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川索引故事之《嘲风》
—— 草村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06323/6c46c50a16a90384.jpg)
传说“嘲风”是龙和凤凰在人间相聚时所生的龙子,在龙子中排行老三,他尊形龙凤合体,麟襟崎异,生性喜攀高,爱险峻,善观天象,一对犀利敏锐的龙目凤眼能辨识善恶真伪,能洞察天上人间万象。
后来“嘲风”脱胎换骨修成正果,肉身化身成了山峰,形成了今天崎峻万险的尕达山。
说起龙的三儿子“嘲风”,它在八宝川里还有三段治妖、镇妖传说。
传说一:《嘲风降服蚂蝗怪》
传说二:《嘲风伏镇猫姑神》
传说三:《嘲风降水》
咱先说说连城官园里“飞来石”和明家庄三队闫家台子“镇妖石”。
据说这两块巨石都是“嘲风”用来降妖除魔的镇妖石。无巧不奇,从明家庄“镇妖石”顺着连城“飞来石”三点成一线看过去正巧对着尕达山的山门。
传说一:《嘲风降服蚂蝗怪》
很久很久以前,水磨沟异常频发泥石流,裹挟着大大小小的石头随泥流而下,堆石如山,经常毁坏房屋,淹没田地,下游连城的百姓屡遭其害。后来被尕达山上修行的“嘲风”发现是“蚂蝗怪”(水蛭)在那里兴风作浪所致,那孽趁此泥石水患祸害百姓,以吸食人畜鲜血为生。“嘲风”为了给百姓一方太平,前去镇妖除魔,捉拿“蚂蝗怪”。
传说蚂蝗是王母娘娘洗脚盆里的修脚虫,一天王母娘娘洗脚时睡着了打了顿,不小心踢翻了洗脚盆,蚂蝗没来得及抓住盆边,从洗脚盆壁上滑落到了人间,就这样来到了连城水磨沟。它有呼风唤雨的本事并不稀奇,毕竟在天庭有过百年生活经历,又在天宫里喝过几天王母娘娘的洗脚水。沾了点仙气那是必然。来到凡间以吸血为生,生来嗜血成性,不知饥饱。
从现代医学上讲,蚂蝗嗜血只吸取血液里的血红蛋白,血液里其它物质水、血、脂肪等细胞均被筛除排泄体外,天生是个干细胞提取高手。小小蚂蝗可以给专家当老师了。
话归正题。“蚂蝗怪”哪是“嘲风”的对手,虽然“蚂蝗怪”刀砍不死、脚踩不烂、撕扯不断、断可复活,可是仅仅才斗了一个回合“蚂蝗怪”明显招架不住,快快就败下阵来,放了个红色烟雾弹,抽身便仓皇而逃,慌不择路躲进了官园树林的臭水井里,说什么也不敢露头,几经周折也没能把蚂蝗怪逼出臭水井,“嘲风”无奈,只好从尕达山上搬来巨石,将“蚂蝗怪”永久的压封在井里。听说从那时起水磨沟再没有发生过泥石流灾害。
从那时起古骨龙城(现连城)城里再没有人挖井取水。解放前连城的确找不到一口吃水井。
从那时起大通河水和水磨沟的水流到连城都会绕着弯流淌而过。至到今天河水依旧绕着连城流过。
据说那块镇妖石就是现在连城官园里的那块“飞来石”。也称“避水石”。再后来听说鲁吐司始祖脱欢(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嫡孙后代,为元朝始祖忽必烈的重孙)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并建起了衙门,连城鲁吐司衙门里无论遇到降多大的雨,下多久的雨,地面从未积过水,也找不到出水口。
大通河水蛭(蚂蝗)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近代医学研究发现,水蛭含有多肽类、肝素、水蛭素、氨基酸以及镇痛酶、抗炎酶和溶血酶等一百七十七种微量元素,能有效抗凝血、消肿,对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及尿毒症有特效。
