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孩子处理问题前,请先找回与孩子爱的连接
![](https://img.haomeiwen.com/i4091657/39a6dfbebbc03921.jpg)
本月17号,在上海发生了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当天晚上10点左右,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个男孩突然从车里出来,快跑向桥边,纵身一跃从桥上跳下。紧跟着男孩后面的是他的母亲,因为没能够抓住他而痛失了孩子,母亲坐在地上捶打地面并痛哭不已。
我看到新闻那一刻内心很悲痛。这个男孩年仅17岁,花一样的年龄,面对生命的可贵,在决定离开的那一刻却没有半秒的犹豫。他奔向桥边马上就跳了下去,留下的是母亲深深的懊悔。
![](https://img.haomeiwen.com/i4091657/7b5caddcd5d669d8.gif)
到底是什么事情让男孩这么决然地要结束生命离开父母呢?据报道:事发当天,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矛盾,事后又遭到母亲的批评,最后就发生了冲下车毫不犹豫地从大桥上跳下去。
当我们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会有很多人认为:孩子太脆弱了,经不得批评,经受不了一点的挫折、打击。当然,也有很多人联想到:这个母亲会懊悔一辈子,太痛苦了……
当我们冷静了去看待事件时,会发现,造成这么严重后果的事情原因却是如此常见,甚至会认为当事人的行为过激了。
每一个对同一件事情的承受程度是不一样的,那是缘于每个人行为背后的信念、感受不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事件中男孩与母亲的做法对与错,这也没有太大意义。只愿他们的灵魂都各自找到对事情的出口,为他们祈祷!
那么,我是想和大家分享,自己从这件事情引发的思考:
1.与孩子发生任何问题,请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这一点的认知来源,我是很感激正面管教的。在正面管教体系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育儿态度:先连接、再纠正。这里面,最关键要学会“先连接”。“先连接”,就是提示父母把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孩子带来的挑战暂放在一边,先通过一些行为与孩子达到情感感应有连接,让双方都处于平和状态,再去解决问题。那么,哪些行为是能够与孩子的情感上“连接起来”呢?这里面推荐几个,对大家都会普遍适用的:拥抱、深呼吸、安静默数并转念感恩(在内心默数60秒,同时感恩对方的存在)、共情、我句式……(关于“共情”可参考我上周“简书”分享的文章)
在这里,我特别推荐“拥抱”这个方法给大家与孩子/伴侣甚至与自己连接。试想下:孩子离开父母上了一天学,伴侣在外上了一天的班,自己也会在职场或家里忙碌了一整天……这个时候,当我们见到彼此时,不管这一天过得开心与否,都应该彼此拥抱一下,互相赋能珍爱。而每一天早上的分别拥抱,也能给予彼此力量和勇气,面对一天新的生活。那么,当彼此发生矛盾或争吵时,拥抱也可以缓解彼此的怒气、委屈,拉进距离。如果父母能够主动给予孩子拥抱,那孩子得到的力量和温暖会增强,也更愿意和父母合作地解决所发生的问题。我很推荐的一个视频就是关于“拥抱的力量”,里面提到:一个人每天至少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一个人每天至少需要8次拥抱才能维持生命;一个每天至少需要12次拥抱才能成长。那么,大家每天得到的拥抱力量足够吗?如果没有,请从今天开始增加吧!
另外,很多父母朋友在我的工作坊或讲座上会分享到:我知道不能发脾气,也知道该和孩子连接,但就是忍不住,没有办法就吼了孩子甚至打了孩子。当我们向孩子怒吼打骂了,请记住一点:
2.如果真要怒吼打骂孩子,请你一定要在发泄后及时向孩子道歉并承担责任。
通常,很多朋友在吼完孩子之后,会反思,并会很勇敢地向孩子说,“对不起”。但仅仅“对不起”是不足够的。请你一定要更有勇气地承担自己的那部分责任,向孩子坦诚,“我刚才的发泄与你无关,不是因为你做的事情,而是我刚才感到很无能、无助的表现,这是我的问题,我要改变的地方。”我们向孩子坦诚自己的无助、无能,是为了让他知道,他本身的行为不是引起父母生气怒吼打骂他的原因,真正让父母这样做的原因是父母本身的不成熟、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举例:如果换作是另外的朋友对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没有那么大的火气了。所以,我们会对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那是缘于自己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及执着,与孩子学习不好本身无关。)这样,孩子也不会因父母的怒吼打骂而妄自菲薄、自卑,会更理智地去看待自己学习存在的问题及父母的行为。
3.平日,要与孩子有一对一的“特殊时光”。
简单地说,就是陪伴孩子,需要有仪式感。这也是帮助我们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一对一的亲子“特殊时光”越多,让你与每个孩子的心灵连接越紧密。比如,我和大儿子之间会有每天晚上的“心灵时光”、每天的“鼓励彼此”、每月一次的“MOVIE TIME”……而他与他爸爸之间的“特殊时光”也会有不一样。这样,就保证了父母双方单独陪伴他的质量,满足他内心依恋的需求。特别是在小儿子出生后,保证对大宝陪伴的数量与质量则更加重要。当大宝得到了满足之后,他自然会把得到的爱传递给小宝,也能够与他人分享他的爱。有爱的孩子,与父母的矛盾也自然会减少。
孩子对父母来讲都是珍贵无比的,我们都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但无法占有或去设定孩子的人生,唯一值得做的就是:每一天全心全意地让他感受到快乐和爱,让快乐和爱一直在他的人生流动。那么,孩子快乐和爱的人生才能得以实现!
祝福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孩子:每一天都能体验快乐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