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学习力(上)-宇宙公民高效阅读营8期Day9
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本身没有价值的,价值只有从实际应用中才能获得,只有将知识有条理的纳入确切的行动计划,并且指向一个确切的目标,知识才能够真正的成为力量!
史铁生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过于人与猪之间的差别,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造就了我们的当下,我们当下的每一个选择,造就了我们的未来。”
人与人的差别体现在哪里呢?思维力和行动力。有的人能做到但想不到,有的人想到了,但不能坚持做到。这个世界终将属于有脑子而且还勤快的人。
选择造就当下,当下的选择造就未来。今天学习的是超级学习力的课程,超级学习力分为两部分,输入和输出。输出部分,我们将学习4个板块的内容:天赋,什么是知识,如何学习知识,以及行动管理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真正只有知识纳入行动,指向确切的目标,他才能够成为力量。
怎么样获取知识呢?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天赋?天赋分为知,能,愿。知是角色认知,能是指能力,并且是先天的能力,与自己在比较。愿是指意愿,你愿意去为之努力,做出改变。像我们所说的努力,坚持,自律,这都属于意愿天赋。天赋是指有显著效果的能力显现。如果我们每个人可以发现到自己的天赋,并且不断地在这个领域持之以恒地精进,根据自己的天赋选择自己的赛道,个人的作用将会发生高效的改变,努力的结果也可以被放大。
怎么样来发现天赋?发现天赋模型,我们可以根据sign,这个模型来发现。S,self efficiency自我效能。就是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高效率的完成; I,insinct本能,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的本能是无比兴奋的; Growth成长,专注力,哪一个项目?哪一件事情可以激发你的专注力;Needs是指成就感,结合sign的模型,剖析一下自己,让你自己去真正的去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真正的天赋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22599/4a2f69d2d7dd045e.jpg)
天赋有决定性和差异性,差异性是指天赋能力值的高低,举例说明a和b,两个人,a的围棋的技能比是要好的很多,这就是指他们的天赋有一定的差异性,那天赋的决定性呢,还是举例说明a的技能比b的围棋技能要好很多,但是a和b是游泳运动员,那他的天赋决定性是在于他们是游泳运动员而不是围棋。了解天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弯道超车。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22599/f7d5616ddaa6d718.jpg)
什么是知识?
知识广义定义,知识是改变行动的信息,如果不能落实,那就是纸上谈兵,如果你可以落实到实际,那你将是无敌的。
知识包括四大类别,三大生存技能,四大知识类别,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元认知。
首先我们说一下
第一事实性知识,它是孤立的,机械的,是点为基础的单因果的知识,比如说,举例说明电影《芳华》,就是我们看得到的,能听得到的,比如里面的人名,里面的故事情节,这些就是事实性的知识。
第二概念性的知识,主要分为4类,我们常见的就是
1、名词类,比如说,AI,区块链。这种一听,它背后就可以延伸很多的的概念。
2、模型类,比如说4p营销呀,比如说马斯洛需求理论。这种抽象的,可以广泛应用的知识。
3、原则类,比如说NLP中,我们要提到的一个原则叫以终为始,以目的为原则,以有效为原则。是指导性的方针知识,是价值观的体现。
4、原理类,比如说,行为主义学,再比如金融中我们常讲到的有效市场理论,随机游走等等,它是从无数个事实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极度高度概括的东西。
举例芳华,在当时的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概念性的知识就是电影发生的背景以及那个时代的产物,以及那个时代的相关联的人们的思想状态等。
第三是程序性的知识。它是有程序,有流程,容易复制,容易传播的特性。如果我们想写一篇影评,那我们会将影评拆分为三个动作,观影前我们了解这部电影的相关知识内容,观影中记录在影片当中的某个可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点,某个触发你情绪的点。在观影后,围绕这个电影的主题,抒发自己的情绪,抒发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个就是程序性的知识。
第四是元认知。元认知是指一个人的格局战略知识,元认知一定是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这是逻辑的逻辑反思的反思,元认知的底层思维是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制定计划能力,反思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元认知的提升有助于我们格局战略思维的提升。
