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之所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给流浪的文字安个家

读《祈祷落幕时》有感

2021-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差丢丢先生

《祈祷落幕时》讲的是有关于加贺的身世的问题,一直想看,这两天终于看完了。

结局有感性的一部分,但整个小说给我的感觉是:我终于知道刑警是怎么办案了。因为开篇寻找真相用了大料的篇幅去描写寻找过程,或许早些日子我可能就弃书了,但看着看着,快到结尾的三分之二处就感觉变得有意思了。这个时候来一句:还好坚持下来了,不然就错过了。

不过回头看看,我会放弃很多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看一本就不看也不在少数,但从没有放弃东野圭吾的书。

前面刑警一直处于迷茫的状态,根本无从下手,抽丝剥茧的去寻找最后寻得真相,这是一个完成的过程,任谁看了都是有满足感的。

里面有重复几点描写:在无用功里寻找微不足道的线索,寻找真相。

大量的数据面前真的让人提不起兴趣,这就是刑警的工作。

难免会发出感慨,干这一行也是不容易。

我不得不说东野圭吾的思维真的很严谨,就从书中可以看出,凶手的思维可以如此之隐秘,假设作者没有如此的思维,又怎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呢。

之所以一直迟迟没有进展,因为时间的延申太长。刑警的办案时间可以延长的30年前,也是让我惊讶的部分。别说那个时候的环境,就怕这个时候,你说去找30年前的某件事的内容,还能找到多少呢。再加上日本那个时候发生了几次比较重大的事故:如地震,核泄漏之类的,很多文件已经没法可循了。

在这样的条件下,加贺和一众警察不断努力下揭露了30年前的犯案事件。

虽然一开始就描写了凶手可能是谁,但在此人的心理,形象描写的过程也是很到位的。从慢慢被揭露,到最后被发现,对于这样的心境描写让人叹为观止。

总是让我感慨:太牛了,怎么可以做到这样的描述。

当然让我膜拜的不但如此,而是最深层次对于人性的映射。

对于东野圭吾的小说来说,开篇就知道凶手是谁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看他的小说知道谁是凶手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成为凶手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就是体现人性的一面了。

人在不同时节,不同心境下,选择的路也不尽相同。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跟着文中的节奏,我感觉自己都能推出事情的过程,凶手的动机。

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慢慢的看完了这本书,最后留给加贺的遗言也是让人感动的部分。

捡起了加贺系列的书籍,就有一个想再重新回温其他几本书的想法。

加贺系列有10本书,而我并没有特意去看,而是看着看着就完了,所有时间并不是在一条线上的。

这个冲动说明了这个系列的书值得回味。

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我又会拿起一整套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