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儿童的视角

2021-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马小潘书平

                选择儿童的视角

姜堰区马庄中心小学 潘书平 225517

          听完袁逸老师的课,我想到了很多。

        应该来说 ,这几年,在袁逸老师身上体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看得见的成长。

        工作态度而言,她是:到校早、离校晚;业务能力:已多次与兄弟学校“过招”;做事风格:已能逐渐细化、深入底里,无论是学生的管理,还是具体的教学实践……

        《少年中国说》这节课,教者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可取之处,应该很多:

        首先,对文本进行了重构。袁老师从第三自然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感情朗读“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并提出“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一命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这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其次,多次将学生带入评判的环节。初读课文,提出:他读得怎么样?有几个字读错了?教学第二段,对文本结构进行重排,逐句竖式出示: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

让学生找寻规律,总结出:字数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押是“ang”韵……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让思辨成为课堂的常态,非常可贵。我们的语文,需要朗读、积累、体悟,同样需要高阶思维的培养。须知,思维的流淌,是课堂里最美的旋律与音响。

        第三、进行了有效的拓展与提升。解读文本时,介绍梁启超以及“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助力学生气势、连贯朗读时,出示毛泽东等名人的评价:《少年中国说》感情奔放、痛快淋漓”……;结课时,将学生带入思考:现在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你知道有哪些为国家富强作出贡献的人?作为中国少年的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些,对于引导学生深度走进文本,深度理解课文,非常的有价值。

        第四、搭建了学生背诵的支架。这是许多语文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学生“怕语文”“不喜欢语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要求孩子规定时间内的机械记诵与大量机械重复的抄写。这节课,袁老师竖式出示了填空,让学生练说:

              少年( )则国( ),

              少年( )则国( ),

              ……

        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回味中,完成了文本的记诵,有趣、有味,课堂气氛活跃。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这方面做些思考,做些探究,让学生这辈子“爱上语文”。

          当然,这节课中,有些环节,如果袁老师多多关注学生的视角,那就更加完美了。

          儿童立场、儿童中心,是我们研读文本、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与前提、出发点与归宿,否则,再完美的设计,也会让学生迷茫、困顿、苍白。  这篇课文的语文要素之一是:连贯而有气势的读。袁老师充分关注到了这一点,因此,新课伊始,指名学生初读课文后,便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如何读得连贯而有气势?学生迎合教师,有的答:要读得准确,有的答:要有真情实感……这样的问题,其实很是艰深,难于应答,如果抛给我,我也会哑然、不知所云、面红耳赤。语文是感性的,有些只能用感性的手段,比如:在反复“涵泳”中去体悟,在教师的范读中去感受、在学生的多次试读中、多次的反复齐读中去体会、去找寻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而要少一些技术性的分析,少一些理论的、逻辑层面的理论解读。

        再有,袁老师课堂上还出现了这样的提问:有哪些意象?哪些象征的内容?对仗有些什么好处?从押韵的手段,发现了什么?以及层层递进的关系……,这些应该是高中孩子才懂的语言吧?

        所以,多些朗读,多些感悟,多些积累,多些运用,少些技术性的分析,这点,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

        第二,了解孩子可能存在的困顿。对于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前,教者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去选择、预判。细细思考,这篇课文诸多教学点中,第二自然“少年中国”那种恢宏、博大的气势以及蓬勃的生机,应该作为课堂 “重捶敲打”的理解所在。但袁老师却以“写了哪些景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两次看似繁荣、先进的小组交流、讨论中,一带而过。教学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设计大众化、“脸谱化”,试问:学生走不进文本、走不进画面、走不进那种恢宏、喷发的境界,又那能读得“连贯而有气势”?

        这一自然段的教学,可以将一、二两句作为重点,让学生静心读,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努力想,你仿佛看到什么?有些什么感觉?你想到些什么……步步追问,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碰撞。当然,教师还可以展示视频、画面,助力学生理解;还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最后,从扶到放,理解整个第二自然段。这样的教育,才是无痕的教育;这样的教学,才是接地气的教学;这样的教学,也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让文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底里……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也无固定的章法可循。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我们所有的教学,必须选择孩子的视角,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开展一切预设与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