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对话唐诺

这是我看的几期十三邀中,感悟较多一期!
两个知识分子!一个恰如其分追问,一个平实,智慧的回答!火花不断闪现,关于读书,关于写作,关于变老!当然也有关于人生的哲学!
唐诺是何人?这期节目前,从没听说过!
他们的见面是在一家咖啡店,老者常年在这里读书,写文章!许知远问到,为什么会在这里!他回答,这里提供午餐,这些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读更多的书,写出更多的文字;唐诺先生每天在这里读书、写作多达十小时,这习惯已维持二十六七年了、读书对于他来说,如同我们面对美食一般吧,不费力,享受过程,并时刻充满了贪婪!读书就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也便是他生命意义所在吧!
他如实说到、书籍都是智者的对自己智慧的浓缩输出、读书是获得智慧的最佳方式!而现在能安静下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是啊!看看自己周围的人、很少有读书习惯的!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都变得急功近利、一页、一页从书中摄取知识这个“慢通道”,越来越不能被大众所接受!而从网络,手机上获得资讯、虽很方便、但那些多是博人眼球的、或者是断章取义、炒作热点的软文!这些软文如同病毒一般、哪里来的智慧可言、看似你在输入点滴知识、其实在不断麻痹大脑、造成你在积累的假象而已!
从一本你感兴趣的书开始、不断建立你的阅读习惯吧、这个习惯会让你终生受益!
喜爱阅读的人、最终多有输出的冲动!更何况唐诺的周围、几乎都是写作天才!妻子、朱天心年少时因写作《击壤歌》而成名;他的女儿、谢海盟,大学毕业后不久加入电影《刺客聂隐娘》,并负担起主要编辑工作;而他的岳父,也是他的导师、朱西宁先生、是台湾文坛上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作家!
可从读书到写作、唐诺用了漫长的时间,他风趣的描述到、他的导师、评价他的作品时说“谢材俊(原名)平时那么有趣的人,怎么写出的作品那么无聊;还有一次看着他的书稿说道、字写得真漂亮、我忍不住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看完”
他在坦诚的描述自己写作生涯时、对许知远说道、我其实比你想象的还输的更彻底!他认为的自己的写作元年开始于四十五六岁、对于有些人、写作如同生命中自然天成的一部分、而对于他、找那个写作落下来的点、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与身边众多成就耀眼的天才作家相比,唐诺显得有些暗淡无光!
一边是努力坚持,一边是年近六十一岁的他,似乎没有取得真真意义上的文学成就!这一切被节目不断展现时,在我心里形成一种奇怪的落差!“不是书写需要我、而是我更需要他”唐回忆自己书写经历时说道!
最终结果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回头看时,所有的困难,迷茫、无助都变得无足轻重了。他笑着说道“这一路上不断不成的经历,还蛮有趣”
在自己的观察里,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像唐诺一般,做着自己感兴趣、或者拿手的事情!这往往也让他们在那种环境中如鱼得水,就算成就不大,也多有一种饱满的幸福,从他们的眼神、动作、语气中散发出来!
当然不是每个人从一开始都那么幸运、直接从事擅长的工作,都是在不断试错中,发现自己兴趣所在,你要学会放弃、不要让暂时物质的充裕、世俗的虚荣、周围人的评论,蒙蔽你的双眼,拖累的双腿、麻痹你的大脑、豪不犹豫选自己喜欢的,你才能找到自己价值所在,才能有更大的可能实现自我,人只有短短一生,何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呢!
但也不是选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就直接走上人生巅峰了,你该受的苦,该遭的罪,该绕的弯,一个都不会少,可能当你回望时,也会淡淡说一句"还挺有趣,这辈子我不后悔!"
在采访快结束时,唐说道“博尔赫斯在晚年眼睛瞎了的时候,在撒哈拉沙漠抓起一把沙子,走到另一地方把沙子放下来,说道我正在改变撒哈拉沙漠”
“看似那么简单的一句话,我集一生经验才能说的出来”唐补充到
许追问道“那您改变了什么”
唐说“不知道”,之后补充到“曾经一些朋友,听了你的某些话,做了一些小小决定、这一切终会消失、你明明知道,你是否还会去做”
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我们都在寻找改变,改变自己同时可能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周围的人,或者被周围人改变,也许你也是因为我才第一次听说“十三邀”这个节目,也许你还会好奇去看这一期节目,好奇唐诺是谁?
唐诺,一个自由读书人,专注于与阅读相关的自由写作,自称"专业读者",一个有趣、真实、智慧、博学的老者,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