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疗心理解读:原型和原型意象

2024-02-27  本文已影响0人  蓝疗心理

原型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荣格认为,在每个人心灵结构的深处,是集体潜意识,它包含着本能和原型。

所谓的原型,可以理解为人类原始经验的集合。它能像细胞DNA遗传一样,从远古的祖先那里一代代传下来,以至于我们现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拥有这些经验内容,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凡是在人类生活当中发生的所有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情境、认知和经验,都属于原型。它是非常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被直接意识和理解到。所以,为了能更好的认识它,人们采用意象的象征形式来将其具象化。

由于人类有非常多的典型情境,所以就有非常多的原型。同样的,原型意象也多到几乎无处不在。

原型包括四大类,原型人物、原型对象、原型事件、原型关系。分别举例如下

原型人物:孙悟空、侠客、明星、汉奸、贝克汉姆、路西法

原型对象:天平、鸽子、水、种子、权杖、五环

原型事件:创世纪、大洪水、文艺复兴、春节、高考、结婚

原型关系:夫妻、亲子、同事、邻居、朋友、敌人

由于原型意象是人类生活经验的象征,所以,意象也会随着时代、文化、民族、环境的不同,而象征着不尽相同的内容。

比如长城,在古代象征着军事力量,在现代则象征着旅游景点。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最开始是褒义词,指一个人修行境界很高的话,连带周围的人也能跟着得道。后来则演变为贬义词,有浓重的嘲讽意味。

虽然,意象可以无限接近于原型,但绝对不是原型本身。原型意象,只是原型的象征性表达。

诺伊曼(Erich Neumann)说:源自无意识的象征性意象,是人类精神在其全部表现中的创造性源泉。不仅意识极其对世界进行哲学理解的概念起源于意象,而且宗教、仪式和崇拜、艺术和习俗等等,也都起源于象征。

心理学里的一些治疗方法,比如沙盘、房树人、绘画、意象对话等,看似与心理学无关,实则里面的每一个物件、每一句话语,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都能表达潜意识的内容。这就是它的原理。

象征可以表现在三个层面上:

在集体层面,金子象征财富。

在文化层面,圣诞节象征西方习俗,春节象征东方习俗。

在个人层面,一条围巾可能对某人来说具有特殊意义,那么围巾这个意象,就属于他个人潜意识里的“情结”,而非集体原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