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之认识自己
前几年开始,“断舍离”的理念开始流行,山下英子老师的书籍大卖。出门聚会,不甩两句断舍离感觉已经和社会脱节。不能免俗的买了几本来看,觉得“断舍离”的理念并不深奥,总结起来就是几段话: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身边的杂物越堆越多,却怎么都丢不掉,因为"舍不得"、"好可惜";不断地买新东西,怎么都停不了手,因为"万一没有……"、"总有一天会用到";想把屋子收拾干净却迟迟不肯行动,因为收拾"很麻烦"、"费时间";……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过实践断舍离,人们将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
怎么样?理念并不复杂吧?我的理解,就是不停的“扔扔扔”,把不适合自己的东西扔出去,换成适合的东西。好简单。
可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说实话,效果不太明显。以前囤的东西太多,感觉无从下手。各个区域的整理,唯一能够让自己有成就感的,是把主卫里洗衣机上方的置物架给扔了,主卫的东西也得到清理。其他的,真不能说有多大的成果。家里面还是东西很多,甚至于别人根本看不出来进行过“断舍离”。
有个问题困扰了自己好久。“断舍离”的理念里,扔掉“不适合的东西”,换成“适合的东西”。那什么是“适合的东西”、“什么又是不适合的东西”呢?评判的基准是什么?又由谁来评判呢?经常发生的事情是,一件东西在整理的时候觉得不适合,打好包放在门外面准备扔掉了。但是过一会儿又会觉得应该还能用,再去捡回来。经常在“适合”和“不适合”之间摇摆,难以进行判断。
那天,在喜马拉雅上无意中听了一档节目,是徐文兵和梁东解读《黄帝内经》的一档养生类访谈。开头一句节目介绍点醒了我:“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引申过来,是不是“重新发现自己之美”,认识自己、盘点自己、通过自省,对自己的硬件情况、内在气质、所思所想等等有了清晰的认识,那什么是“适合的东西”、什么是“不适合的东西”就能马上分辨出来。
认识到,我就是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我所使用的物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喜欢的东西,不贪多、不执念,经常用它、和它达成和谐的关系;
认识到,物是为人服务的。首先是要适合自己,然后就是物尽其用。把自己喜欢的物品使用到极致,是对它最大的尊重。
认识到,无论是物、还是人,都是我生命旅程的一段过程。缘来、相对而欢,缘尽,感恩告别。回忆只留下美好,转身迎接更好的未来。
断舍离的理念,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全部体会完的。且行且反思,不断完善,认识物的美好,做更好的自己。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