传说二:《嘲风伏镇猫姑神》
传说明家庄的那块“镇妖石”也是“嘲风”搬来的。从前“阿虎狼滩”(今明家庄)有一处杂草丛生,长满荆棘的丘陵里有座废弃的坟孤堆,坟孤堆里莫名其妙的住进一只不速之客“猫姑神”,每当夜幕降临时夜夜出来嚎叫,那“啊咯咯咯”尖叫声阴森入骨,伤身寒体,不禁寒栗,从此人们的生活都被这孽生搅扰的无法正常,经常闹的不得安宁,影响人们夜难入寝,折磨的神心疲惫,精神恍惚,睡不好觉哪有精神干活,小儿不敢夜啼,孩子们害怕出家门。受此影响全村公鸡开始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时候的乱打鸣;母鸡卧地不吃食、不下蛋;田塘里只见蛙跳,不闻蛙鸣声。这事真是被闹了个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人们不胜其烦,不堪其扰。后来人们打听到金城皋兰山下红泥沟有个全真教道观“志公观”,道观里有个法力高强朱道士,传说朱道士是鹰巢里抱回来的,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洞察世间万物,是个镇妖降魔高手。
朱道士就将村里发生的情况听了一遍,当即就答应替乡亲们除妖。总算请来朱道士做法镇妖。
朱道士他须发齐腰,左手执锡杖,上挂剪刀、拂扇、八卦镜等物,右手握拂尘,身背囊包,喜欢眯眼侧目看物,竖耳听声,说话铿锵有力,振振颇词。
夜幕降临,朱道士在麦场上布起法台,开始做法捉妖,只见他用白石灰在地上撒成圈,把自己圈起来,法台上摊开自带的纸墨、朱砂,用朱砂兑成墨在纸上画上符篆,随后找来一盆清水,点燃符篆,口中念念有词,用手在水中一划,交待乡亲们将这盆水每家每户带回家一小盅,再兑些酒,洒到院中,院门口撒上白石灰圈住即可!话音刚落,朱道士忽然感觉身后一阵凉风吹过来,不禁寒颤,抬头看到一团黑雾停在法台后,用刺耳的声音警告朱道士:“希望您少管闲事!”
朱道士不屑的冷笑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妖孽,也敢到此造次?”
随后又大声呵斥了它几句,它转眼间就不见了。
朱道士眼看一道黑云从法台上飘忽而去,起身随后追去。追到半道黑雾就不见了。
朱道士指着天空呵斥道:“大胆的妖孽,休得猖狂,还不速速就擒,否则贫道手下无情!”“臭老道,多管闲事,你能奈我何?”说完,平地一阵狂风吹起。朱道士拿来朱砂笔,几下又画了一道符,如箭矢般抛向云中,一道火光向着“猫姑神”声音划去,只听雾中哈哈大笑,随后黑雾消失了!
朱道士叹息一番,“这妖孽必须除之,一天不除,我一天不离开,等着瞧!”后来朱道士绕着坟骨堆坐法三天三夜,什么万字伏魔阵、法事、法器都用过,各种符篆都施过,结果都收效甚微,无济于事,不但镇治不了,反而频繁报复,叫声更频繁更凄惨。眼下实在是没有办法除治。
朱道士最后皱眉道:“看来我的法力不够高,这“猫姑神”我是一时半会对付不了,不过尕达山上有个神仙应该能镇治得住这孽畜。”有人问:“这位要找的神仙是谁?怎么能找到?”朱道士说:“天机不可泄露,我不便透露,这是道家规矩,不能犯,你们自己去找吧,如果有缘一定能遇到。”
朱道士说:“猫姑神”不属于鬼域,也不属于幽冥,其属自灵兽界邪魔类,阴魔,五十阴魔中排名第十魔,长得刺毛骨扎,生性神煞,可以音吸魄,催纳阳寿,以采人间阳气为生。”道士话锋一转,严厉责怪说道:“犯“猫姑神”的因果,是你们自己造的孽,是因为这里的人们经常去贪挖仓饵洞招惹的祸,挖的太多,惹恼了“猫姑神”!世间万物要有个度,警示村民以后不要再挖或者少挖仓饵洞,最好不挖,学会放生!”
