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读书笔记

跋《春秋繁露》

2017-11-05  本文已影响406人  徒忧子

以往读本国的古代文学史,我常感到奇怪:汉朝的文章那么发达,而董仲舒又是当时的大儒,文笔理应不错,怎么各种版本的文学史著都不提他的《春秋繁露》呢?现在总算明白了,——它缺少文采。

今人的文章也缺乏文采啊!即便是极负盛誉、著作等身的大家,写了数十年也没写出几行值得细细品味的佳句。若是以中学生寻觅名家名句的眼光去看,简直一无可采,后世的文学史家该当如何下笔呢?真是难为他们了。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日夜 廖树锋记于广州天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