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学习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从读类书开始入手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读中国古书,这本是不言而喻的。然后我们却特别喜欢先读西方的各种理论,然后把那些不知道怎么回事的理论,套在中国的材料上,这样一来,对于中国的传统理解和把握肯定是有偏差的,而且长期这样,中国传统的东西,根本就会被遗忘掉,就觉得读不读都不重要了,因此对他也没有亲切的体会和体验。
我觉得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来说,这是南辕北辙的事情,本来想更好的理解,结果反而无法理解,或者理解的不是想要理解东西了。所以我的想法是,从《古文观止》开始读起,从《唐诗三百首》开始,开始接触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整天围着理论去转,而真正的东西从来没有碰过。进而可以读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而这都是古典文献一个选集,从这个地方开始入手,基本上可以了解古代经史子集的一个大体的面貌,不至于只是偏于一边。当然,还有隋朝的《文选》。类书把从古至今的文章汇集在一起,好处是什么呢?好处就是可以简单的尝到一点味道,看哪个哪一家,哪一本书,哪个人物,自己比较亲切比较感兴趣,可以通过这个来继续读全集读经典读原著,所以我现在是比较赞成类书汇编。但这类的汇编的书很多,比方说,全唐诗全唐文,古文荟萃等等。不管他效果如何,但是对于接触中国古典文化,对于熏陶,对于扩展视野,对于整体的把握文化规模,都是有好处的,而不至于像有些人读过一两本书,就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了,这就是偏在没有从整体上把握。
其实儒释道都有类似的汇编,比方说黄宗羲《明儒学案》,朱子《近思录》,这些都是把相关的文章汇编,形成某学派大体的认识。
深入某部书、某人物
确定以上规模之后,有了总体上的了解,则要逐渐的充实,其方法是以人物,或者是以书为起点,不断的充实,不断的扩大。比如读经,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任何一本都可以深入下去,扩大下去,充实下去。读史书,可以读史记,也可以读汉书等等,都可以深入下去阅读。子书则儒释道墨,都可以找一本代表的著作深入下去读,比如论语老子庄子。集部,可以找某个全集去读,比方说李白全集,杜甫全集,韩愈全集,等等。这是一个途径和方法,中国古代的编书的方法,其实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
以人物为中心,比方说近代的可以选钱穆先生来进行阅读,然后他所想所思所愿,就是我所想,我所思,我所愿。把某个人物读熟之后,你就有一定的基础了,这时候你可以往前继续读,而后才可以读阳明,读朱子,读孔子等等,所以这应该是一脉相承的过程。如果你觉得钱穆先生离我们现代人比较远了,那你也可以选择当代人,比如龚鹏程,不管选择谁,你应该按照这个人物思路来进行阅读,这样你才能进入他的思想内部,你才能扎根。希望对中国的传统的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且具体的把握,就应该这样读。
选择读他们的原因是:他们有历史意识,有学术意识,有通达意识。不是只懂某一门的专家,不是江湖术士。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通达。为什么不选牟宗三唐君毅他们呢?因为他们的框架意识太强,理论意识太强,对中国历史的真实面貌的把握有偏差。所以我选择钱穆先生,当然钱穆先生也是有缺点的,也是有问题的,这暂时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我现在要达到的目标是把他的精髓,把他的思想给学到,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的学习法:先立其大
中国的传统思维,是大纲式的,是由面及点的,由普遍到具体的思维方式,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或者现在社会流行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到普遍,由点及面。由点及面的方法是要靠灵感发挥,就像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到处的乱撞,像无头苍蝇一样,这是不行。
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一开始要规模大,架子大,如此学习才有根底,才有根基,而不是一开始就一点点东西,然后不断的向后扩张。下面我们可以逐步逐步的充实这个框架,充实这个规模,使规模能够饱满起来。
比如中国文化或者文化生活本身,就是有框架的,我们只要把握这个大的层次,大的框架,就能知道大概的范围,所以这些范围我们都是应该要接触的,不应该排斥,不应该不顾及,这一点要注意。而中国历史它是非常多的,涉及面很广,那建立了框架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进去,深入把握。
把这种思维方式,应该是先要全面的准确的把握整个信息,所以要做的是尽量的多方位的多渠道的收集想要的资料。那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把历史的记载记录全部找到,比方说二十四史资料、地方志的资料、族谱的资料、一些笔记资料和考古文献等等这些都收集到,确保他们是准确的,这是第1步。第2步开始整理这些材料,就是不断的落实和具体化,那如何整理呢?我们就要选择一个抓手,对这些巨大的信息和巨大的材料进行简化,那如何进行呢?比方说我们以地理,以年代,以人物。以机构,以具体的制度等等的方式来把握,来进行简化。以地理为线索,那我就研究某个地域里面发生的各种的文化现象,使他们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这个地里面肯定有人物,再把里面的人物再进行具体的探究,具体的人物之后,我们再具体到这个人物的兴趣和主要的观点,就这样逐层逐层的往往下推进。
进行梳理之后,我们再进行加工。加工的意思是什么呢?加工的意思就是说,把里面这些还不够具体,我们需要对这些人物这些观点进行再简化,简化的标准就是兴趣。你感兴趣的才是你要关心的,所以我们都用兴趣这个词来替代,不管是让你写论文也好,你要关心的某一个主题,还在完成了某个问题,总之只要跟你情感相关的,利益相关的,你都会对这个问题,对这个主题发生一定的兴趣,投入一定的注意力,所以你以兴趣度兴趣点为切入点,把有价的东西给提取出来给提出来,这就是进一步的具体化和细化。
具体化细化之后,到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自已的研究把握,使它呈现出来。那这就是最后的写作。
这整个过程就是这样的。所以钱穆先生就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你还没有看书,那你假设什么呢?没有东西而去假设,那你就是空想,除非你有一个框架和一个其他的理论来做问题的出发点,那这样的话,一开始就偏了。所以应该一开始就博学之,博学之就是先收集整理材料。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收集整理之后,你才能有一些思辨,才能去写作或者行动,那这个过程呢,其实也就是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中西学习法的区别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学习方法是更强调从普遍到具体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学习方法,更多的是强调理论到实践这一部分,我们较少强调从实践到理论这一部分。我们每个人其实就是一个点,所以理论是怎么来的,其实都是通过实践,通过观察研究,抽象出一个理论出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的由点及面是合理的。
如果我们完整的观看整个的学习过程,整个的思考过程,或者说整个的行动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的学习方法或西方的学习方法,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我们得先又点到面,然后才由面去点,这样才是完整的。我们中国的文化只是强调经典,由面及点,当然这是有利于稳定的,但是问题就在于,我们对这个理论缺乏必要的反思和进一步的修改和探索,如果理论错了呢,这就有问题了,但是我们如果把理论理解成一种理想,一个目标,或者理解成一个价值的系统,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就发现,理论也不必要修改。因为我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的理解,对美好的看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
所以如果回到我刚刚说的那个思维的探索思维的过程,很明显我们应该有具体的事来联想到普遍的理论,看普遍的理论,我们应该想到具体是具体的行为,天和人,知和行,不断的沟通,不断的交流,这个过程就是自我不断生长,智慧不断增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