注释:仓饵洞指鼠仓。
朱道士叹叹气道:“妖孽毕竟是妖孽,必须除之,不过从“猫姑神”昼伏夜出习性来看,说明它怕光,眼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点着灯睡觉,它的叫声就会离你远点。”所以用点灯的方式驱赶“猫姑神”成了唯一办法,每家每户点起了夜灯,大家认真的防着“猫姑神”,生怕跑进自家院里来,沾上霉运和晦气。
亮灯驱邪方法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向四周乡邻扩延,有点清油灯、酥油灯、猪油灯、羊油灯、也有点火把、堆柴火、烧麦草的,凡是能照亮的方法都有用上,自然就形成家家夜不熄灯,户户院不灭火的现象,把这整个夜空映照的红彤彤的。
老人们常说“猫姑神”叫只有坏事,没好事。
凡间百姓认为做神仙自在,好吃好喝,腾云驾雾,游山玩水,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哪知做神仙也不自由,不是想干啥就干啥,想救难就能救难,凡间生死富贵乃皆为因果,天命不可违,仙界不宜恻隐,恪守三界之规,不敢越池。
“嘲风”做为本地一方神兽早已发现阿虎狼滩笼罩在妖气之下,早就对“猫姑神”音吼搔扰之事,耿耿于怀,碍于天条戒律,心有余悸,忍无可忍,却不便跨界惩治。不过也没闲着,早就把“猫姑神”洞穴位置,生活习性和出入规律等掌握的是一清二楚,只等“猫姑神”自犯天条的一天。
这一天还是等到了。
三月初三 ,上巳节 ,三寓天地人,为开天吉日。这天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也是佛祖指定众仙、神兽、世间苍生休生养善之日,也就是说这一天法定不准劳作,王母娘娘早就御旨赐瑞,天上人间共享瑞和,给世间万物一个祥和。
“猫姑神”做为万物苍生的一份子,应该熟知天条戒令,但它自以为天高皇帝远,那里还顾忌这些天条界规,这天自鸣得意的“猫姑神”不等天黑照样又出来“音吼”搔扰。好在早有准备的“嘲风”早就等着它犯戒,“猫姑神”刚前脚离开巢穴,后脚就被“嘲风”把“一灯坛”放入巢穴中,等着它主动往里钻。“嘲风”不愧为龙的儿子,它布好“一灯坛”,腾云而起,呼啸着卷起巨风吹灭了整个百姓点燃的驱邪灯,瞬间周围村庄一片漆黑,人们同一时间发出“嗷”声响彻云霄,在一片惊愕与哗然中只听一声惊雷咋响,数十道闪电划亮了夜空,像白昼一样,怕光的“猫姑神”那经得起突如袭来的光电,快吓的魂飞魄散了,顾命而回,岂知自投罗网,返巢一头扎进巢穴,就这样被“嘲风”不费吹灰之力,名正言顺地将“猫姑神”封进“一灯坛”中,“一灯坛”是一种镇妖法器,把磷屑粉用水打湿抹在妖魔鬼怪身上,剩余的磷屑水灌进肚子里,然后关进坛中,封坛口,坛盖上点上一盏长明灯压镇。涂抹在妖魔鬼怪身上的磷屑粉随着时间慢慢变干粘附在身上,只要一见光就燃,见火就着。如果“猫姑神”它想趁夜黑爬出来,肯定难逃坛盖上方的灯火,白天出来又怕见着光,何况肚里灌进磷屑粉,逃出的可能性不大,就这样把“猫姑神”困在里面。这下老百姓可以睡个安稳踏实觉了,不过心里并不踏实,还是担心会不会风把灯吹灭?会不会雨把灯浇熄?放心不下,乡亲们自发的组织起来轮流守灯、护灯。但这也不是个长久之计。乡亲们在朱道士的点拨下,去尕达山祈求“嘲风”找到永久镇治办法,以除后患。
后来人们问朱道士,“既然“嘲风”能捉住“猫姑神”,为什么不把它处死呢?还要关在那里多此一举呢?”朱道士解释说:“凡是天上、世间的天尊、佛、神、仙、妖、魔、鬼、怪、精、灵、孤、煞都不设寿,所以死不了,只能用“囚禁、镇治、伏押、驱赶”之法镇之,顶多就是削去其法力和魔力,世间并无生杀之权。”
在后来“嘲风”应人间百姓祈求,经过山神的同意,从尕达山搬来一块“屁步甲石”代替了长明灯,重重的压在了坛顶上,还在周围几处出口压上了石符,一劳永逸,再也不担心“猫姑神”能逃出来。
从此,再没有发生“猫姑神”搔扰事件,还百姓一片悠清的环境!
