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墓园,还是要修路?

2017-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游游945

   先讲两个曾经看过的主旋律影视剧。

第一个:

      故事发生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级市,革命老区。市里来了一位年轻有为的新书记。面对当地经济困难的现实,新书记痛下决心,带领全市人民,全力发展经济。新书记是见过世面的。他身体力行,亲自带队,到沿海发达省市招商引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开发当地绿色农产品。老百姓也是信心满满,欢心鼓舞。局面一片欣欣向荣,热火朝天。

      就在此时,改革遇到了一个难题――路。由于交通不便,引来的外商犹豫不决。本地农产品也运不出去。怎么办?“要想富,先修路”。所以新书记改革的第一步就是,修路。说干就干。新书记带领团队,以最快的速度,规划出几条路,要一次性解决路的问题。

当规划落实下去后,发现个棘手的问题。路要经过几个村庄和一个革命墓园。于是,新书记亲自到那几个村庄,一家一家作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村民们同意搬迁。

      下一个路障,就是那个墓园了。当地是革命老区,有一些老红军,每年都要来墓园扫墓的。他们对已逝的战友,情谊很深。坚决反对迁移墓园。新书记又是亲自出马,进行协调。又是一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找来了那些老兵的老领导出面做思想工作。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老兵们含着泪同意了。

      经过了千难万险,曲曲折折,路终于修好了。接下来,就顺利了。外商大力投资,本地绿色农产品也远销全国。几年内,经济大发展,全市人民奔小康。故事圆满结束。

第二个:

      故事也发生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级市,也是革命老区。革命老区嘛,当然少不了老红军。打仗是残酷的。当年,很多村子,大部分青壮年都参军了。结果,十有八九,没回来。回来的,很多也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

      这些老红军,理所应当受到特别的尊敬。于是,市里特批一块地,为逝去的先烈们,修了墓园,以供后人纪念。对幸存下来的老兵,也是特批抚恤金,以便让老人们能安享晚年。县领导每逢节日,也会到老红军家送米送面,表示慰问。每年的国庆节,建军节,老人们都会自发的到墓园来,缅怀逝去的战友。学校也会组织学生扫墓,仪式肃穆而庄重。

     这个传统保持了几十年,从未中断过。故事发生转折,是后面来了位新书记。新书记一心要改变当地经济落后的现状。要带领全市人民发展经济。一是招商引资,二是开发当地特色农业。同样的,他们也遇到了路的问题。同样的,修路也要搬迁墓园。面对想要搬迁墓园的新书记,老兵们坚决反对。还说服了新书记找来的他们当年的老领导。甚至用身体阻挡搬迁队施工。有些老兵还是拄着拐仗来的。老兵们,声泪俱下,并痛骂“你们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没有这些先烈的牺牲,哪有今天和平的好日子”。毕竟是深厚的革命情谊,可以理解。新书记的修路计划只得调整。老兵们胜利了。墓园保住了。

     两个影片讲完了。

     当我们单独去看其中任意一部,都是合情合理,感人至深。但是,当我们同时去看这两部片子,问题来了。都是主旋律,都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到底是为修路去拆墓园,还是为保墓园停止修路呢?

      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鱼龙混杂,其中不免会出现,片面的,歪曲的,或有意为之的选择性报道。

     也许,相对于获取信息,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