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氏渊源散记

权谨的真实生世考究

2019-03-16  本文已影响207人  9b6999f84d68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请勿引用。

权谨是载入《明史》的"孝义"典范人物,曾历光禄署丞,文华殿大学士,后又任通政司右参议。十岁丧父,哀痛甚至哭死过去。明朝永乐年间官光禄署丞。母亲九十岁去世,他在墓旁筑庐,守孝三年。明仁宗时因孝行官文华殿大学士(宰相),他要辞去,明仁宗说:"朕提升你,要给天下为人子树个典范,其他事对你不苛求。"明仁宗皇帝当年明令群臣要效仿权谨孝义。明宣宗即位后升其为通政司右参议。又为表彰其孝心,特在徐州户部山赐建《孝子牌坊》。权谨的《孝子牌坊》始建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是如今徐州仅存的宣扬忠孝名人的纪念性建筑物。 权谨拜文华殿大学士之后,随侍后来的宣宗皇帝朱瞻基(当时为太子)于东宫。洪熙元年,朱瞻基赴南京,权谨随侍在侧。当时侍从的大臣一路上多有进献,朱瞻基都推却不接受。等到了权谨的家乡徐州,他向宣宗进献了《孔门圣贤图像》,宣宗很喜欢,留了下来。宣宗即位后,洪熙元年九月,年老,以通政司参议致仕。

因政府征地,原址拆掉,时隔多年后,政府为推出户部山历史主题文化园,因此将权谨牌坊迁入户部山重建,与户部山整体历史文化产业园融为一体

    乐安县故址在今山东博兴北。

徐州户部山文化园区,徐州古称彭城,历史文化名城

权谨【1366-1442】,其家庭为人正直,孝顺传承。他的祖父权才卿,为人谦诚,孝敬父母,不受元朝官职。父亲权衡,博学多才。母故,正逢兵兴,无以与父合葬,遂葬家园东墙下,并推墙为标志。守丧期满遂游历四方,广其学识。元人奉檄派他做沂州知守,他以臣夷为愧而辞之。

    权谨,祖籍山东东昌府,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出生于徐州北的临沂,那是元末的战乱年代。三岁时,随父母由临沂的祖居枣林岗,迁居到徐州,在徐州的西北隅,即富国街、县署街一带。权谨之孙权继祖在《权氏族谱》的《学士孝子仲常公年表序》中说自兹“权姓始为彭城人”。此短短一语,意谓权姓迁入徐州,并定居徐州,以徐州为权姓的地望。所以八年后父亲权衡病故后,跟随兄长到祖陵东昌把先祖、祖太太的骸骨迁归徐州,请人卜兆,确定在徐州城北九里的赵团山的南坡,选定吉日安葬。如此,把权姓家族的林地也确定在徐州。

    后有江苏东台人高谷为他写了墓表。高谷【1391-1460】,字世用,五朝元老,内阁大学士。墓表如下:

我们为此墓表标注一下标点符号:

城北团山之阳,以孝行征为学士。明,高谷权学士墓表。撰。按:状公讳谨,字仲常。其先,河间人。八世祖,讳邦彦,字朝美。宋,大观中,知冀州,扈驾南渡,位至参知政事。卒,谥质肃公。生五子,仲曰義,自河间徙东昌。至之父执中,复徙于沂。洪武初,挈公自沂徙于彭城,遂家焉。公十岁,父卒。母李氏,勤训诲,俾务于学。既长,益自刻厉。以真知实践为务,暇则精研于书数。郡守杨节仲延训子弟,一时,名士交逰者众。兄度,举贤良,授山西寿阳丞。谪戍辽左,遂罄资以给其行。姊适郡人张纯,早卒。公为置茔,原以葬之。奉寡姊尽礼,抚孤甥如子。其孝友之笃,出于天性然也。永乐丙成,户部主事吕宁以求贤,荐授知青之乐安县。其俗旧多盗,发塚既取所藏,暴露甚惨。与人微有隙辄衔之,阳非与较,暮夜则使人以锄锸划其禾稼,民甚苦之。公皆严以禁绝。奸点数辈,恒持里中及有司短长,脅以逞其私。公執渠魁一人,置于法,余皆屏跡。不数月间其廉明仁恕,为山东六郡邑令之首俻。庚寅,甲午岁,太宗文皇帝,亲征北寇,公两给饷于沙漠三都,督军于青社,其他效劳多累此。板舆迎母远,就祿养葬兄,旅梓抚其妻子,绝食逗盗赜,昱霜饔撬…甘泉湧出,精崭耢恶啡肋…光祿署丞,奉职惟谨。未几,以目疾归。后,母年九十,令终。公哀毁几绝。祭葬一循,交公家礼,倚庐墓次,负土为坟,种柏成林。朝夕哭奠,常如初丧。有鸟呜犬来,泉湧兔驯之异。元日黎明,祭于墓所,忽有相貌乘骑,浮空而至乡,乡人皆以为孝感所致。郡守杨秘等交奏仁宗昭皇帝,命驰驿之京,及以事闻。上曰,高声再读于众官听,盖以公之孝论群臣也。特拜文华殿大学士。公辞曰,臣少孤失学,恐不能称其职。上曰,止著东宫学而孝,其余免而制书判本。曰,脉之除卿,嘉汝之孝,欲以风励天下之为人子者,他非汝责也。恭祀文皇,以公为群臣斑首,哭之哀,上嘉之。锡半羊首,果饵脯醢之類。随侍皇太子,监国南京,得辅道体。宣宗皇帝继承大统,以老辞,遂进秩通政使司参议致事。受白金,文绮,朱衣之赐。仍敕礼官旌其门曰,孝子权谨,孝行之门,永豁其家徭。配刘氏,孝敬其惠,寡于言笑,被服布素,夫德妇贤,闾里称之。后,公五年卒。子男二,长曰伦,倾丁酉乡荐,终养不仕;次曰傚女,曰淑安,适陸宾。孙男三人,宗太学生,次宝,次宇。孙女三人,皆适士族。

