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丑小鸭”的心理健康——水木诗社赵苏兰作品
朋友、同事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会遇到有不少人对中国的教育问题痛心疾首,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经常安慰他们,不要太忧虑,因为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是我们,我们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耕耘在教育的最基层,我们看护过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所以我们对自己很有信心,对我们的学生很有信心。当然,我们知道肯定存在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少,但是我们一直都在持续学习中,一直怀着慈悲之心耐心地处理各种问题。本期分享资深中学语文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苏兰的文章《关注“丑小鸭”的心理健康》。(文中姓名为化名)
该文在2009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会和山东省教育学会论文评奖中获一等奖。
赵苏兰:中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辅导员。编著了10多万字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校本教材,10余篇青少年研究论文发表或获奖。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很注意从学生的作文和日常随笔里发现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有一天我收到这样一篇作文:
询问作者后知道作文中的事实一点不假,我也好多次发现课间一些男同学笑闹成一团,但一直认为他们玩得很开心,游戏而已,没想到这是一种被忽略的学校欺负现象,很明显的,被欺负的同学已经因此受到了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而且没有合适的人倾述,性格上已经有些抑郁迹象。
我的角色是教师,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不必按心理咨询师“有求才帮”的规矩做,对这一现象,我决定有序地干预一下。
一、倾听个人陈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
1、被欺负者的情况。
文中的郝飞(化名),在同龄人中个子明显矮胖,各科学习成绩都不好,作业经常交不上,上课不大抬头,回答问题很不自信,从不捣乱纪律。以前有一次因为再三拖欠作业我向家长反映过情况,家长说在外出差,没有多谈,后来家长也不曾过问孩子作业的事情。我找到郝飞,给他看了这篇作文并问他文中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他说是这样,有几个男同学下课老和他闹,看着自己没法反抗,大家哈哈大笑寻开心,有时就过火了,弄得脸都疼了,所以下课尽量躲着他们。卷子被撕烂是因为考得太差,有时自己撕了,有时是别人撕的。我问他在家里父母是否关心他的交往和成绩,他说小学时学习不好经常被老师叫家长,在家经常挨训,现在不叫家长了,家长有时也问问自己,被围攻和考不及格的情况不愿意和家长说。问他在班里有没有特别好的朋友,回答说没有。
2、带头打闹者反映的情况。
据说经常揉郝飞的脸的那位同学看了作文很不以为然,不认为这是欺负,认为这不过是课间大家放松一下。问他放松一下为什么大家老是拿郝飞寻开心呢?他说郝飞肥嘟嘟的很好玩,也不恼。
3、其他同学反映的情况。
我又找了几个不和郝飞打闹的同学了解情况。他们说每天郝飞都被好几个同学推来推去,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见到那几个同学就象老鼠见猫一样。但郝飞有时也去欺负一个更老实的男同学。问他们既然认为是欺负,为什么不帮助郝飞呢?他们说有好多同学当热闹看,有些同学是见惯不怪了。
二、作出原因分析,以便对症下药
1、郝飞为什么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丑小鸭》的故事中讲到丑小鸭出壳后因为与其它鸭宝宝不一样,遭到了鸭妈妈和其他同类的嫌弃欺负,最后被逐出去。故事反映了动物世界的一种心态,即与大家不一样的就会令同类看着不顺眼。郝飞在班里体态的与众不同是比较明显的,学习成绩不好又使他自卑,加上性格比较软弱,不发怒不反抗,所以成为了被取乐的对象。
2、大多数同学为什么只是凑热闹或者旁观?
我知道班级里有不少是非分明有正义感的同学,可他们为什么对此不管不问呢?首先是大家对事情的性质认识不清,这些课间打闹是在哄笑声中进行的,并没有拳打脚踢和怒气冲冲,郝飞不曾表达自己的愤怒和痛苦,好几个同学并不认为这是欺负现象,反而认为自己班的气氛活跃;其次,教学楼上的空间有限,课间十分钟的时间有限,能在教室里哄笑一阵,大家都开心,这是一种凑热闹的心理;第三,因为事情就发生在教室里,大多数同学都在场,每个人的责任意识就相应地淡薄,加之郝飞并没有要好的朋友,所以没有人认为这件事该自己管,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旁观者心态。
3、这种行为为什么需要干预?
综合考察被欺负者的心理和行为,我认为,郝飞受到了那一群并无多大恶意的同学的伤害。同学们的哄笑使他成为了“最沉默”的男生,“他很少笑”“那双惊恐的眼睛不时地向四周环视”,加上他又没有合适的人倾诉,心情就有可能变得压抑、恐惧、自卑,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感,最终会对他将来的人生产生不良影响;而且,郝飞已经在寻找弱小者当他的出气筒,按照心理学的规律,有过被欺负经历的孩子有不少会把自己所受的窝囊气撒出去,前些年的马加爵事件不就是一个教训吗?另外,这种靠捉弄别人建立自己的快乐的风气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这些孩子就会忽视对别人人格的尊重,而且,欺负还可能逐步升级。
三、具体的干预过程
1、动之以情,使同学们认识清楚事情的性质。
征求了郝飞的意见,我在作文评讲课上说:作文课上我们学作文,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怎么做人。有一篇作文让我读了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虽然没有伤害同学的恶意,但确确实实在对一个同学实施伤害,请听一下这篇作文。
学生听完文章后异常安静。我接着说,每天对郝飞同学推来推去的不是一个人,正因为不是一个人,才每天都有人凑热闹去推几下,群体在干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大家一起干没什么”,假若现在我责备你们其中的一个,你也可能委屈地说:不是我自己。但我希望看到勇于承担自己那份责任的同学,谁有勇气对郝飞说声“对不起”?
从那个经常带头打闹的同学开始,一个又一个同学站起来真诚地向郝飞道歉,场面很感人,我看见郝飞的脸上出现了笑意,眼里也有了光泽。
2、指导课间活动,建议进行有规则有意义的活动。
现在的教学楼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课间活动的空间,好多学校和班级也没有对课间活动提出什么要求,这些精力旺盛的青少年做出这种“玩”人取乐的游戏也难免。如何让课间十分钟过得开心又有意义?这次事件后,我建议同学们积极出点子。孩子们的创造力是不可小看的,他们很快又开始了他们认为开心的游戏,我想,他们已经明白了游戏中要尊重别人。
3、帮助郝飞改变自我意象,消除其“习得性无助感”。
帮助郝飞解决了被欺负问题,我得到了郝飞的信任。通过对郝飞的了解,我知道从小学起他就是个学习上的失败者,现在他也认为自己是班上学习最差的几个学生之一(从成绩上看确实如此),让他说自己的优点他几乎找不到,缺点倒是一会儿写出了好几个,很明显,他的自我意象就是个失败者。这是在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形成的一种认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心态,其实这是一种“习得性无助感”。
必须先从改变他的自我意象开始,办法就是让他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首先拿放大镜去寻找郝飞的优点,让他看到自己的优势,打破他原来那个失败者的自我意象;其次我帮他制定一个努力一下可以做得到的目标,并坚持鼓励他一段时间。
四、效果评估
1、同学们也不愿意自己的行为给郝飞造成伤害,针对郝飞的并无多大恶意的打闹停止了,他们又发展了一些其他的游戏。这件事使他们学会了考虑别人的感受。
2、得到老师的援助,郝飞明显心情放松了,乐意接近老师,学习也比以前积极了。点点滴滴的进步又激励郝飞更加自信地学习。
郝飞真的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