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搞笑的想法

跟徐静蕾学什么不好,非要跟她学女权!

2017-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福禄妹妹

徐静蕾最近又火了,

先是参加窦文涛的谈话节目“圆桌派”,

喊出了“我早就不在乎那人怎么看我”

“我们为什么要做讨人喜欢的女孩,而不是自己喜欢的女孩?”的口号,

一时间,掀起了“捧徐贬蒋”的风潮;

而后又参加了央视的综艺节目“朗读者”,一段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让徐静蕾一直落泪,此情此景观众也为之动容。

现在,徐静蕾一直在宣传自己导演的新片:《绑架者》,每天忙于宣传、路演、接收采访,曝光率极高。

老徐不但火了,

在各大IP的褒奖和加持下,甚至快被封神了!

女权典范的神坛上,除了王菲,依稀也看到了老徐的身影。

老实说,“捧徐现象”挺神奇的。

娱乐圈里徐静蕾的相貌不算出众,才情也不是最高。

但是她洒脱自信和进攻型人格,男女通吃。

很少出现一边倒的现象,没听说过谁特别讨厌她。相反,最初大家对她可能都不温不火,但是时间长了,都开始“路转粉”了。

老徐自己在节目里面也说:认为自己的美丽和智力都在中上,当不到顶级。

她说:“说我幸运,还是有;但是你要说我是纯靠幸运的,我也不服。我的聪明、长相,都是算比中等偏上稍微好一点吧,也不算是特别惊艳哪种类型的。所以我知道我自己,就会挺努力的去做一些事。”

听,这话说得多么的中肯,多么的顺耳!

老徐的“女权主义”,似乎不像已在神坛的王菲那么触不可及。多少篇10万+的爆款文都告诉姑娘们,要向徐静蕾学习。

姑娘们一听,自然都热情澎湃,

瞬间感觉对人生又充满了希望有木有?!

向徐静蕾同志学习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应该从她身上学什么?

徐静蕾的人生就真的那么容易复制么?

要知道,高晓松口中的“大飒蜜”徐静蕾,老爸是开霓虹灯厂的,生活优渥没有后顾之忧;

前男友王朔帮她开路,带她上道,分手之后仍抑制不住对她的欣赏,声称死了以后,要把财产都给徐静蕾;

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林徽因…

徐静蕾自己也实现了财富自由,尤其她还没有孩子,这在“丧偶式带娃”的中国,是多么大的优势!

这些就不多说了,不是姑娘们都能学来的,说多了你们还上火!

普通的姑娘们能从老徐身上学习到的,应该是对自己生活的终极选择权。

就像老徐说:“我的伟大理想就是想干嘛干嘛,想起一出儿是一出儿就最好。就不用什么计划,因为所有计划都是瞎掰的。”

当然,这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手段,需要挣到足够多的钱,而不只是一腔仰望星空的文艺情结,却没有自食其力的真本事!

当然,女人成功的标准不一定要用钱来衡量,也不一定要用事业成功来衡量。

女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有一个自己完整的世界。

女人应该要有明确的标准,知道自己怎么做会更好,知道什么样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做出自己的选择,也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所以,请别随波逐流!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从你欣赏的人、崇拜的人的身上,找寻一个影子。他们的身上,往往有你真正向往的灵魂。


每当在朋友圈里,看见有人学画画,学插花,学骑马,学做一道精致的美味佳肴,我都从心底开心,并能感受到他们的幸福。

因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的他们,有光芒!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儿”里,沈佳宜的一句话特别打动我:人生本来就有许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呀。

可是,多少姑娘一边口口声声高呼“女权主义”的口号,一边却在深夜里阅读“这样的女生最让男人放不下”,“男人眼中的女神都什么样”这类文章。

这种自相矛盾的态度和逻辑,其实也正是“女权主义”理想与现实的撕扯。这也难怪,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性别教育,女权主义,也是近几年在暗含商业逻辑和营销手段的操纵下,才频繁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

很多女孩儿一说起女权主义就异常兴奋,

好像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可以放飞自我了。

外国的男孩,从小接受的印象就是女人很健康强壮,所以他们对女性的独立自强,不觉得有任何问题。很多ABC女孩,都很骄傲自信。中国女孩子往往想太多,思想压力过大。

如果说美国人追求矫枉过正的平等,有点病态,那么,女孩们追求矫枉过正的女权主义,也是一种病态。

所以姑娘们,别老谁一说女权主义,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备受鼓舞,跟着义愤填膺地瞎嚷嚷。好像找到了组织,好像找到了知音。

但其实可能连女权主义到底是什么,都说不清楚!

真要较真儿,就多读读书。

推荐书目:波伏娃的《第二性》。

希望能有点帮助。

到头来,如果还是弄不清楚所谓的女权到底是什么,就别再浪费那脑细胞了。

还不如去跟徐静蕾学“冻卵”来的实际。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冻卵貌似被妖魔化了,没想象的那么贵,而且也没那么疼。但是得找到门路,懂点英文,联系医院,交上保险……

再不济就找个普通国内医院呗,别灰心!

姑娘们,都冷静冷静,

攒点钱,冻个卵还是很有可行的。

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