高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
如何落实第三次分配,建立长效的基础机制,是考验国家治理能力的又一新课题。
对此,我们充满信心。现实,我们全力以赴。未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