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三有斋古眼的文字世界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二十一)

2018-12-23  本文已影响56人  古眼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二十一)

之二十一


开洋荤

吃西餐——开洋荤!但巴蜀底层社会所说的“开洋荤”,未必一定是吃西餐呢。凡是新鲜时髦的玩意儿,去尝试一回儿,都被称作开洋荤的。比如从未进过舞厅的,去跳了一回舞,从未看过4d电影的去看了一回,也叫开洋荤,开了眼界了。

国人喜欢以吃说事、喻理,并非专门针对洋货洋派。可能从上上个世纪下半页洋务运动开始,被枪炮敲开的国门涌进来的西洋文明令人目不暇接,那时候火柴被称作洋火,煤油被称作洋油,布料被称作洋布,香烟被称作洋烟…… 昏睡了几百上千年的国人一朝醒来,才发现天朝上国原来早被洋字号重重围困了。

这个发现,对于这不搞那不搞的皇族们,自是百般惊恐,可对于底层百姓而言,却颇感新奇,因此把这些统统视为“洋盘儿”,予以欣然接受,并以此为荣。他们才不管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呢。尤其是当他们发现他们心目中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父母官,在洋大人面前畏畏缩缩战战兢兢的,就更觉好玩,于是加入洋教,给八国联军带路……总之,开洋荤让小老百姓扬眉吐气,有“见了皇帝不磕头”的气概了。


老板凳

“老板凳”是哪朝哪代的旧物?不是,不是。它指的不是板凳,而是人,老资格的人,指的是从事某行某业很多年的资深人员,或者在某个单位工作很多年的员工。

对于“老”好理解,资格老,年代老,但何以“板凳”名之,而不是椅子之类呢?老板凳,虽然有位置坐,不像新入行的,还得恭立伺候,却没有混到椅子上去,那是大小领导们霸占的座椅嘛。 所以,自言老板凳者,在讲求等级资历的环境里,既有一丝沾沾自喜,也有一丝淡淡悲凉。

弄得不好,稍有不遂,几杯酒下肚之后,就有贾府焦大倚老卖老之谩骂。


麻老虎

“麻老虎”不是华南虎,也不是东北虎,它常常出没于夜晚妈妈婆婆之口。疯玩了一天的小孩子,该睡觉了,却赖着缠着大人不肯入睡,这时候,妈妈或婆婆就会讲起“麻老虎”的吃人故事来,威胁顽皮小屁孩,类似于北方“狼外婆”之功效。

有时候,见两个二杆子青年发生争执,总能听见他们提劲打靶地高声说:“又不是被吓大了的,哪个怕哪个!”我就想笑。不得不说,我们从小确实是被吓大了的,麻老虎就是例子。

麻老虎虽然一直停留在妈妈婆婆的讲述里,但之后的“家法伺候”“笋子炒肉”,以及进一步被”穿了牛鼻子“送进学堂去,接受老师的严加管教,一路走来,何止是被吓大了的啊,简直就是”千锤万击出深山“呢,可惜啊,我们从生到死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要留清白在人间“呢?


马起脸

对人有不满,有意见,或意见不合拍,有些人可以做得到喜怒不形于色,但巴蜀底层社会的大多数人,做不到或不愿憋屈自己,常常把意见耿直地挂在——显示屏——脸上。形容这种严肃的、愤怒的、不苟言笑的神情,四川话于是有“马起脸”(或码起脸)一说。

大家都知道,下巴往下一拉,圆脸就变长脸了,就与马脸可以一较长短喽。要说,动物界中有像马那么长的脸真还不多。国人的脸型中,端庄方正的是国字脸,小鸟依人的是瓜子脸,圆圆乎乎的是娃娃脸,而狭长瘦削的是马脸,不怒自威,令人难以亲近似的。


马倒吃

“马倒吃”说的什么呢,是指马儿打个倒立吃粮草么?非也非也。它说的是强势的一方对弱者毫不手软,肆意剥夺和践踏,也称之为“马干吃净”。

这个“马”也就不是名词,而是动词了,与“估倒”的强迫之意相近。可是,“马”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机缘下,变成强迫了的呢?这让我想起“马上”一词来,它的意思指立即、即刻,形容快速的反应吧。拥有这份意义,自然来源于马行之速度,只要一跨“上马”,遥远不是距离,指时可待啊。

马匹除了迅捷,还有彪悍强悍的一面,因此,这才有用作“马倒吃”的可能。尤其是在我们的历史上,几次亡国似乎都跟马有关吧。宋朝亡于蒙古,明朝亡于满族,我们农业文明的牛拉车,怎么经得起铁骑的践踏呢? 马倒吃,亡国之痛啊!


打水漂

儿时在乡下玩过打水漂的游戏。找一小块碎瓦片,或薄薄的小石块,屈身往水面掷去,但见得它在水面穿梭,仿佛凌波微步,甚感愉悦。常常是两三个孩子比赛着,你打出了几个漂漂,我打出了几个漂漂,非得分出胜负来不可,一玩起来就是乐此不疲的好半天。

上面说的是“打水漂”的本义,那么它的比喻意义呢。它比喻投资就像那瓦片、石块,在水面上漂亮地漂了一阵,最终受地心吸引力的制约,沉入河水之中,可谓泥牛入海无消息喽。比如,这些年的民间高利贷,最初的超高利息实在诱人,但几个回合之后,便难以为继,最终连本金都取不回来,这不就像打水漂了?

这个比喻很优美吧,能够把它说得如此之轻松,可见巴蜀百姓之韧性无敌。


开黄腔

“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力”,虽然,我们现在相信它,但几千年的一言堂传统,总是容不得“异见”“杂音”,稍有不同于主流意识的话语,或者与长者、领导的意见相左,就会被讥之为“妄议”。——四川话称作“开黄腔”。

开黄腔,指的就是乱说话、说外行话、出洋相、打胡乱说,没有根据地想当然地说话。至于具体哪儿不对,他们也懒得与你争辩,总之,剥夺了你的话语权,逼迫你不说话了,认可并坚守“沉默是金”了,就天下太平喽。

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土不啦叽的方言,不登大雅之堂,但如果考证起来,它原来也有冠冕堂皇的身世,也算是皇亲国戚的。不是有一个成语叫“信口雌黄”么?雌黄是一种矿物,其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柠檬黄色,多为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古时人们写字用的是黄色草纸,如果把字写错了,用这种矿物涂一涂,就可以重写。——类似于当今的“改正液”——它的意思是批评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

“开黄腔”不土吧,正宗国粹吧。让我把开头的那句话用四川话完整地再说一遍:就算你娃开黄腔和我莫得共同语言,但是大人细娃都有开黄腔的权利都嘛,所以,虽然我不同意你开的黄腔,我也会为你开黄腔扎起。(原话出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