总结:一,事实性知识,它是孤立的机械的,是价值相对较低的一些信息。它是细节和要素的把握,也是我们常看到的点知识,单因果知识。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二,而概念性性知识呢,它讲究背景和关联度,一般是有专业度的知识,是一个领域的知识。
三,程序性知识偏向于一种流程性的东西。
四,元认知体现的是一种格局,是一种战略思维。它的底层能力表现为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反思能力,制定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调整的能力。
三大生存类技能之行为技能,属于事实性知识,你能看到,能摸到,简单的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的能力。理解性认知技能,比如说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管理咨询。它是需要从无数个具体的案例中去提升提炼出来抽象部分。用总体概括和指导,那么它就是概念性的知识。程序性认知技能,比如说PPT制作,软件操作,编程等等。它有步骤,可以化作一个具体的流程图,也可以一步步分解到最小单元,执行标准化操作。
三种学习层次
底层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包括政治经济,商业哲学
中层能力,包括通用能力:比如思维力,人际关系,运营能力
顶层能力,是认知能力,是元认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22599/a74efc5a51acd4e9.jpg)
习惯是知识、技巧和意愿的重合。
知识是你做什么,技巧是你如何做,意愿是你想不想做。只有当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如何做还想要去做它,这三者结合起来才可能成为一个习惯。
在说完知识的定义之后,那我们如何学习呢?首先学习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进行分类,从高效阅读来说,学习一定是要有主观的意愿,首先你知道这个知识,其次你有能力去学习,最后你有意愿去学习,三者相结合。
第1, 以什么样的身份和目的来读,也就是说,你是首先你是如果你是一位创业者,你读一些管理类的书目,那么你就是在以管理者的身份在进行阅读。在这里呢,倒是非常建议我们去看一本书的序言和目录来发现文章的结构。
第2, 上手读,因为我们的上手读是指用手指指着书籍上的内容快速反应到大脑,大脑回馈的一个过程。因为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呢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如果我们的眼睛看着我们的书籍,书籍将内容反馈到大脑,大脑在看在到眼睛其实中间的话是很容易是有一个停滞的一个过程,容易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手指着书上的内容,缩小了大脑反应的时间,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第3, 根据结构来读,其实任何一本书的书籍,在写作的时候它是有方法的,也有它的一个结构性,总体来说就是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总分总,这本书可以借鉴秋叶大叔,提供的一套关于写作方面的技巧。
第4, 同主题阅读,同主题阅读是帮助我们解决一个行业里面的问题,可以让我们从未知到已知再到精通的一个过程,同主题阅读,在你的记忆里面种下一个心锚,在你的潜意识里,当中学习了2~3次之后,你的潜意识里面是有留下痕迹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更加容易的掌握知识,更加容易的理解,
第5, 双语阅读。导师非常推荐我们去读一些中英文的书籍,如果是英文能力稍弱的话,可以选择一些译制本,主要是因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东方的话它是属于概念框架,主要是采用一些演绎法,而西方的话他是非常注重细节,他比较多的是采用的是归纳法,包括在写作方面我们也是可以参考参照中西方的一些写作的书籍,比如,中国的《如何高效写作》,以及美国的《写出我心》,来转换逻辑思考。
总结:
1、阅读之前想自己的目的。
2上手读,不容易走神和回读
3重视序看结构
4同主题阅读
5同主题阅读译制本
那在说完,如何阅读的时候,那我们来说一下,怎么样来学习四大知识类别?首先关于事实性的知识,因为它是单一的简单的,这是内容,它更多的只需要去不断的重复,加深记忆即可,但是我们有些朋友说,记也记不住呀,那这个时候,可以采用记忆宫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格子方法论,你讲某一个知识点,所有的关于这个知识点的内容你都存储进你的这个格子里面去,嗯,比如说管理学的知识,几位管理学的大师,陈春花,宁向东等等老师的一些文章,知识要点你可以将他记录到你的记忆宫殿当中的管理的这个格子当中。第2,就是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一个记忆模型,比如说你要是去超市买2块5花肉,一颗西瓜,一桶牛奶。那你就是可以想象一下你有一辆自行车,你将2块5花肉挂在你自行车的把柄上,另外将西瓜和牛奶放在你自行车的框里边。通过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你就是可以把联想到自行车的时候,那你的内容就自然而然的非常鲜明的出现了。
概念性的知识怎么样学呢?有三个方面,它的起源,从哪里来?第2个是跟你有什么联系?第3个是应用场景,比如说角色扮演等等,会用到哪些场景当中去呢?
