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一个人的书房线下书友会珠海站

“一个人的书房线下读书会”珠海站2017年第三期后记

2017-03-21  本文已影响104人  牛牛牛牛牛魔王
老残游记.jpg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李光(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参加者:段静、毅文、蓝菁、花哥、李涛、lucy

读后感

《老残游记》读后感—原来这是部公路片啊!——by 段静

《老残游记》读后感之琴瑟和鸣——by蓝菁

《老残游记》阅读笔记——By appletree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by 李涛

《老残游记》读后感——by 杨杰

对于一个习惯线性逻辑叙述的人来说,读老残是件痛苦的事情,因为主线的发展基本不是太重要,而是以老残作为一个视角,叙述出了作者的心中所想。清末是个悲剧的时代,国家集权的崩溃,内忧外患,北方爆发了义和拳运动,南方也有革命党起义,对于社会本身的结构没有很多影响,人民依然水深火热。老残游记讽刺的酷吏,即使制度产生的杀人魔,玉太尊的冷酷令人发指,老残以江湖游医的身份目睹的社会的怪状,一方面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融汇,同情底层人民,对民间艺人的描写赞美可见一般,风景描写民俗民风也让感慨。只是我习惯了现代文学的思维,一时间难以适应。

《老残游记》读后感——by 花哥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by lucy

侠客行——by 牛魔王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 by兮兮

这本书的知名度应该是不用再普及了,晚清四大批判小说之一,其名源自《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先生评价“叙景状物,时有客观。。。。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这么大的名头会不会给阅读带来压力?生怕自己不能理解其深意?答案是肯定的。我提议列为读书会必读书目的时候,小伙伴们表示如果不是因此,大概永远也不会拿起来读。作为白话文小说,又是一篇游记,其实读起来还是很轻松的。文字写景例如“家家泉水,户户垂堤”,8个字就把水乡的灵动展现出来。写白妞黑妞说书层层烘托,当然任何一篇作品都有作者本人埋藏于文字中的深意,其个人情感的寄托于投射。这部自传性质的作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对实业救国抱负不得实现的“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作为太谷学派的再传弟子,有对儒释道的思考,倒是有点玄乎难懂。理解在乎阅历与眼界,日后若再翻阅此书,定会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吧。

《老残游记》中的“泰山姑子”考 ——by近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