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北漂大军中渺小的我我所理解的生活

聚散无常,人生就是这样

2017-07-10  本文已影响8人  Cherish简涵

曾经的我们无话不谈。

不料想。

如今的我们无话可谈。

细数身边的过客。从三岁刚懂事时不穿裤子就一起玩的小伙伴,到而今脸上时时带着礼貌微笑的成年人。开始一起玩的时候都以为会真心实意,会地久天长,而时间这个隐形人,却总是在你不经意间,偷走你昔日的玩伴。

我是一颗向日葵

这个时代有很多人是很恋旧的。一些人觉得恋旧的人是因为觉得当下的生活太不尽如人意,总觉得逝去的时光无比美好,哪怕曾经的时光在曾经的当下自己也是认为是糟糕的,但因为现在更糟糕,故而开始温习以前的糟糕,竟觉得全是美好。还有一些人觉得恋旧的人是因为过分感性,内心善良淳朴,惦念和不舍每一个瞬间,对生活永远怀抱着感恩之心和赤诚之心,享受当下的同时,也不忘记过往,珍惜每一个当下的同时也怀念着每一个消逝的瞬间。持有以上两种观点的人,各自又是不同处境。

以前我坚信自己是正能量女神,不消极,不害怕,不胆怯,不退缩。而如今,莫名其妙的多了好多顾虑,生活也过得越来越焦虑。倒不是怀念以前多么美好,也不是当下又多么不堪,只是心里没有了当初的坚定不移。简单点说,没有了信仰,没有了方向,对生活越来越没信心。觉得看不到未来,甚至于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就好像不知道什么时候把那颗期待美好的心丢了。

以前路边看到一朵漂亮的花儿,会拍个照片,存在手机里,在恰当的时间配以别人眼里俗套的鸡汤发布于各个社交软件,哪怕无人关注,无人评论,无人点赞,无责任因这个图片或文字而驻足,自己内心也觉得充足,而如今似乎办不到了。

今天早上坐公交车,一位很上年纪的奶奶和一位很上年纪的爷爷本来素昧平生,只因为坐同一辆公交车且座位挨着,便聊的热火朝天,时不时一句“共产党不行了迟早得灭亡”,时不时一句“这个社会迟早得完蛋”,看起来特别投机的样子。瞬时间就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坐火车,一晚上的硬座,斜对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用常人说话十倍的分贝几乎大喊着教训对面的年轻人们“共产党最坏了,共产党不能信,共产党肯定得完蛋,社会越来越坏了...  ...”诸如此类,吧啦吧啦,甚至于列车员都听不下去了过来委婉制止大爷说“车厢内请小声说话”。这位看起来90多岁的老爷爷,说话声音掷地有声,激情澎湃,我猜想年轻的时候也一定是个愤青。但是,那么大的年纪,竟和我一样坐硬座,一座就是一个白天加一整晚,十五个半小时的火车,老爷爷和我一样是硬座坐着的。我下车的时候因为久坐小腿肿胀到不忍直视,不知道老爷爷有无不适。

我不明白为什么,好像我碰到的大部分年龄大一些的人总会抱怨这个时代,或者说丝毫不看好这个时代。我从小没有和老一辈的人长时间相处过,爷爷、奶奶、外婆都在我还不记事儿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唯独健健康康的外公也因为亲孙子太多,能够分享到我这个同样数字比较大的外孙女之一的我的时间和爱就几乎没有了。单凭星星点点的这些陌生的对这些陌生的老人们的记忆,我得出了如上的结论。

细想下原因,有很多被多数大众认可的一些句子,比如“不堪的人才会抱怨”或者说“穷人才会抱怨时代”。似乎能得出一点点看似正确的原因,因为无论是一大早就起来挤公交的大爷大娘,还是坐15个多小时硬座的老爷爷,表面这么看起来都大概不属于社会里的“精英”,亦或者通俗点说都不是我们大众认为的富有的人,更恰当点说是有钱人,因为富有的人还分为精神的富足和物质的富足,所以还是说简单点不是大众认为的有钱人。

那么,顺着这个逻辑,是不是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穷人爱抱怨。反过来说,爱抱怨的人很难成为一个物质上很富有的人,也就是很难成为一个有钱人。

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还流传着很多类似于“不要刻意的合群,那样显得你很不像自己”“不合群才是成功的开始”“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以后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不合群的你自己”“现在不要焦急没有朋友,等你成功的时候,朋友自然就有了”.......

以上种种观点无非就是想告诉你说,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就不要理会别人了,自己闷头苦干,加油努力,等有朝一日你成功之时,就再也不缺朋友了,围着你转圈的人到处都是。

但是,在这个世俗的不能再世俗的社会里还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患难见真情”。

我有如下几个疑问:

合群错了吗?

穷人就不要交朋友了吗?

穷人之间就没有真挚的友谊情谊了吗?

富人身边转圈的就都是出自真心,没有其他的目的吗?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真的留在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了。

小时候的穿开裆裤时的小伙伴早就失去了联系,偶尔回一趟老家,听到的那些小时候熟悉的名字时,都变成了谁谁谁都结婚了,谁谁谁生娃了,甚至谁谁谁要二胎了,谁谁谁家孩子考第一名了...  ...

而,那些谁谁谁,在外面耳边响起来的时候,只是会心一笑,而后“喔,原来是他”。

上学时,一起手牵手上厕所的伙伴们,慢慢的都只活跃于朋友圈,一些还会保持着偶尔的点赞之交,很大一部分连这个都没有。

工作了,同事之间的情谊大多都浮于表面,一旦涉及任何个人利益,立马撕逼,丝毫不顾及任何情面。毫不夸张的在我身边发生的事实是,很多人辞职之后,直接把同事们的联系方式删除的一干二净。

在这个俗不可耐的社会里生存的久了,就像在温水里煮青蛙,质变是在一定量的积累之后发生的。而你的改变,甚至于大多数人所说的棱角的磨平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甚至于,你去问很多人,为什么你变成了现在这样,很多人都是一阵沉默,无法回答,因为这个过程他也是不知不觉的。

那些手牵手去厕所的伙伴们,那些放学买一包辣条分着吃的伙伴们,那些买根棒棒冰豆会一分为二的伙伴们,那些晚上睡觉都恨不得一个被窝聊天的伙伴们,那些连日记都要互相换着看的伙伴们,那些坐在一起互相吐槽的伙伴们,那些... ...

你们都去哪儿了?是如何消失于我的生活圈的?是你们主动退出的,还是我有意无意的疏忽了?为什么曾经的我们无话不谈,而如今,变成了无话可谈?

你看吧,人生就是这样,聚散无常。

谁和谁的相逢都不是计划之中的,谁和谁的分别也都不在预料之中的。

当然,以上文章都只说的是生离,生活里的散还包括死别。

只要还在一起,就好好珍惜,趁来得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