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如何选专业
想必近期如果说能够有一个让全国范围的人焦虑的问题:
高考填报志愿。
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
家长在各个咨询摊前面踱来踱去;
学生本人则在家长后面躲来躲去。
有时候一阵恍惚,难道考上的是眼前这个中年男人?
有时候一阵犹豫,后面那个羞涩的孩子到底要不要?
看半天,家长拿起招生简章开始咨询,其实,都不用开口。
内容大同小异:
你们学校是不是985?是不是211?是不是国家重点?是不是本科一批?有什么王牌专业?
解释多了,口干舌燥,恨不能放一个大喇叭,录制一段固定内容: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全国重点大学来咱们家招生啦……
抑或,学生在电脑面前一顿查,几百个专业,几百所学校……越看越没有头绪。最后陷入选择恐惧症的漩涡。要么随大流要么去报一个高考咨询机构。
高考咨询机构的话,据我了解一次的咨询费不会低于500元。而质量不敢苟同,除非在教育资源好的城市,否则这些人可能自己也没有读过大学,仅仅是读了解了些情况,这样帮你选出来的大学可靠吗?我们自己来权衡。
问题来了,这种打开方式都正确么?
当然不,这叫乱码。
好吧,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咱们聊聊如何选大学。
1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究竟是谁考上了大学
我们都很爱父母,我们也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但是……其实真正有文化了解各个专业的父母少之又少,而且最最关键的是父母可能并不了解你的爱好,这样父母帮你选出的专业一定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分析出来的就业比较好的专业。应该是尽量接近:工资高,离家近,又轻松的方向,但其实这个里面会有很多问题。
例如现在最火的是计算机专业,如果你不喜欢编程比喜欢敲代码,又数学不是很好的话,我想你会很痛苦的。
所以就算是你父母给你选了专业,将来上学的还是你自己,就业的也是你自己。
自己做决定准定是对的,问题是中国的学生,经过了变态的高中三年单目标的生活,已经基本失去了选择的能力,这时候就是希望有个人告诉我们标准答案是什么?如果你是这样的话,我觉得你首先要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然后不要恐慌,因为不是你才这样,大部分人都是这样---面对选择,但不会选择。
这时候你应该跟父母老师沟通,但是沟通的不是帮我选个专业吧。而是推心置腹的聊聊天,说说你的性格说说你的兴趣,说说你未来想要干的是什么样的事,让他们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帮你分析一下。然后最后的决定我想还要你自己来做。
虽然很痛苦,但是这是你走出自己那个小天地的第一步。
2
选择专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兴趣,兴趣,兴趣!
然而,我们恰恰最不重视这个。
所有家长涌过来,开口基本都是一句话:你们学校就业情况怎么样?
额,我们学校就业水平好像是全国第一【比如:北邮盛产码农,就业率当然接近100%】。
报!
对不起,这并不是报考打开的正确方式。
或者说,你如果仅仅是因为就业就做出了选择,这很难让人兴奋起来,因为如果看就业率那你没有必要来读本科,去蓝翔我想就业率也是100%
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未来是否能保持优秀。
其实,所有的就业情况和未来发展都取决于个人。
是不是适合?是不是喜欢?有没有兴趣?
公务员好不好?公安牛不牛?税务甩不甩?国企棒不棒?银行火不火?攻城狮酷不酷?
但是你有没有见过这些行业很多人面无表情、压力山大、得过且过、痛不欲生?
不是岗位不好,不是个人不行,不是环境不棒,是不喜欢!!!!!
任何一个行业做到领军人物的都必然是对事业充满了热爱和兴趣。
比如说你就是喜欢你个冷门专业,比如北大的古海洋生物学,每年好像只有一个人。如果说毕业后的工资,我想他们应该没有大专培训的JAVA工程师赚的多,这里插一句,大学,尤其是本科我们学到最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认识你自己”!人家北大毕业,如果感兴趣,读博士留校当老师做一个学者,每天活得很开心,这是一个经过流水线加工出来的低级码农比不了的。
那我们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兴趣?到底怎么选专业?