以上是墓表。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文中的【八世祖】,【公生五子仲曰义】两句,依次展开与【徐州彭城四修谱48页八世祖权邦彦】的 矛盾之处。

生五子,仲曰义,邦彦侄子权义,东昌权氏支祖,与家谱相符。这个都无意见。

生五子,仲曰义,那是不是生了五个儿子呢?

权氏四修家谱48叶

根据四修谱,【邦彦】子五常。即为五常公。所有公开的国史资料和一些民间记录,都清楚记载邦彦的一家人都被金兵俘虏在河北河间,且并未生有儿子,五常公是嗣子。在南逃时候,五常公一直陪伴在邦彦身边。后来,五常公的儿子权安节还请大文豪杨万里为权邦彦写下了著名的墓志铭。

所以,邦彦公到底是有个儿子五常,还是有5个儿子长子随江陪渡呢?

杨万里写的墓志铭是出土文物,且子五常说法与徐州目前保存最早的家谱上写的相同,与目前国史等资料上表述的也相同,所以,多方佐证,墓表上高谷先生对邦彦生五子仲曰义的解读应符合国史、家谱、碑铭三者的统一。

东昌支祖是权义,权谨是权义后人。

那么权义是不是邦彦公的儿子呢?高谷先生墓表上写【邦彦卒,谥质肃公。生五子,仲曰義】。而家谱上写【公仲子义】,伯为长兄,仲为弟弟。这个在此谱中的伯文仲武已有体现。

【公仲子义】:公指的邦彦公,公仲指的是邦彦公的弟弟,公仲子,指的是邦彦公弟弟的儿子,即侄子。叫权义。

江西靖安县宝峰寺舍利塔上的权德舆塔题

邦彦公只有嗣子五常,亲生儿子在金国侵略时死了。所以,权义不是权邦彦的儿子了。东昌府即为如今的山东聊城市,是徐州权氏的源头一支,现在还有后人。权义是东昌府支祖。

高谷先生写的墓表自有文物价值,但是外姓人家写的关于权氏的任何东西,还是要与权氏家族的整体史实跟家谱结合起来。否则,容易搞错。而从责任性从担当上来讲,也只有权氏自己的人去撰写家族的历史,研究家族的历史,才会从情感上去追究历史的真实性,不会为了名利。

最早的修谱是唐朝之前,因为那时候没有科举考试,官员渠道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世家立谱备案,由皇家整理,后人荫封,比如权怀恩。二是靠战功博取功名,比如权崇。三是靠臣子引荐名流雅士,比如李白等。唐朝中期开始科举后,到宋朝,皇室不再修谱。江西欧阳修可不干了,觉得修谱还是不错了,于是创造了欧式修谱法,分大宗小宗,我们后人统称为士大夫人家修谱。再往后,明清盛起浮夸之风,把本家名人,无论是否一支,都加入谱头,以壮家谱光辉,显本家族之显赫。是为壮谱。对于研究家谱的专业人士来说,这个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所以讲,研谱,涉及到多个学科,必须有历史文化知识的积淀,对史料,碑铭、家谱、口传、及综合各支的大轨迹要全盘的清楚。常人切勿乱来,以误权氏正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