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高考作文小学生作文选

你还在为孩子写作文犯愁吗?华师博导教你如何写有意思的作文

2017-12-11  本文已影响257人  三味童鞋
晓苏

  晓苏,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一级作家。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山里人山外人》、《黑灯》、和长篇小说《五里铺》等。曾获湖北省第四届“文艺明星”奖、首届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三届、第四届湖北文学奖、第六届屈原文艺奖、第七届滇池文学奖。


写有意思的作文

——著名作家、华师博导晓苏文学讲座的思考

作者:三味

        12月1日下午,著名作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晓苏作客仙桃一中海天文学社,开展了一场题为《写有意思的作文》的讲座,其幽默风趣的风格,赢得了在场师生及仙桃作家的阵阵掌声。我有幸受邀参加了这次活动。

        工作之余,我喜欢参加一些文艺活动,听一些专家学者的讲座,也经常去武汉参加此类活动。然 而,有些“老学究”照本宣科式的讲座,总令人食之寡味,非常枯燥。有些讲座自己没有详细了解,水平没有达到或者没有准备,就容易听得云里雾里、直打瞌睡。唯独这一次讲座,自己听得津津有味,从开始到结束,详细的听完了。晓苏教授第一次受邀来仙桃做讲座时,我因工作原因没能参加,遗憾了很久。此次参加这次活动,整场听下来,让我受益匪浅。晓苏教授在讲座中,举例子、讲故事,由浅到深为大家讲解了怎样写出一篇有意思或者有意义的作文。

选材生活化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作文教学是走偏了的,学生写作文按照老师要求的来,老师教学按照教科书里来,教科书按照考点来,如此教出来的作文就偏于教条化了。如果要求写做好事献爱心、做文明讲礼的小学生等类型的作文,必然少不了雷锋叔叔,他怎样怎样,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如果要求写爱国敬业、英雄人物等类型的作文,必然少不了黄继光、邱少云的革命事迹;如果要写父爱、母爱等类别的作文,必然少不了深夜雨中父亲(或母亲)背着病重的自己去医院……

        在应试教育和老师教学的影响下,好几代学生写着类似的作文,正面积极反映着别人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的生活。

        笔者过去也曾带过几年的作文课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学必须要结合考试,要让学生短时间内看到效果,而忽视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专门的作文课堂上,专业的教材里有案例,老师会讲清楚作文框架,以及需要运用到的形容词、修辞,甚至会将该写多少段、多少排、多少字都会讲解清楚。这样教育下的作文,基本上大同小异,让学生进入了“作文工厂”,使他们的作文成为了产品。

        近些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了专门针对学生作文的好词、好句、好段方面的书籍,有些老师会善意的要求学生购买,多储备一点作文素材。却不知,这样子也抹杀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让他们更多的是依赖,直接用别人总结出来的东西,就缺少了自己的思考,写出的也就是别人的作文。

        晓苏教授在他的讲座的第一个部分中,就强调了作文选材必须生活化,写自己经历过的、感悟过的、生活过的作文。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成天不是学校就是家里,再就是补习班,哪有时间观察生活。

        晓苏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生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室里、家庭里都可以观察。同事,不仅要写正面生活,一些背面生活也可以出现到作文中。他强调,写作文要全面、真实、客观、原味的反映问题。

        在讲座中,他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此前他收到过一篇作文,文中描述着作者坐在班级最后一排的故事。作者的家庭条件并不怎么富裕,基本上没出去玩过,但他发现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就是班级的最后一排。最后一排坐的都是班级里最调皮、成绩不好的学生,他的成绩也不理想。最后一排垒着高高的课本,老师看不到这里的情况,他们却可以将班级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最后一排也可以做很多事情,睡觉、打扑克、看小说,都没有人管。后来,作者笔锋一转,说出了自己也想坐到第一排,做一个好学生,用文字将心声娓娓道来。

        点点滴滴,却说出了作者心中的想法,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晓苏教授给予了这篇作文很高的评价。试想想,在平时的习作中,又有多少学生会想到班级最后一排可以发生这么多故事呢?