来,教你四字真经:知己知彼。【这个很重要,不要靠想象选专业。比如通信工程专业,你靠想象你知道是干嘛的吗?】
3
四步来确定你对一个专业有没有感觉
第一步,先通过招生简章圈定几个自己有些兴趣的专业;
第二步,网上查查这些专业平时到底学些什么内容;
第三步,网上查查这些专业的课程都用哪些教材;
第四步,去网上书店搜索一两本相关教材看看目录和内容。
清楚么?我举两个例子。
先说个文科专业,比如英语,英语的本科学习内容涉及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写作、翻译、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英美国家概况等。
再说个工科专业,比如飞行器相关专业,本科学习内容涉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等。
看懂了学习内容,知道了学什么,然后搜索上课用的教材,或者去网上书店输入类似书名,就会出来很多,比如《英语精读》,出来好几十本,然后挑一本看看目录和内容简介,进一步判断有没有兴趣,如果没有就差不多了,如果有,那就进一步多看两本。
你还必须要问问自己,是好动还是好静,是喜欢做研究,还是喜欢人际交往,是喜欢装配修理电器,还是阅读科技书刊、在实验室工作,是研究某个科研项目还是制作飞机、汽车模型,是喜欢素描、制图或绘画还是表演戏剧、小品或相声节目,还是喜欢对他人做劝说工作,讨论政治问题……
知己知彼,这两部分的交集,其实就是你的未来。这背后体现的就是你自己的倾向,是能力和兴趣的苗头,这些能力包括科学研究能力、艺术创造能力、解释表达能力、商业洽谈能力、事务执行能力等等。
就算你现在不研究这些问题,你进入大学也要面对这些问题,因为你要选择参加什么社团,投入什么比赛,参加什么活动,认识哪些朋友。
4
你应该选择一个综合性的大学
当然如果你实在没有兴趣,做什么都行的话。那我首先要告诉你,你不成熟,你还要变得成熟,发现自己的兴趣是一定要的,不能逃避。那这个任务我们就交给大学来完成的。这样对大学的要求就和那些有兴趣的同学不一样了,尽量选择一个机会很多,各个专业都有的,思想很多元的大学。在这里面多尝试,多犯错,多改错,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未来你还有选择的机会,比如找工作,比如出国,比如读研。
5
地理环境当然重要
影响我们未来的还有这样一些因素,比如地理位置。
哪里都有好大学,东北西北西南东南都有,我们说的不是大学,是环境。
大学是你用四年、七年甚至更多年去融入一种文化,适应一种气候,养成一种思维。
风土人情语言习惯饮食风俗都是适应,这甚至影响你未来的就业抉择和生活抉择。
你去青岛会爱上海鲜啤酒,你去南京会爱上小龙虾或者鸭血粉丝汤,你去西北会爱上羊肉泡馍,你去哪儿都可能爱上火锅。
也许,你花了四年都没爱上,别人的最爱恰恰是你的痛点,于是四年都在磨合和适应。
当然,地理环境背后还代表着机会和条件。
你去沈阳西安成都会发现航空企业特别多,你去北京上海会发现实习机会特别多。
全国也有很多学校都有对外汉语专业,这个专业简单说就是教外国人学汉语。
但是你很清楚如果一个城市都没有几个外国人,你想实践和锻炼机会也少得可怜。
所以,地理环境当然重要。
但是你要清楚的是这个和学校的实力和专业比起来是次要因素,没有必要再一开始选择时考虑在内。因为本来就很乱了,如果给你的选专业函数再增加一个变量可能就没有closed form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先以兴趣和专业选择,等差不对划定了一个很小的范围是,再来考虑比如地理因素,空气质量,妹子是否漂亮,男女比例等信息。
6
谈谈C9,985,211的一流大学吧
这个重要吗? 当然有一定的意义,不然也不会炒的这么火。
以985为例,一所大学是不是985首先可能会决定这所学校的经费有多少,说白了就是有没有钱,这个决定了学校的硬件软件实力。
同时很多大型国企,研究所,事业单位可能会在这上面做要求。比如至少211大学,这个现象在中国很常见。或者你保研考研时,是不是985对你的面试成绩影响还是很大的,毕竟老师看的是简历。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非要985?是不是非要211?
我的答案是:如果能上的话,当然是好的。而且一定要尽力争取一下。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的经济很发达,教育环境也很好。但是问题是所以的父母都不愿意让子女离开这里,其实这样的决定是不理智的。以保研为例,不同级别的学习保研比例是不一样的。清华50%以上可以保研,C9高校---比如哈工大25%左右可以保研,一般的211大学10%左右可以保研,而一般的一本可能只有1%可以保研。以我的一个朋友为例,他的高考成绩是可以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211)但是因为一定要留在江苏省,选择了南京工业大学(一本)。还有一个同学本来能够上哈尔滨工业大学(985,211,C9)却选择了苏州大学(211)。诚然留在父母边上,会很方便。但是我想这也失去了很多东西,因为大学本事就是你走向社会很重要的一步,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总有收获---当然如果你分数很高,随便选择那既能兼顾学校专业也能兼顾地域那是最好的了,比如你是江苏人能去南大东大当然很不错。
7
不够重点大学的线怎么办?要不要复读?
读!这是很多家长的答案,这是很多同学的答案。
于是,很多人哭天抢地回去复读了。
希望今天的哭天抢地能换来某一天的欢天喜地。
甚至,很多同学够了重点大学,不够985,也要回去复读。
好吧,祝你幸福。
但是,我个人认为,你不会幸福。
你可以在大海里做一条小鱼,可以在大江里做一条大鱼,也可以在小河里做一条鲨鱼。
其实,不是985又如何,不是211又如何,如果你喜欢,如果你擅长,如果你在这所大学里是出类拔萃的选手,如果你在这所大学里得到最充分的锻炼,四年之后你一定会比那些985和211的很多人强很多很多。以程序员这个工作为例,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完全不受大学限制,很多著名黑客都是中学生。
这里说了半天意思就是:复读的机会成本很大!建议慎重选择!
8
如果专业被调剂了怎么办
没关系,你还有很多次机会重新调整回来。
在很多很多大学,都不止一次选专业的机会。
以南航为例,至少有四次机会转专业,比如入校后就会有考试,笔试面试成绩突出就有机会编入各种各样的强化班,这些同学拥有重新选专业的机会;比如在大一结束后,成绩优异的同学可以在全校任意选专业;比如在大二结束和大三结束,学校还会有部分专业面向全校招生等等,如果你有特长和特殊困难,你还有特别的机会。
当然,在所有学校,还都存在一次共同的机会,本科结束,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好好考研。
所以,有想法有办法,其实都不是只有一条路。
你看,分数段已经确定,就业区域大致确定,专业大致确定。
其实,剩下的选择不会太多。
PS:如果您觉得有帮助的,分享给自己的朋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