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
压力这东西,一直都在。即便是不清醒的状态下,压力依然在,只是自己暂时性感受不到罢了。
晚上八点多,朋友就接到了个重要任务。听说是为重要人物准备材料,朋友没敢耽搁,一路狂奔到单位,小组的人已经全部到齐,整装待干了。
两位同志执笔,朋友负责把控整体构架,另外一个做后勤保障的,还有一位负责把关细节的。五个人一顿操作猛如虎,忙活到十一点,汇报材料初见雏形。
如果不是朋友打电话让我过去,我甚至以为朋友早早回家休息了。既然让我过去,肯定是需要咱的支持。必定是这材料太过难写,要不然以朋友的高超水平,根本不会请外援。
倒不是我的水平有多高。要我理解,只是因为我不用对这项工作负责,所以才敢于对材料初稿大幅动刀。
我也相信,在我对材料进行大幅删减的过程中,在我进行反复改动的每一处,在我前后颠来倒去换顺序的动作中,身边那几双眼睛,该有怎么样复杂的情绪。改动有多大,情绪就有多复杂。
朋友之所以让我过去,说明他对这份材料是足够重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在场人员身上的压力所在。
因为还要改动好大一会儿,朋友安排其中两名同志先回去休息,好养足精神来应对之后的工作。即便如此,有的人走了,有的人还没走。不是不想走,主要还是心里牵挂着材料。
对我则不然。只要是有素材,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先进汇报,无非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工作成果和先进经验说清楚就行。至于辞藻的堆叠,语句的设定,语气词的运用,这些都不过是最后的修饰罢了,反倒不太重要。
先是建了几个空白文件,把原本的材料一段一段分别摘出去,一截一截修改。这一段定个调调,那一段也定个调调,然后前后衔接起来,大体就是一篇能看的汇报材料了。
构架完善,脉络清晰,标题凝练,主旨鲜明,前后呼应,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我用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自己通读一遍,大体也就这样了。至于细节,可能再打磨一两遍会更好。既然是为重要人物准备的,多打磨两遍也是必要的。
当然,后续的抛光就不需要我亲自动手了。半倚在办公椅的靠背上,已然是累成狗了。两三个小时,把一项并不熟知的工作说清楚,还要择出重点、难点和亮点,不累人才怪。
到底还是亲朋友,忙活到差十分三点,也不说安排个宵夜。就算安排了,也吃不下去,整个人都困得要命。最要命的是不过几个小时就得继续打起精神投入工作了。
不管是朋友也好,还是他的同事也好,也包括本人,完全可以不给到自己那么多压力。无非是材料差那么一点点,反正事就是那么些事,无非就是重点不突出,难点没强调,亮点不明显罢了。又不会少二两肉。
反正时间很紧张,有人看不过眼,自然就会有人出手。这边把压力躲过去,那边就得有人把压力接过去。压力始终都在,只是传导到不同的地方而已。
其实我们都清楚,压力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只要自己思想一松懈,很多东西都能放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那么,为什么还要给自己压力呢?
大概这也许就是人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根本原因吧。
压力,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