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诗歌和报纸副刊诗歌是两个不同的品种
网络诗歌和报纸副刊诗歌是两个不同的品种
网络诗歌平台的层出不穷,为不同的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又一个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这些平台依据各自不同的标准择优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诗歌。所以,但凡你喜欢写诗,也能写出来,就不愁找不到发表的平台,再不济还能自己注册一个公众号,将自己以前的现在的诗歌们一首首陆续发布在上面,只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也总会吸引到志同道合的诗友前来阅读留言。所以网络诗歌,作者尽可以抒发性灵,畅所欲言,可长可短,可美可丑,可直抒胸臆,可含蓄委婉,甚至可在诗中展示数量不等的抱怨、迷惘、仇恨、甚至绝望的情绪,只要大方向没有问题,都能发布出来。也基本都能找到喜欢的读者。即便少也会有。哪怕在诗中吐槽也不成问题。可是报纸副刊诗歌就不同了。
报纸副刊诗歌提倡通俗易懂,积极阳光,富有正能量,因为现在愿意稿费也付得起稿费的报纸大多是党报党刊。副刊编辑首先需要把握的就是一首诗歌是否具备正能量,它最终要把读者引向何方。所以表达各种不满类似纯吐槽的诗歌,还是待在网上的好,因为它们并不适合投往报纸副刊。
另外报纸副刊因为版面的问题,一般都提倡精短,能用10行完结的就不要写成11行。短而精,是一项基本的要求,太长的诗歌就该考虑投往杂志了。
还有就是报纸副刊的读者群,是一般的普罗大众,所以如果诗歌过于晦涩艰深,理解起来很有难度,也会被编辑忍痛割爱。写诗不就是为了让读者看得懂吗?如果左看右看,横竖看不明白写的到底是什么。那就失去了普及和传播的意义了。
在我看来,诗歌就是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真善美,并把它们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批判可以有,但若仅仅是吐槽,那就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了。诗歌中的批判也需含蓄,如借古讽今,而不是一针见血地展示出来,比如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表面上在谴责唐朝的歌女不知道亡国之恨,还在唱着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的曲子。然而,歌女唱什么是可以自己做主的吗,显然是听者所点,要她们唱什么她们才能唱什么。明写商女暗指统治阶层的达官贵人。而杜牧的另外一首《赤壁》中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更是把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和逼人的英气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发表在南方法制报上的诗歌《爱的十四行》(稿费100元)
好的诗歌亦诗亦歌,雅俗共赏方有助于流传。闻一多先生提出来的诗歌三美中,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美占一美已经算是好诗了。除了这些形式上的美,更重要的就是立意了。也就是诗歌作者想要用自己的诗歌带给读者怎样的感受,并借助这种感受把他们引向哪里。正能量和负能量一样,都是可以传染的。
最后想说的还是那句话,报纸副刊上的诗歌是写给普罗大众的,或者说是写给普通的诗歌爱好者的,不是写给专家进行诗歌理论研究的。所以还是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好。
网络诗歌和报纸副刊诗歌原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品种,虽有交叉,但并不能兼容并蓄。正能量的诗歌源自正能量的心。如果心被负能量包围,是很难创作出正能量的诗歌的,因为诗歌不是公文,是艺术的表达。体味到了才能表达出来。诗言志,诗传情,诗是一个人胸怀的写照。
让我们描画情境,抒发感怀,传达快乐,共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