据说“屁步甲石”是“屁步甲虫”(又称喷火虫)变的。夜里去敲打此石会发出火花,还会听到“猫姑神”发出的“天呐、天呐”痛苦的声音。这块“屁步甲石”就是明家庄三队闫家台子上的那块巨石。
八宝川人把扬煞怪笑、怪叫行为之人称作“猫姑神”,女孩子不听话或过分神煞也戏称“猫姑神”,也指:
(1)吵死人的意思。
(2)神煞的意思。
(3)指不听话的女孩子。
猫姑神,传说是九耳猫兽,是鼠类的守护者,据说守护鼠类的目的就是在保护猫类能够在兽界栖盛繁衍。
传说三:《嘲风降水》
从前大通河在沾了金鳞的蜃龙作怪下,巨浪日夜滔天滚滚,泄流咆哮急下,本来两岸山青水秀,却被它淹没的寸草不留,百姓靠水耕田栖息确实不易,即便是引来水,引水所到之处卷土沉砂、毁田损耕,无法控制截流为民所用。要问水有多大、多高?去看看连城西门崖头就明白了。
两岸遭水毁,据说,因果是龙王要求大通河河神蜃龙每年灌溉良田千顷,造福百姓万户,它却因嫌百姓给它供奉不够丰厚,没能满足自己的贪婪私欲,便使予百姓颜色,哪知导致百姓怨声载道,还请来法师坐法镇压,更是着恼了河神,河神那能忍得了凡间百姓仰仗它靠水养活吃饭,却还对它如此不恭、不尊。它假借酣醉,有意打翻龙王御赐装有东海之水的滴水宝瓶,瓶中之水顷刻间倾流而出,奔腾而下。
此刻大通河水在河神的裹挟下携石卷砂张牙舞爪狂泻奔流,淹没千顷良田,以此要挟两岸百姓,受灾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腾,河中水族恐慌逃之,八宝川哀声载道,怨声一片,此事引起了“嘲风”的关注,一个小小化金河神,哪能容得你在“嘲风”眼皮下造次,得知百姓疾苦后,多次亲自登门造访河神蜃龙 理论,结果河神自知理亏避而不见。“嘲风”不得已而为之,愤怒之下它毫不犹豫地拔了一撮象征自己尊严的龙须扔进大通河里,随口喊了一句:“绑了”,紧接着喊了一声:“落”!河水瞬间收泻落浪,从此不再咆哮了,平静安卧了下来。“嘲风”惩治玩忽职守河神蜃龙也算是执行龙族家法,终身禁地,罚奉百年,不得享用人间供奉,报请天庭允准,“嘲风”以此惩戒不违天条。
后来河沟里人们经常看到二三尺细长细长的“马尾(yi)虫”,那就是传说中“嘲风”用来降水的龙须。“马尾虫”的职责相当于龙宫里派来的督察,一旦发现渎职,有先斩后奏的权力。这样一来孽龙再也不敢为非作歹,百姓安居乐业,连城镇亦逐渐兴旺起来。
后来人们把“马尾虫”视作神虫,如果水中看不到或找不到“马尾虫”,预示着来年不是干旱就是洪涝。如果水中能看到“马尾虫”将预示着来年必定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吉祥年,相信它会给百姓带来好兆头、好光景。
大通河还好吗?
清朝末年以前大通河水位常年较高,平均水深在一丈六尺左右。从一九八零以后大通河流域沿岸大量兴修水库、电站、引大入秦水利工程等商业用水,致使大通河倾尽所能,下游极尽干渴断流……
请点击下方《八宝川索引故事》更多民间精彩传说和故事还记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