程序性的知识主要就是一张流程图,这个是NLP神经语言学当中的核心的核心。NLP的三个主要概念就是,复制拆解迭代,所以呢,流程图其实是让我们可以最快的进行传播和复制,获得成功的一种方式,如果你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你就靠近有结果的人,复制他的模式,拆解它的模式以及最后更新迭代,那你这样的话就是可以离你的目标比较接近,举例说明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包括我们经常会看见,某一个项目的一个流程表,从a部门到b部门到c部门到c部门,如果是被退回是一种结果,不被退回然后继续下去到另外一个部门又是另外一个结果,这样的话不断的去细化和优化整个流程。
高效工作技巧:
导师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技巧分类,首先在记笔记,因为我们现在大部分的都是在使用电子工具,微信收藏是一个轻量化的,很好的使用工具,我们在微信当中可以设置好分类,划分为个人工作学习等方面,整理储存知识到微信收藏里面。还有就是在电脑里面的运用一些书面整理,桌面日历等等,来维持桌面的整洁,区分工作区和非工作区高效的完成工作。还有就是,一些在手机上的数据模式的功能根据阅读方面获取到的一些知识,可以迅速的积累和记忆,不断地温故而知新。总结,因为大脑当中存在的遗忘曲线,所以,我们在对于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其实是很容易就遗忘了,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它其实是一个解码的过程,你思考的越多,你越费脑子,损耗就是会越小,记忆也就越深刻,这也就是,个人主动解锁知识的能力。
总结:概念类知识是抽象的东西,要三问,一问他的起源,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二问他的联系,他和你已知的概念,已的有知识,有没有什么联系,他和他同时期的同类型同主题的内容,有没有什么联系?三问应用场景,那么针对这一类型的概念型知识,设想一下它应用的场景是什么,其实也就相当于是角色扮演了,你要在哪种场景下,用什么样的身份去使用它。
最后说的是行动管理术,任何你所获取到的知识,假设你不知行合一,不加以实践,那就等于0,所以,do it now马上行动。在行动起来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有效的鞭策自我,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要有一个强大的自我驱动力。
ABC模型是非常好的一个运用方式。A=Antecedent前提条件——引发行动的环境(视力变差)(朋友请吃饭)
B=Behavior行动(戴眼镜))(吃了饭)
C=conquence结果)(看清楚了)(胖了)
ABC模型认为人所有的行动都基于一定的前提条件引发你这个行动,并且造就了一定的结果,这才可以成为一个行为。
想实现有效的行动管理,首先要打败心理上的一个抵抗叫做习惯性防御。乔布斯说过我喜欢和聪明的人一起工作,因为和聪明的人工作,你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这里不是说聪明的人没有尊严,而是说他们能很好的区分我不等于我的观点。
还有一个是MOS原则,和SMART原则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追求可测量,可视化,可相关,可达到的明确行为。可遵循的小目标+不超过三个的数量+获得奖励的方法。
如果我们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能力,产生焦虑,缓解焦虑纠正认知偏差的方法:
弹手上的橡皮经,让思考回到现实,回到当下。(高尔夫显瘦减压常用)
当下马上紧握你的惯用手,握紧放松再握紧重复。
当你冲动爆发之前,忍耐5个呼吸。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22599/f2a3baf3919e0bf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