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笔记121

2023-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九九2016

《第十五章 犹太成人进行学习的方法》笔记6

孩子与父母关系的误区

不要向孩子提问过多

质问很难使孩子讲心里话。作为父母如果父母总是问孩子一些学校方面的事情,问孩子在学校怎么样或者是课间休息时做了一些什么,你就会让孩子感到很烦。

作为父母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进入孩子的世界中去,参加他的游戏和尽可能和他们多呆在一起。

孩子就自然会同你谈起自己的生活,满足你的好奇心和解除你的担扰。

不要对孩子表扬过多

避免让孩子受到自己期望的束缚,如果孩子总是听到说他“聪明极了”那么当他学习成绩不好时就会感到非常失望。父母在表扬孩子时最好是对具体的事提出表扬。

不要对孩子命令过多

对你的孩子不断命令,如“快放下玩具,快去学习。”这样是不会有什么作用的,也可以说是丝毫不起作用。

作为父母对孩子所下的命令起不到相应的作用,没有相应的行动,那么就会失去信誉感。

不要讥笑孩子

讥笑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无情的伤害,也是对孩子自尊心一种粗暴的侵犯。

孩子把玩具丢得到处都是,不应该讥笑说他是“邋遢鬼”,而应就事论事来提出批评。

否认孩子的感觉

这是一种孩子容易犯的善意的错误。如当我们听到孩子说“妈妈,碰破的地方很疼。”

大多数父母就会显得很心痛地安慰着孩子说:“不疼,一点不疼。”

作为父母较为明智能的说法是说:“是很疼,但是我们擦点药水,就会好的快些。”

如果父母这样说会感觉好一些,因为孩子知道自己得到理解。

减少相矛盾的信息

作为父母当你用大喊大叫的行为来阻止他的某些行为时,这种制止会让孩子思想中产生一种错觉:你可以对孩子大喊大叫,孩子就会感到他也有权喊叫。

教育应该成为一个双向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