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陪伴者

2022-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秀琴sukin

15分钟前孩子们还在我的床上玩闹,声音大的我在一楼都听得一清二楚。我放在正在看的书,听到我上楼的脚步声,吵闹声戛然而止,他们知道可能要被我训了。

我把老二抱回他们床上,让躲起来的老大马上出来。

他们都躺进了被窝,但还是在里面蠕动。

我帮他们盖好被子,拉好窗帘,关掉灯,守在房间里:等你们睡着了,我才离开。

我像个教官一样,在房间来回走动,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老二说:妈妈,你为什么走来走去的?我说我在运动。他说你这样我被吵的睡不着。老大说妈妈把那个小夜灯关掉吧。

我关掉了小夜灯,也停止了走动,在手机里搜了一下催眠音乐,选择了一首有雨声的钢琴曲。

我静静地靠在衣柜的门上,闭上眼睛,听着雨声。

播第三遍的时候,老二已经睡着了,老大翻一下身。

10分钟后,老大响起了均匀的呼噜声。

我把音乐调小了,轻轻走出房间,在关门的瞬间,听到了老大一声迷糊的声音,这个家伙是很警觉的,知道我离开了。但他已经到了不会喊我再回去的年龄了。

关于监督他们睡觉这个事情,我觉得自己一定要严格执行,九点前必须躺到床上,老大今天还问我能不能周末两天晚睡,我说不行。

我以前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好,把他们弄到床上后,就不再管了。虽然他们上了床,然后就在床上玩,或看书,或聊天,直到11点了,我实在觉得太过分了,过去吼一声,他们才安静下来。

自从这段时间的实践,有了成果后,我发现自己在8点的时候,要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只把这一件事做好:那就是督促他们洗漱,上床。然后给他们讲故事,到了九点,关灯,睡觉,等他们睡着,至少有一个睡着了再离开。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了。

今晚他们给我的反馈,让我对自己的方法有了改进,就是不能像考官一样,在房子里走来走去,巡视着,监视着。而是闭上眼睛,安静地呆着,像一个陪伴者一样,让呼吸均匀下来,让心静下来,除了呼吸,一切都停了下来。

我回忆起老大的睡眠,是很不好的。

在他小的时候,养成了抱在手里睡觉的习惯,只要一放下来就醒。

为什么要放下来,因为我要去干活呀,要吃饭啊,要上厕所啊。

他一醒,我就会特别焦躁,这种情绪也传递给了他。

后来他可以睡床了,也是要陪着睡,等他睡着了,我就偷偷起床,就做别的事情。甚至在哄他睡的时候,脑袋里就一个念头:快点睡着,快点睡着,我要去干嘛干嘛……

那种想要尽快摆脱他的念头,也传递给了他,所以,只要我一离开,不到半小时,他就会醒来。

所以老大,从小到大,睡觉少,睡觉浅,不喜欢睡觉。

因为睡觉给他压力,睡觉意味着妈妈的离开。

但是有一个例外,他喜欢下雨天睡觉。

其实不是他喜欢,而是我喜欢。

下雨天,好睡觉,我会在下雨那天,抱着他一起,安安稳稳睡一个午觉,不去想其他事情,不去做其他事情,就是睡觉。

为什么我喜欢下雨天睡觉?

也是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只有下雨天,父母才不会去田地里干农活,他们会在家里休息。

所以,对我来说,下雨天是可以好好休息的,不用忙活。

而且雨声敲打着窗户,特别好入眠。

今晚我选的音乐,就挑选了那首带着雨声的,不仅可以让我放松,也让老大放松。

做一个陪伴者,而不是监督者,睡眠也要这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