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伴孩子成长》的阅读与实践

2017-11-07  本文已影响19人  游游老师

我的困惑

3月22日,我在日记中写到:
“我曾经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工作。

1990至2001年,我认为把书本的知识生动有趣地教给学生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帮助;02至13年,我认为通过书本的知识打开一扇认识大千世界的窗口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帮助。

当孩子们因为我的表情动作会心一笑的时候,当孩子们因为我的课件展示发出惊叹的时候,当孩子们因为我的精巧设计两眼发光的时候,当孩子们因为下课铃响发出叹息的时候,我都感到无比的幸福!

——在那些时刻,我感到我是一个有用的人,在做一件有用的事。

可是,这几年,我却越来越怀疑自己工作的的意义。

第一个原因是身体状况的改变。激情洋溢是我的教学风格,但这种风格很消耗体力,从13年开始,我感到越来越吃力。在14年以前,我可以做到80%的课都激情飞扬,随后却逐年下降:14年70%,15年60%,16年50%,今年,似乎只剩40%。我感到目前的自己上课时的气场已经很难辐射到每一个孩子,所以上课的吸引力和效率都在逐步下降。

第二个原因是学习条件的改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在网上找到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移动互联网也为孩子们物美价廉地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我的课本那么单薄、我的课堂那么微小、我的认知那么有限,我的教学对孩子们还有什么意义?

第三个原因是我的关注点的变化。我发现,有不少孩子因为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而生活在痛苦之中。而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让他们感受到一丁点儿的快乐,根本无法解决他们的问题。

对于孩子们来说,目前的我是不是一个真正有用的人?目前的我是不是在做真正有用的事?”


我对教育教学的新认识

我一直在困惑,也一直在苦苦寻找方向。

去年年初,我生命中的贵人旻静将《爱心伴孩子成长》这本书送给了我。某一天晚上,我无意中拿起,结果忍不住熬夜一口气把它读完,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不断地赞叹肖陈颖老师。

这个学期,我到新的学校交流,遇到了行为习惯非常差的学生,迫切需要向肖陈颖老师学习。于是,这个月,我再次拿起这本书,边阅读、边揣摩、边实践、边反思,一共读了4遍。

书很薄,只有151页,但是,要做到却很不容易。

“教学目标:
我们的教学要为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负责任。——幸福是爱与感恩,而非欲望的满足。

教学内容: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当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心境的时候,孩子都开始回归到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做个表面给老师看。

教学方法:
禁于未发之谓豫——预防法;
当其可之谓时——机会教育法;
不陵节而施之为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相观而善之谓摩——观摩法。

教学态度:
道而弗牵则和——去引导他,陪伴他一起成长,而不是强制的牵着他;
强而弗抑则易——多鼓励他,而不是去批评他、压制他;
开而弗达则思——遇到一个问题,给孩子一些思考,让他学会思考。”

当我再次阅读《爱心伴孩子成长》,当我真正看见“我们的教学要为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负责任”,仿佛有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心灵,我真实地体会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从前,不论在课堂上发生什么事,我总是千方百计地尽快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教的内容上。

可如今,即使是很微小的一件事,我也会放下学科内容,引导孩子们去思考,让他们学会做人,做事。

爱心伴孩子成长.jpg

我的实践

《巨婴国》令我明白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奴化的成分。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来教导孩子,又防止奴性呢?我的方法是:将“朗读——背诵——执行”的学习路径改为“思考——判断——行动”,将孩子们在学校的一言一行作为重点内容,引导孩子认真思考,教会孩子推己及人,激发他们人性中真善美的部分,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本性作出主动的选择,并通过实际的演练来学习如何为人处事。

10月18日的早读课,我一走进二年级的教室,就发现两个男生在打架。我把他们拉开,叫他们背对着背站着,先冷静一段时间。

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教会孩子们处理冲突。

“假如我不小心撞到了你,你该怎么做?”
全班同学沉默了很久,因为他们大多数时候就是直接骂人、打人,但是,他们内心知道这是不对的,所以不好意思说。

终于,有一个小男孩举起了手,他说:我可以说“你撞疼我了。”
“那我应该说什么呢?”
“你可以说对不起。”
“我说了对不起之后,你会说什么呢?”
“没关系。”

接着,我就请这个小男孩出来,跟我一起表演整个过程。
孩子们都觉得很有意思,纷纷举手要求出来表演。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他们知道了怎样才是有礼貌的言行。

然后,我又问孩子们:“如果别人拿了你的东西,你可以说什么呢?”
一个孩子举手说:“不要拿我的东西。”
“你能否说得更有礼貌一点?”
“请不要拿我的东西。”

我走到他的身边说:“我们来扮演一下。”
我先拿起他的铅笔盒,他对我说:“请不要拿我的东西。”
我问:“请问我可以看一看吗?”
“可以。”
我看了看,一边把铅笔盒还给他一边说:“你的铅笔盒真漂亮!谢谢你!”
他说:“不用谢!”
孩子们都开心地笑了。他们亲身体会到和善有礼的美感,争先恐后地举手表演。

刚刚打架的两个男孩也一直偷偷地看着我们。
最后,我问他们:“你们被别人打了,疼不疼?你打别人,别人疼不疼?”
“所以,你们该说什么?”
两个男生马上互相道歉,握手言和,手牵手回到他们的座位。


10月19日,我结合教学内容继续进行言谈举止的教育。

教会学生朗读handsome这个单词后,我首先做出各种歪头斜脑、驼背含胸、腰椎侧弯、双肩不平等体式,让孩子们思考:这样的男孩是否handsome,孩子们都坚决地说NO!

接着让孩子们判断:“你们认为怎样的人最帅?为什么?”孩子们都认为军人最帅,因为他们站得笔直、坐得端正。

然后,我教他们“立如松、坐如钟”的口诀和要点,并让孩子们马上实践。
最后,我让孩子们观察同学的体态,并用英语表扬很帅的男孩:___ is hansome.

在教学petty时,首先指着自己特意穿的衣服问“Is it nice?我的衣服漂亮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Yes! 我又指着自己问“Am I pretty? 我美吗?”学生们毫不犹豫地说Yes!

接着我做出各种各样生气、愤怒、骂人、打人的表情和动作,继续问他们“Am I pretty? 我美吗?”孩子们都忍俊不禁:NO!

然后,我装出伤心地抽泣、抹眼泪的模样:“Why?为什么?”孩子们都说我刚刚的样子很丑。我乘机问:“一个人美不美除了看外貌、打扮和气质,更重要的是要看什么?”从而让孩子们明白最重要的是语言美、行为美和心灵美。

最后,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心目中最美丽的女同学是谁。孩子们都很踊跃地表达。当学生用___ is pretty.介绍了一个女同学之后,我就非常赞叹地去拥抱她、亲吻她。学生们每看到一次这个情景就忍不住发出欣喜、羡慕的赞叹——美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里发芽了。

通过这两个单词的教学,我令孩子们产生自我反省、警惕自己不美好的言行,并向往善和美。


在这一个月中,
我教导孩子们“立如松、坐如钟”,以便他们将来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我教导孩子们“将上堂,声必扬”,培养他们的自信;

我要孩子们郑重地为嘲笑别人、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而当众道歉,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明白“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则速已”的判断是非的方法;

我让孩子们为同学的出色表现鼓掌,批评他们的打小报告行为,让他们懂得“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的为人之道;

我告诉孩子们“字不敬,心先病”,让他们学习认认真真做事……

我又重新找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
从前,我注重的是学科的教学,现在,我更注重的是生活的教育。
从前,我找到的是教学的意义,现在,我找到的是教育的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