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

我要约你看电影—你敢去吗

2018-01-15  本文已影响22人  旦牛

虽然曾经在电影院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电影的出品,发行和票房方面的信息有所涉猎,但是看的电影的确不多。看过的电影基本都是在电影院看过的。一直以来有回顾经典电影的想法,但是也没有什么计划,虽然上次看了《白鸟朝凤》,写了一点想法,得到了某公众号的邀约投稿,但是看了投资回报,感觉性价比不高,就没有参与了。前几天听朋友谈起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有多好,于是决定看看。

这才是好兄弟

平时看的电影比较少,但是看过的那些电影,我认为没有几部好片。也许是许多影片不符合我的口味吧。现在记忆比较深刻的有《白日焰火》、《白鸟朝凤》、《黑炮事件》,当然记忆深刻就是因为达到了共鸣,而其他看过的,却在我心目中没有留下印象,也许就是我所认为的不好的。

与众不同才能印象深刻

我不是一个喜欢从众的人,特别是对于一些过度营销的商业大片,我甚至感到厌恶。所以在许多宣传比较厉害,甚至过于夸张,有的票房远远超标的的电影,我都不愿意花钱去消费。

有时候,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许多大片都很难入我的“法眼”,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可能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不享乐主义者。因为我总希望从看到的电影中获得一些东西,不管是启发,感悟,还是对未来的遐想都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从《小X代》、《后XX期》完全看不到自己想要的,因此很不看好。

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了

之前有朋友问我,平时喜欢看哪方面电影,喜欢看谁的电影,我的回答是,我没有喜欢的 方面,没有喜欢的人。没有方向,也许是看的少,也许是为了保持认知的多元化。没有喜欢的人,也许是不沉溺与追星,或者追捧。对于喜欢的方向和固定的导演,我认为都会局限在一个思维框架。所以我建议看多元化的电影。

有一种青年叫斜杠青年

之前有部影片,说是欠谁一张电影票,最后我在电脑看了这部片子,看完真的没有什么思考,只能当做是打发了无聊的时间。对于超高的票房,我想一方面是导演的光环效应,另外一方面就是打包分拆式的营销模式。谈到光环,想到网上讨论《长城》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创作的高峰和低潮,请不要按照他曾经超长发挥的水平来要求他平常。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逾越的创作高峰。请用一颗平常心看待他。

永不磨灭的光环

谈了这么多,许多人可能比较关心,什么电影才算好电影。首先不会去看谁演的,是谁导的,因为演员我也不认识几个,导演也知之甚少。只需要去看看评价,即可,就和选择一本值得读的书一样,经典总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电影也是一样。

来张经典配图

今年准备看一些电影,如果你住在我附近,我正好有时间,可以一起约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