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轩共读更文800字点赞

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2024-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褐瞳浅言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希格。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习惯疗法: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反复做什么事。因此,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看似都是经过深思才决定的。其实并非如此,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确的形态,由各种各样的习惯构成的。

一个习惯的调整到变化会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其他好的习惯形成。

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这听起来有点懊恼,但事实就是如此。

当一个习惯形成后,它会存储在大脑的基底核中,永远无法消除,一旦相同的渴望和暗示出现,就极有可能引发惯常行为。

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控制,用另一种行为去代替惯常行为。很多深陷各种坏习惯不能自拔的人都用这种方式获得了改变。

首先你需要找到自己的习惯回路,弄明白是什么样的渴求在驱动自己,这种恶习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奖励。然后,去找到可以替代的行为,重新编排自己的大脑。

就拿我自己培养读书的习惯来讲,通常在下班后习惯掏出手机刷短视频来缓解疲劳,我渴求通过短视频的快乐传播,感受其氛围,能帮助到我短暂的身心愉悦。

这片刻的开心作为奖励自己辛苦一天工作的方式,然而我发觉刷短视频带来的愉悦之情只能维持一时,放下手机只剩下空虚感,刷了个寂寞,毫无意义。

我试图用微信读书替代刷视频,找感兴趣的书来看,一个人看书坚持不了,那就三人组队培养读书习惯的小伙伴一起。

微信读书能看到三人读书的排行榜,有同伴的激励,当有空闲时间后,本能反应是去读书而不是刷视频,刻意练习和习惯疗法同时进行,读书完全取代了刷视频的习惯,我感到很充实。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案例:

丽莎是一位34岁的女士,她16岁就开始抽烟喝酒,一直在和肥胖作斗争。

她干的最长的工作不到一年,欠了很多债务。

几个月后她减掉了60磅体重,身材苗条且充满了活力,视觉年龄看上去比之前还要年轻十岁。

她不再拖欠外债,也不再喝酒,在一家图形设计公司连续干了39个月,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焕然一新。

丽莎是科学家最喜欢的实验参与者。

丽莎在经历了婚姻的失败,整个人自甘堕落,加上身体不好,她认识到自己不得不有所改变,至少改变一样可以控制的东西,那就从减肥开始吧。

总要有个生活的目标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她只需要集中精力的干一件事情,丽莎下定决心从戒烟开始。

这一刻她思想的上的细微的变化触发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影响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

她的旧习惯在大脑中形成的神经模式完全被新模式取代,她集中精神想要戒掉吸烟这个习惯集中在一个模式,所谓的关键习惯上。

丽莎学会了改变习惯,不仅个人能有这种改变,当公司聚集习惯改变时,整个公司都会发生变化。

如果弄清楚习惯运作的原理,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通过弄清楚背后的原理,你可以更新构建你选择的模式。

我们肯定没有办法轻松的在短时间内去改变习惯,因为这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杜克大学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你知道习惯可以改变,你就有自由也有责任去重塑习惯。一旦你明白习惯是可以重塑的,你就能更轻松地把握习惯的力量,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动手干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