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9听书笔记:创新来自哪里?
创新机制:边缘与中心互动
你可能觉得,大城市里更容易出现创新,因为大城市是中心啊。大城市里人多,信息多。好的大学都在大城市里,科技企业都在大城市里,那大城市当然有创新的便利了。
你可能还听说过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规模经济,也就是规模越大,越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那大城市就是规模经济的最好佐证啊。所以,大城市创新,那是得天独厚啊。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是。创新的底层逻辑是边缘与中心互动的机制。也就是说,跟中心相比,边缘地带更容易出现创新的萌芽,但只有这些萌芽是不够的,还需要把这些萌芽汇总、挑选,然后再分发、扩散。这就需要一个中转站。中心,它其实是创新的中转站,而边缘才是创新的前沿。
这跟你过去的理解好像不一样,我们来看一些创新的案例吧。
比如中国最有名的几种戏曲,其实都发源于小地方。越剧的发源地是浙江嵊县。黄梅戏来自当地乡间的采茶调。豫剧以前叫河南梆子,在豫东、豫西都有流传。京剧的前身是徽剧和汉剧,也都来自地方。
还有作为文学圣殿的小说,也是如此。虽然北京有老舍,上海有张爱玲,但更多的作家都是来自小县城。沈从文来自湘西凤凰,莫言出生于山东高密。而且,不仅是中国作家啊。文学青年推崇的巨匠们,比如福克纳、马尔克斯,那都是妥妥的小镇作家啊。
你会说,这都是文艺创作,文艺创作不需要大学,也不需要实验室,当然小地方也可以搞,但要是正儿八经搞科研,搞学术,怎么能去小地方呢?那爱因斯坦也是小镇科学家,他待过的城市,伯尔尼,普林斯顿,都是小城市啊。
你再看,虽然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在大城市,但更多的好大学,都在小城市里啊。牛津、剑桥、耶鲁、康奈尔、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啊。别说搞科研了,就说金融投资吧,按道理来说,总要去个金融中心吧,那样信息才便利啊,可是,巴菲特就是个小镇投资家,他坚持不去华尔街,嫌那个地方太吵,会干扰他的投资决策。
咱们想想这里面的道理。如果是文艺创作,那小城市生活更为轻松,更接地气,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养分。如果是做学术,那小城市更安静,可以不受干扰地思考问题,而且是坚持独立的思考。如果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那小城市的试错成本不高,大不了从头再来。如果是技术创新,那在边缘地带,更容易找到新技术的应用场景。
好,那你顺着这个思路,再往深处想呢?这其实是因为,创新说起来高大上,但它其实就像是基因的突变啊。绝大多数的基因突变,都是偶然出现的。哪里的突变会更多呢?
第一,你的基数得大啊。创新这件事,虽然跟人才的质量有关,但首先还是跟人口的数量有关。也就是说,参与创新的人多了,成功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创新也是服从大数定律的。小地方虽然人少,但合起来可不少,住在小城市的人口毕竟比住在一线城市的人口多啊。
第二,你得有差异性,差异性会激发突变。那小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差异性可能会更大,所以,就更容易出现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啊。
好,那光有小城市为什么还不够,又需要中心的支持呢?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突变都是有用的,大部分突变会被淘汰掉。好的突变需要被传播出去。那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需要有个枢纽,有个中转站,去汇总来自边缘地带的创新,再进行筛选加工,之后,还能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扩散。
那你再看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一种双向互动:中心从边缘汲取营养,边缘从中心得到熏陶。保持这种良性互动,才能不断推动创新。
边缘与中心逐步趋向平等
你可能觉得有些道理,也可能心里还有些疑惑。不对啊,要是边缘地带是创新的前沿,我们过去怎么没看到呢?我们过去看到的恰恰相反啊,有志气的年轻人纷纷离开了小地方,像寻找北极星一样朝着大城市进军,没人愿意留在小地方啊。
这恰恰是因为,我们过去没有充分地实现边缘和中心的良性互动。在过去的城市化模式下,小地方无法得到大城市的加持。大城市主要从小地方吸收能量,对外辐射的光和热太有限了,所有的才华都积聚在大城市。
要知道,小城市里如果是一片文化的荒漠,对咱们这个国家的持久发展,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啊。这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啊。
不过,如今时代已经变了,边缘和中心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跟以前相比,边缘更容易得到来自中心的信息和知识。边缘和中心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平等关系。所以,我可以大胆预测,以后,小地方会逐渐成为创新的前沿。
你可能会问,何老师,你这个以后,是多久以后啊?
有些小趋势,已经发生了。出现得比较早的是文艺创作。我举个例子,就说流行音乐吧。过去,流行的是一群去北京当“北漂”的歌手唱的歌。比如,汪峰的《北京 北京》。再往后,流行的是赵雷的《成都》。小资生活的调调,一下子就出来了。那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歌呢?比如说,有个非常火的乐队,叫五条人。五条人乐队是从哪里出来的?广东省海丰县。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县城。五条人写的好多歌,都是用海丰话。外地青年其实根本听不懂他们唱的啥,但听得如醉如痴。
这是为啥呢?这就是因为时代变了啊。五条人虽然来自小镇,但小镇也有足以抗衡都市生活的勇敢底气。找到这种底气,就能平等地站起来。坚持自己的风格,反而能赢得尊重。小镇歌手一样能唱出很炸的歌。除了五条人,这样的乐队还有很多。九连真人用客家话演唱,六甲番乐队用潮州话演唱,四川的衣湿乐队用宜宾话演唱,西安有黑撒乐队,贵州有尧十三,宁夏有苏阳。
这是一个小趋势:小镇青年成了明星,而一线城市的青年将负责追星。
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做个大胆的预测,以后,小城市里会涌现出更多的方方面面的创新。更多的小镇歌手、更多的小镇作家、更多的小镇发明家、更多的小镇体育竞技明星。以后,中国的足球队员、篮球队员、棒球队员,大概率会从小城市走出来。我在东莞调研的时候看到,几乎每个镇,每个村都有篮球队,甚至还有外援队员。广东中山市的东升镇(已撤销,现为小榄镇),有两个国际级的棒球比赛场地,20多支棒球队,他们甚至还把美国棒球联赛的教练给挖了过来。
这些小趋势的背后,将会是一个大趋势。这个大趋势告诉我们,过去那种中心强,边缘弱的态势终于发生了变化,一种新型的边缘与中心互动的机制正在出现。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很多科技企业把研发部放在了武汉、成都、合肥这样的内陆城市。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人才储备丰富,生活成本更低,而且压力没有那么大,更适合沉下心来搞研发啊。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地推演,那有没有可能会有企业,把研发中心搬到乌镇、大理,或者是新疆库尔勒呢?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啊。只要这些处于边缘地带的小城市,能够建立起和位于中心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随时可以呼叫总部中心,那来自边缘的创新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这个趋势会再过很长时间才能出现吗?不,它已经出现了。下一讲,我就跟你说一个从新疆库尔勒呼叫广州的总部,在边缘地带发起的一场农业科技革命。
总结
好,你理解了边缘和中心之间的互动机制,就会明白,我们说的,其实并不只是边缘城市和中心城市,在一个企业的内部组织里,同样会有中心和边缘啊。那怎么激发一个企业的创新力呢?同样需要鼓励基层去探索创新,然后由总部推广。没有这种边缘和中心之间的互动机制,基层没有活力,顶层也不了解全局,就会很容易丧失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