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R供应链学习

064:简说SCOR中四个P(中)

2018-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智链优享创始人_Kevin

昨天我们聊了Performance和process,我们今天来聊聊剩下的两个,分别是practice和people。

1. 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

学习最佳实践好像是这几年大家比较热衷的事情,认为我向标杆学习,成功的企业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我也可以成功。其实则不然,这里有个严重的误区:

*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最佳实践,任何企业都逃不过所固有的生命周期,没有一种企业经营的方法都跟适应企业发展的所有不同阶段,适用于不同的竞争态势,适用于不同的文化,甚至适用于不同额领导人。比方说,摩托罗拉曾经是大家争相学习的对象,也培养了一大批人。但是后来还是被打败了。再比方说Dell,他们的直销和ATO模式也曾经风靡一时,是大家争相效仿的对象。现在已经差不多到了被大家忘记的地步。还有GE也是曾经被大家崇拜得像神话。现在也是经营业绩太差,股票狂跌,现在忙着业务重组和抛售不良资产。这都说明,他们曾经的最佳实践,已经没有任何效果了,甚至正把他们往沟里带呢。很多时候,今天的问题来自于昨天的方案,不管昨天你认为你的方案有多正确。

* 最佳实践只是市场研究,战略部署以及资源协调后的一些行动而已。大家不可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经营企业。为什么从大公司出来的人都比较好找工作,以为各个雇主都希望新员工能copy原公司的最佳实践,给他带来标准答案。其实,大公司的员工,通常自我概念较高,而且如果他在大公司里只是一个流程的执行者,而不是制定者,通常在大公司,后者的机会较少,这样的人,到了新公司,除了抱怨,不会有其他的作为。因为他会发现新公司的做法和他认为的标准答案大相径庭,没流程,没制度,没资源。

* 大家不能学习别人的最佳实践,更重要去学习大家的实践的产生过程,这个不好教,也不好学。比方说,如果让丰田的员工去一个新的公司教TPS,通常是教不好的。就是自己认为正常的东西最难总结,也不好教学。这是一个太复杂的系统,根本不可能还原。所以,我们不能学习别人的实践,而是要学习大原则,不许小技巧。比方说,韦尔奇曾经说过,要向大公司一样思考,向小公司一样行动。如果盲目照搬的话,对大公司和小公司不合适。

* 如果真的有最佳实践,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话,他根本不会和你分享,除非他认为你根本学不会或者学会了也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威胁。

所以,对于SCOR中提到的最佳实践,要让他对自己所在的企业发挥价值,我建议以下几点:

1. 多学习思想,少拷贝动作

2. 多研究原因,少崇拜结果

3. 多分析自己,并合理修正

4. 多跟踪效果,对实践补充。

否则,一个公司的最佳实践,可能是另外一个公司的最大灾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