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李狼讲实话

狼头长啸李树身日记(49)

2020-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狼头长啸李树身

今(14日)天,笔者将与网友共同赏读号称“初唐四杰”著名诗人之一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四杰”,是指唐朝建国之初涌现出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中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显的更杰出一些。

据笔者在少小时聆听父母讲授《唐诗三百首》的记忆:“王杨卢骆”四人,因受魏晋南北朝乱世文学“悲观与放达”并行感情基调的深刻影响,因此其作品多承袭了前朝“诗与赋”同体的特征。

比如,骆宾王的这首五言律诗 《在狱咏蝉·并序》,其主体诗仅40字,而置于诗前的,且实则应为“赋体”的《序》,反而喧宾夺主,竟洋洋洒洒长达三百余字。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即笔者却偏爱那些超过(主体)诗艺术造诣的“赋体”《序》。比如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都是笔者尤为青睐之极品。

但因受笔者《日记》体的篇幅所局限,就不可以用数千文字来详细地赏析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赋体”《序》,所以话至此便点到为止,而仅只赏析骆宾王的这首五言律诗《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此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由于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了武后而遭诬蔑构陷,对其罗织莫须有的贪赃罪名打入深牢大狱。而此诗,正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所以其内容倍显悲愤慷慨,并溢于言表。

骆宾王用歌咏蝉的高洁品行,来“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使其“蝉人浑然一体”,从而抒发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祈愿。 全诗情感充沛,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物我浑然一体的高境界,是咏物诗中难得的佳作。

笔者以为,用白话文来表述此诗,其大意或应如下。

在牢房的西墙外是受案听讼的公堂,那里有几株古槐树。它们看似生机盎然,但仍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还是一个样儿。可是由于听讼公堂在此,便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每到傍晚斜阳西下时分,便有秋蝉发出轻幽的鸣唱声,其凄切悲凉超过了从前所闻。

难道说是我的心情不同于往昔?抑或是蝉鸣的声音,比以前听到的更为悲伤?是啊,这样蝉鸣足以感动人,或许恰是蝉的德行足以象征着人的贤能品德。所以它的清廉诚信,可说是禀承了君子的崇高品德。在它蜕皮之后,能见到它羽化而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

蝉,遵循自然规律,在等待美好时令的到来;蝉,能适应季节变化,还能洞悉其隐居和活动的适当时机;蝉,有瞪得挺大的眼,但不是因道路昏黑而不辨明暗;蝉,有翼高飞却甘于澹泊,更不因世俗浑浊,而改变自己的本质;蝉,在高树上迎风鸣唱,那韵味儿真如天籁般动听;蝉,饮用深秋天赐的露水,洁身自好,不愿出人头地。

与蝉相比我遭囚禁,即便不哀伤可也时有所怨,似那未曾凋零却已衰败的树叶。所以每当听到蝉鸣的声音,便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可能已经上报,但想到螳螂欲捕鸣蝉的样子,我则担心自身危险并未解除。

触景生情,感悟至深,便写成此诗赠送给各位故旧良友知己,并希望我的情景能应验鸣蝉的征兆,同情我像微小秋蝉般的飘零境遇,以及从我最后悲鸣表达中体会我的寂寞心情。这不能算作是正式文章,只不过是在聊以解忧而已。

耳听深秋季节寒蝉在叫个不停,那蝉声似乎已将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可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的双翅,对着我的一头如霜白发而无休止地长吟呢?

秋露浓厚,此时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高飞,而凛瑟的寒风已轻易地将它的鸣唱淹没殆尽。试问: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平反呢?

**************

接下来,笔者循规蹈矩地向网友荐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放在我的新浪微博里的《夜读:无论到什么年纪,都要坚持的7件事》。

截图:来自李树身新浪微博

显然,这期《夜读》的“鸡汤味儿”仍很浓郁,似乎它在继续安抚并温暖我这颗愈显寂寞而苍凉的老龄人玻璃心。其实倍受无端攻讦的本笔者,心态已是相当乐观的了,可出现在人生道路上的坎枚不胜数,总是刚迈过一道又接踵而至;笔者的心态也是够善良的了,但别人把恶痰都吐到我的脸上了,还不许我擦掉。我已形销骨立,还有必要讲究“不虚度光阴”么?还是欢迎青少年们来聆听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