立意人性化

        晓苏教授讲到,人性是多样的、复杂的,写作文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合人心、合人性。

        他讲到这节的时候,我一直在脑海中回想着余华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在我看过的余华小说中,除了《许三观卖血记》最终有个相对完美的结局之外,《活着》、《兄弟》、《第七天》等多部小说的结局都不怎么完美,残缺中却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比如《活着》中的福贵,从纨绔子弟到贫农,从幸福一家到孑然一身,他的经历跌宕起伏,令人深思。《第七天》是余华近些年出版的小说,他用一种虚拟的手法,揭露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反映了各个阶层的生活。

        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人物的刻画比较单一,坏人就一定有一副坏人面孔,好人就一定是好人相貌。使得学生作文中,缺乏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一定的真实性。

        在讲座中,晓苏教授举了三个例子。

        其中一篇写的考场故事,讲到作者因在考场上,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想抄又不愿抄而多次自我斗争的过程,情节细腻,内心活动十分丰富。而另一篇则写的男孩随母亲坐车出行。整辆大巴车上只有4名女乘客,20多名男乘客,车子行走几个小时之后,大家都需要上厕所,男孩也非常着急。车子行走在半路突然发现了一处厕所,4名女乘客很快上完厕所,男孩憋着尿慢慢移动,等到他厕所门口,男厕处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男孩母亲上完厕所之后,要求男孩到女厕方便,就当男孩准备走到女厕时,男厕这边的乘客便起哄说男孩不是男人,于是,男孩又排在了男厕后面,如此反复,男孩内心多次挣扎。后来评比中,这一篇作文取缔了前一篇,获得了那次比赛的第一名。评委给出的理由是,考场上没有那么多时间做内心斗争。

        晓苏教授举得第三个例子,取自于他自己的生活。大致细节晓苏教授考上大学的那年,婶娘按照当地风俗决定给10元钱给他,可婶娘没钱,她决定上山挖10天的黄姜晒干卖掉,换10元钱给他。婶娘的年纪比较大,大家都劝她不要上山,可婶娘执意要去,每天清早上山挖黄姜,晚上回来洗净切片晾晒,乐此不疲。到了第7天晚上的时候,婶娘家里人发现她没有回家,全家人出动到一个山谷里找到了婶娘,她挖黄姜不小心从山上滑落下来摔伤了。没办法上山挖黄姜的婶娘,将前几天收集而来的黄姜背到集市上换了8元钱,可还是不够10元,这下子让婶娘很是苦恼。他家的地里种了一株南瓜秧,自从长了南瓜之后,他母亲便将每一个南瓜刻上了数字,1到8,南瓜越长越大,数字越来越明显,不过8个南瓜中,就数5号和8号南瓜最大,也被他母亲格外照料着,每天都会去看看。有一天早上,母亲前去田里察看,突然发现这两个南瓜不见了,也不知道是谁摘了去,这让母亲郁闷了许久。

        到了晓苏教授去学校的那天,婶娘急忙赶来颤颤巍巍的递上了10元钱,谁都不知道婶娘从哪里凑来的钱给他。那天父亲送晓苏教授上了进城的客车,临上车比较口渴,就下车到旁边的供销社买水,谁知道一进去就看到柜台上赫然摆放着5号和8号两个大南瓜,他们非常诧异,连忙问店员是谁卖给他们的。店员解释,这是当天上午一个很大年龄的老太太背来卖的,原本只卖1块多的南瓜,她说有急事需要钱,硬是卖了2元。

        男孩上厕所的内心挣扎、婶娘的善良与“偷窃”。晓苏教授通过这些案例,讲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性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写作文要从人性的多方面来写。

表达细节化

        他强调,所有作文的描写,细节非常关键,要学会观察细节,用细节说话……

(晓苏教授讲到这一节的时候,恰好是下午下课,一中的学生时间都比较紧张,晚上还得赶着上晚自习。这节讲得比较仓促,笔者也记得不大详细。)

笔者的一点思考

        晓苏教授此次的讲座,虽然针对的是中学生,但让笔者看来,对很多写作者也很有借鉴意义。

        过去很长时间,我写作和教学生写作文,认为一定要写一篇有意义的作文,很多内容甚至虚构,就像鸡汤文一样,前面写一大堆励志故事,然后告诉你一个真理。在讲座中,晓苏教授提到过,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每一件事也不一样,不需要按照固定的思维和模式去写作,特别是不要用别人的故事来写作。写作得源于自己生活过、经历过、感悟过的事情,这样子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有趣或者有意义。

        也有人认为,写作文一定要高达上,至少要正面积极。在这次讲座中,晓苏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山有阳面和阴面,每一面都是不一样的风景,除了正面的风景以外,阴面也可以反映人性、反映生活,也可以写出非常有意思的文章。

        他的这些观点,无疑给纠结作文选题的学生很大帮助。文章源自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多留心身边的事,用多样的眼光看世界,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美丽,写出不一样的精彩。

写自己的故事,让别人去说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