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丑就应多读书和你坚持写一年读书

超实用笔记整理

2018-04-21  本文已影响34人  研橙

读书是需要记笔记的,一开始我不明白它的好处,也没去实践过。

这两天主题阅读关于“读书”的书,这本记笔记的书让我后悔不已,应该早点知道它才好。读完之后,我才发现不记笔记的读书有多亏。两者吸收结果相差甚远。如果自己读的那上百本书都有记笔记的话,常拿来出来看看,该是一本多么好的素材库,可惜世上没有早知道。

读一本书,我们都希望能有扎实的收获。不是读完就忘,读了跟没读一样。有没有好的读书方法介绍呢?答案:有。

奥野宣之,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另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里面详细地介绍利用笔记本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

有三个超实用的技巧。

第一个:信息一元化笔记本。

不管我们怎样读,都绕不开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这五个步骤。信息一元化也就是把想读的书和读过的都记在同一个笔记本,不设分册。在具体点,就是购书清单记在便利贴或打印纸上,粘贴或夹在笔记本里。而其他内容,包括日常随笔、剪报和读书笔记,都要不分种类地记在笔记本里。

这个技巧有五个要点。

①可以书写任何内容,②按时间顺序书写,③附上日期,④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⑤可以黏贴。

信息一元化有哪些优势?

简单易懂,人人都能做到。更容易坚持,自由度高,可自行设计。信息存在于同一个地方。直接记录、参考,不易混淆。因为杂乱无章,所以更便于活用。除此以外,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加工。

把与读书信息相关的一切都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这样做的结果一定能找得到你寻找的信息,更方便你长期坚持下去这个方法。

第二个: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之前:要注意三个信息:①写读书笔记的日期②书名③作者名。除了这三个元素,也可以再加上其他两个要素。①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②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接下来就可以着手写读书笔记了。

第一步就是写上六位数的日期,内容要用大一些的字体,写得越清楚越好。每次换行都要留一行空白,而每个段落之间留两行空白,写起来会更轻松,还便于日后重读、插入文字和更正修改。

第二步摘抄和写评论。首先重读一遍用笔做过记号的内容,严格筛选出自己认为可以多读几遍的部分。经过五六遍的反复阅读,最后筛选出的内容不会太多。

接着,在摘抄完的文章后面留出一些空白,写上自己的评论。之所以把这种读书笔记取名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因其摘抄和评论并存的特征,正如这道菜中鱼肉和大葱的关系一样。

摘抄部分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自己语言表达的感想和补充说明则标上另一种符号,以此作为区分,交替标在每个段落前。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是为了在摘抄以后,趁着印象还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要是等摘抄完所有文章再去从头开始按顺序写评论,一定会忘记之前看文章时的感想。就像每做完一道英语题都要马上对答案一样,你的思考也需要立即落实到纸上。

摘抄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可以加深理解。这个方法你只有试过,才知道它的惊人效果。

第三:19个技巧,26款实用文具。

不依赖网络,多用参考书。

多读百科全书

通过订阅来提醒自己

书店里不只有新书旧书,还会又意外发现

由浅入深吃透难懂图书

把书堆成山,读书不再难

把名著放在枕边

常带三本书同时阅读

在家里的每个角落放满书 

去掉外封,让读书变得轻松

杂志要边撕边读

不能小看有声学问

准备一支你想珍藏的钢笔

名言要贴在显眼处

读后感从摘抄开始

用复印机让读书更方便

用“独创版权页”记录书的履历

书与笔记交叉使用

书架是读书生活的基地

附录里的26款实用文具,就不在介绍了,想了解的可以自己翻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里面的实用技巧,很值得我们去参考借鉴。我自己本身也是在看了这本书以后,开始做笔记,而不是单纯地写一篇书评就算了。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记录每本读过的书,慢慢积累,希望能再次碰撞出思想的二次火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